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如何表现都市风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正在举行的展览“笔墨构城——上海美术学院城市山水作品展”或能给出答案。
展览聚焦城市主题,围绕传统中国画笔墨语言与当代城市景观及精神关切之间的矛盾与联系展开,在多维度地表现上海乃至中国当下城市建设成就和文化历史底蕴的同时,梳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在城市山水领域由个体自发到集体自觉的学脉传承。
12月6日,“笔墨构城——上海美术学院城市山水作品展”举行开幕仪式,这是继2021年“城市·山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联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又一次“城市山水”大展。该展览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后,明年将赴中国美术馆巡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通过43位上海美院师生(校友),100余件作品和相关文献作品,较为系统性地盘点了上海美院“城市山水”创作的脉络与现状,试图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城市山水”的未来命题。
“把城市作为主题,通过大量实践将艺术理论转换为当代艺术教育的新成果,对当下和未来,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在开幕仪式上说,“在转换过程当中,原有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和笔墨技巧的,变成了实质性的教学理念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构架。”
“笔墨构城是一次艺术探索,将传统的技法和现代城市相结合,试图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语言。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对城市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更是通过笔墨巧妙应用,将城市的喧哗与宁静、繁华与古朴、现代与传统巧妙地融为一体。”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身处上海,城市山水的自发构建
“城市水墨”的概念大约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其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转型,艺术家们尝试以传统水墨语言反映现代都市景观和生活。深圳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发源地之一。“城市水墨”最初的概念是以现代城市为题材,延续中国画山水传统,同时探索如何通过水墨表现都市的建筑、景观及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城市水墨”被认为是一种兼具传统文化深度和现代性表达的艺术形式,强调用水墨语言表达当代文化和精神,关注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关系变化、人文情感,成为中国水墨画革新的学术议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但在展览序厅,则“城市水墨”的历史与20世纪中期朱屺瞻、陆俨少、谢之光等画家描绘上海城市风景和新中国建设的作品衔接,不同的是传统画家在笔墨技法上强调传统意境的结合,但当下的“城市水墨”更注重高楼、霓虹灯和交通网络等现代都市符号,并将抽象构成、多媒材融合,语言更加实验性和当代化。
对于“城市山水”的提出,最早或可追溯到1992年,钱学森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国画家能不能开创一种以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建筑为题材的‘城市山水’画?”他提出,将传统山水画移植到中国现在,注入中国的时代精神。
陈家泠,《贵美静安》,480X196cm,纸本设色,2020
在上海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展览策展人李超教授看来,“城市”和“山水”涉及到绘画本体语言架构的问题。中国山水画看到“第二真实”,城市呈现的面貌是“第一真实”,其中,需要探讨“第一真实”向“第二真实”转化的问题。对于城市山水的重构偏向于新绘画的认知,对造型绘画体系都提出新的命题。”
身处上海,这座城市天然地成为上海美院国画系师生创作的重要方向,其中最为年长的艺术家、上海美院教授陈家泠《贵美静安》描绘了静安寺商圈的景象。这也是他第一幅当代城市题材的大型创作,他以光影和色彩,将各色建筑统一起来,将传统绘画语言的消化重构,化古得新。而陆志文用笔墨为名人故居立传,已有三十余年。
冯远,《印象海上》,268X75cm,纸本水墨,2020
乐震文,《南浦大桥》,114X63,纸本水墨,2018
2009年,时任国画系主任乐震文主持举办了以“城市水墨”为主题的画展并出版画册,展出和收录多件当时上美师生创作的城市建筑题材作品,可见此一方面的探索已成气候。2016年开始,冯远履职上海美院,为风气所感,写海上风景。在此次展览中,冯远以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塑造城市、传达城市精神。其中《都市奏鸣曲》由十余幅作品组成的系列创作,每幅作品的内容、视角各异,又统一在一片胶片般的墨色质感中,组成城市交响。乐震文的作品《南浦大桥》以笔墨写景造境,虽未作一树一石,却自带山水气象,深具山水精神。
洪健,《拂晓·辅德里——中共二大会址》,纸本设色,2011
鲍莺,《隔之三》,240X125cm,纸本水墨,2019
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的洪健、鲍莺,均毕业于上美国画系。洪健也是上海较早探索“城市水墨”的画家之一,展览中《永不拓宽的街道》、《拂晓·辅德里——中共二大会址》等作品运用传统工笔技法,表现出树影婆娑之下,斑驳的墙体、老旧的砖瓦,以及蕴藏其中的城市历史和人文记忆。
以集体自觉,搭建“笔墨之城”
从不经意、松散型的城市创作,到有明确的科研方向——搭建一个由多样态的笔墨与多层次的城市景观交构而成的“城市山水”系统。
2018年开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唐勇力受聘担任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他发现,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有着独特的一面,很多毕业后任教或继续创作的学生有突出的绘画表现形式,“他们既不需延续了传统笔墨画法,也不是纯现代的抽象绘画,他们在上海大都市的生活状态中找到了自己的表达。”唐勇力说,“上海具有和其他城市的国画教学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正好构成了自己的特点。”
何振华,《微城》,400X150cm,纸本设色,2023
李戈晔,《历史的记忆——四行仓库》,240X200cm,纸本设色,2024
展览中,上美国画系的在职教师们,通过不同的探索,营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市风景。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国画系副主任毛冬华用墨骨积墨法画大都市,描绘现代建筑玻璃幕墙反衬下的城市场景;白璎以城市风景与人物交叠的形式,重新构建水墨表现形式和语言;贺戈萧以水墨写生的方式直接定格城中园林之美;丁小真用多层平染,淡墨平染的方法,找到了一种韵味和意境;李戈晔虚实结合,营造出城市的丰富性;倪巍用中锋焦墨勾勒大都市的造型;周隽以勾线拼染表现了石库门老建筑;何振华融入数字技术,在传统水墨画在介质上的衍生和创新……他们打破了建筑平直的概念,并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在更多校友和学生作品中,水墨演绎着迪士尼乐园、世博双子山、G60等城市景观。
毛冬华,《重塑》,195X220cm,纸本水墨,2019
据毛冬华回忆,她最早的“城市山水”作品画的是“外白渡桥”,此后在《观海系列》、《望京系列》《外滩系列》探索中国笔墨的各种可塑性。其中《观海系列》从2009年到2022年已经完成了8幅,此次展出的是其中的4幅。
丁蓓莉,《临在》,188X120cm,纸本水墨,2017
周隽,《晴天》,123X193cm,纸本设色,2019
此次展览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艺术家们尝试将水墨与装置、影像及新媒体艺术结合,打破传统的二维平面限制。让水墨艺术与观众互动。
对于“城市山水”与“都市水墨”的概念,倪巍认为,“笔墨构城”的核心仍在于笔墨,“城市山水”的重心仍在于山水。“我们需要由广义向狭义回归,在横向拓展的同时纵向掘进,更中国,更当代,以深为新,而城市正是时代给予当代中国画的特别载体与进展的机缘。”
倪巍,《陆家嘴金融城》,170X312cm,纸本水墨,2021
注:开幕仪式后的研讨会就“城市山水”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城市山水”与“都市水墨”、城市图像与山水精神等议题展开讨论。
展览将持续到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