走! 到博物馆观鸟去

图片

粉彩杏林春燕图盖杯

图片

  “翎集鹭岛——第五届‘护鸟祥飞’生态文化展”在市博物馆开展。  (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图片

  王冶梅纸本设色兼工写秋叶双雀图条幅  (本报记者 罗子泓 摄)

图片

  红嘴蓝鹊 (视觉中国 供图)

图片

  景德镇窑青花一路连科纹瓷缸

图片

  厦门极佳的生态为白鹭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环境,图为一群白鹭在水中嬉戏。  ( 本报资料图)

图片

  “补服”上的禽鸟纹样。

图片

  家燕 (柯玉坤 摄)

图片

  鹰头饰女冠俑

  翎集鹭岛——第五届“护鸟祥飞”生态文化展昨开展

  免费开放至明年3月

  为传承弘扬筼筜湖治理经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全民爱鸟护鸟,昨日上午,由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观鸟协会联合主办的“翎集鹭岛——第五届‘护鸟祥飞’生态文化展”在市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鸟”主题珍贵文物73件/组,观鸟设备、标本、科普图书、非遗作品等展品30余件,“鸟”主题摄影作品108幅。展览以“人与鸟的不解之缘”为线索,通过“关关雎鸠,君子好逑”“山海新经,众鸟登栖”两大部分,自然与文化交织,透视中国人与鸟类息息相关的自然观、文化观,讲述厦门人民观鸟、识鸟、爱鸟、护鸟的鲜活故事。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专家讲座、户外观鸟、“鸟”主题摄影/美术作品展、游园、研学冬令营等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寓教于乐,倡导大家爱鸟护鸟,共同构建人鸟和谐的美丽家园。

  据介绍,厦门是候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每年的迁徙时节,成千上万只候鸟来到厦门栖息、越冬。

  据厦门市观鸟协会观测记录,截至2024年11月,厦门地区已记录到鸟类21目79科450种,占全国鸟类记录的29.8%(450/1510),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8种。

  本次展览开幕后免费对公众开放,将展至2025年3月31日,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前去观展。

  看点

  这些鸟类在文物里长啥样?

  红嘴蓝鹊

  立于古画枝头

  市民称之为“愤怒的小鸟”

  朱红色的嘴,长长的尾巴……展览上,清代“王冶梅纸本设色兼工写秋叶双雀图条幅”中,两只雄赳赳、气昂昂地立于枝头的鸟儿引人注目。

  它们的名字叫红嘴蓝鹊,是厦门“知名度”较高的鸟儿。不过,红嘴蓝鹊出名,并非因为它们靓丽的外形,而是因为——繁殖期的它们会攻击人。

  每年4月至7月,红嘴蓝鹊攻击路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厦门市观鸟协会专家分析,此时,处于繁殖期的红嘴蓝鹊正在筑巢并孵化幼鸟,它们的性格会变得格外敏感和具有攻击性。一旦有路人靠近巢穴,红嘴蓝鹊就会认为他们是潜在威胁,为保护巢穴和幼鸟,红嘴蓝鹊会发起“无差别攻击”。因此,红嘴蓝鹊又被厦门市民称为“愤怒的小鸟”。

  鹭

  藏身青花瓷缸

  厦门有鹭科鸟类18种

  厦门最具代表性的鸟类,非“鹭”莫属。

  展览中,清代“王炳荣款素三彩堆塑一路连科纹罐”“王炳荣款素三彩一路连科纹将军瓶”“景德镇窑青花一路连科纹瓷缸”等展品上的图案,鹭鸟、莲花、芦苇同时出现,表达了“一路连科”的吉祥寓意。

  据介绍,“鹭”和“路”同音,“芦”与“路”谐音,“莲”和“连”同音。芦苇生长,常常是连成一片,所以用谐音“连科”之意。一路连科是中国古代对赶考学生的祝贺吉语,祝愿考生连中三元(即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和殿试的状元)。

