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集团刘喜合: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会对冲很多不确定性丨2024 T-EDGE创新大会

图片

图片来自钛媒体

12月6日,2024T-EDGE创新大会暨钛媒体财经年会在北京市大兴区启幕,京西集团联席全球CEO刘喜合受邀发表了《京西集团:百年传承 全球布局 创新未来》的主题演讲。

京西集团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车底盘悬架和制动系统研发与制造企业,在北美、欧洲、中国均设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刘喜合在演讲中讲述了京西集团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全球联合研发,保持产品创新,以抵抗全球不确定性的。

他表示,当下汽车行业轰轰烈烈出海,但地缘政治、区域法规,将形成区隔生态,中国新能源车未来将难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且软件巨头将成为系统集成商,这些将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带来挑战。

他认为破解这些难题的核心有两点:第一,要持续做研发,根据当地需求开发产品,并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降低成本,生产足够好且便宜的产品。第二,做全球化里面的本地化,构建本地生产、研发、采购销售网络,这比单纯卖产品更好。

针对企业全球化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刘喜合总结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会对冲很多的不确定性,可以让企业全球化走的更好。”

以下是刘喜合在钛媒体2024T-EDGE上的演讲实录,经钛媒体编辑:

刘喜合:大家下午好,特别荣幸能够参加钛媒体的财经年会。今天的主题是全球化。京西集团前身是美国德尔福,2009年被中国资本收购,成为中国企业,但一直都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车底盘悬架和制动系统研发与制造企业。

京西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拥有完备的技术、产品与市场体系。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大众、福特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奇瑞、蔚来、小鹏、零跑等50多个主流汽车品牌‌都是我们的客户。

产品方面,比如京西集团的空气悬架,它可以让汽车自动升降,起到降低能耗,增加舒适性的作用。过去只有百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型才具备空气悬架,随着中国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空气悬架已经成为20万-40万元车型的标配。

在市场体系方面,京西集团在北美、欧洲、中国三大市场共布局了10座生产基地、7座研发中心、1家软件中心,从销售、采购、生产、制造,再到研发中心,基本都是属地化运作,不会在单一地区进行生产、研发、出口。

在技术层面,京西集团拥有世界首款空气悬架和智能全主动悬架以及唯一的磁流变悬架研发生产能力。京西第四代磁流变可以通过强化磁场对磁流变液的控制强度及速度,提升驾驶稳定性,实现-30~105˚C环境驾驶。

四五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每年销量只有100多万台,现在已经超过1000万台。从去年开始,很多人谈论,欧美电动化趋势放缓,是不是不用做电动车了?从产品价值来讲是否定的,肯定要做电动化。电动化有很多好处,发动机等机械部件去除之后,乘员空间会大幅度优化,操控性、驾驶性会提升很多。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应该是向海外输出这些技术,但是中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海时会面临很多困难。一是地缘政治,尤其美国对中国。特朗普上台前表示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100%,甚至2000%的关税,最近对墨西哥也要增加关税,对很多转移到墨西哥生产的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难度进一步增加。二是软件巨头将成为系统集成商,对零件公司来说有很多挑战。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被成为出口“新三样”之一。汽车行业出海轰轰烈烈,但是我们怎么破解这些出海难题?

首先,核心要素还是把产品做好,性能好且足够便宜。

举几个例子,过去5-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很高,这个过程中新技术应用特别快。原来在北美京西集团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后来为了适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改型,经过大规模应用后,又在中国本土进行新一轮研发,反向输出到国外,成为一种全球合作的研发模式。比如过去全国汽车悬架的被动减力器的弹簧是机械的,依靠弹簧变软、变硬上下调节,但现在的汽车悬架是电控减震器,通过传感器扫描地面技术进行预判,自动调节软硬。

以前在欧美量产使用的磁流变减震器,性能非常好,但由于成本高昂,在中国没有实现量产。经过我们创新,利用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加上制造和开发速度的优势,成本大幅度降低,销量迅速打开。

在制动产品创新上,我们和欧洲公司合作开发产品,走特别独特的技术路线,迭代了线控产品,这个技术路线可以满足欧洲、美国、中国等多国企业产业的法规要求,打开了国内汽车市场量产的大门。

其次,我们要做全球化里面的本地化,我们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已经有生产和研发布局,在当地开发、当地销售的好处就是解决当地就业,获得当地人认可,发生大的变化时不用做那么大的转移。

全球化发展的逻辑没有发生变化,第一是持续做好产品,第二是本地化产研销,这种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都能给用户提供价值。

总体来讲,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会对冲很多的不确定性,可以让企业的全球化走的更好。

我给大家分享这些,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