  我国有鹭科鸟类22种,厦门分布有18种,“鹭岛”之称名副其实。白鹭属的5个品种,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岩鹭、黄嘴白鹭,我市均有记录。

  仙鹤

  绣于官服之上

  禽鸟纹样随品级而变

  禽鸟,是明清时期官服上的“常客”。它们通常以纹样的形式出现在文官“补服”上。“补服”外褂的胸前和背面有刺绣图案,被称为“补子”。不同的禽鸟纹样,代表官职的差别。展览中,市民能一睹这些精美的纹样。

  比如,“仙鹤纹一品官补”中,仙鹤立于海水江崖之上,红白相间的打籽绣蝙蝠飞翔于云纹之间。八宝纹饰环绕在仙鹤身边及海水中,左边上方的太阳纹饰徐徐升起。据介绍,在吉祥鸟中,仙鹤的地位仅次于凤凰,位列第二。凤是皇后的象征,仙鹤官居一品。

  锦鸡是二品文官的象征,有一呼百应的风范。其他官职的纹样分别是: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xī chì),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家燕

  倩影绘于杯身

  每年迁徙来厦

  一树一丛的粉色杏花、绿柳,几只家燕在其中跳跃……这是厦门市博物馆馆藏民国时期“杏林春燕图官帽筒”和清代“粉彩杏林春燕图盖杯”上的图样。

  “杏林春燕”是个典故,象征科举成功。据说,唐代科举放榜时,恰逢杏花盛开的春天,新科进士会在长安曲江杏园设宴游乐。“杏”与“幸”同音,象征有幸登榜者,以“燕”代“宴”,更具诗情画意。

  其实,闽南人对家燕还有一层更深厚的感情。每逢春夏之交,老厦门居民都能在屋檐下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瞥见燕子们筑巢繁衍的场景。

  家燕“恋旧”——每年迁徙来厦,它们都会重复使用旧巢。因此,闽南人把屋脊做成燕尾的形状,寓意“盼燕归来”,以此表达对海外游子的牵挂、思念之情。集美的归来堂,便是采用燕尾脊的典型建筑之一。

  蛇雕

  栖居唐俑头上

  常在海沧天竺山出没

  女子的头上为何站着一只鸟?厦门市博物馆馆藏展品“鹰头饰女冠俑”就是如此——只见一手持扇子、头戴圆冠的女子头上,站立着一只展翅的鹰。

  厦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造型特殊的陶俑是唐代文物,反映了唐代女子的首服制度。彼时,人们所戴的帽子以及妇女所戴的头巾,都属于首服。

  首服对于女性来说,是平时着装打扮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具有保暖、防风、防晒、美观等多种功能。一般来说,女子冠上的鸟饰有鹰、鹦鹉、孔雀、凤鸟等造型,备受乐舞女伎、仕女和一些贵族女子喜爱,时代特征鲜明。

  据鸟类专家判断,“鹰头饰女冠俑”唐俑上的鸟冠形似蛇雕,属于鹰形目鹰科鸟类,它常在海沧天竺山森林公园出没。

点击

这些鸟儿自带吉祥寓意

❶鸡:“鸡”同“吉”,在古代是吉祥之禽,有祛灾、除凶、辟邪的作用,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是传统道德的象征。

❷白头鹎:白头鹎,又名白头翁、白头鸟,因头顶有一块白色的羽毛而得名,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❸锦鸡:锦鸡在古代称为赤鷩 (bì)、鷩雉、华虫、天鸡等,有“玉堂富贵”的吉祥寓意,它一直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的常见题材。

❹鹌鹑:“鹌”谐音“安”,寓意安居乐业、事事平安。清乾隆皇帝在《题边鸾荆棘鹌鹑图》中写道:“画家绘鹌鹑,率寓安淳意。”

❺鹭鸟:白鹭常常被视为高贵、自由和纯洁的象征。鹭与莲花组合,代表“一路连科”;和牡丹组合,代表“一路富贵”;和芙蓉组合,寓意“一路荣华”。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罗子泓 实习生 卢林婉钰 通讯员 郑婷楠 本组图/市博物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