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济南人讲究对鹿弹琴| AI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汉画像

图片

 前

 言


位于济南长清的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代建筑宝藏,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石筑石刻房屋建筑,整体用青石砌成,体现了汉代建筑的独特风貌;祠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汉代石画像,再现了千年前汉代人的生活日常、所思所想。


在这里,每一块画像石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默不语,却以细腻入微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是车马出行时的尘土飞扬,还是宴饮舞乐中的欢声笑语?是农耕渔猎的辛勤身影,还是神话传说的奇幻想象?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工作专班指导,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济南寻宝记》,用生动的镜头语言,捕捉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故事,借助前沿AI技术,让每一块画像石跃动起来。

济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汉画像石上,生动刻画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位古人正对着一只头上长灵芝的白鹿抚琴,周围的静谧树荫,潺潺流水、磊磊石块,构筑起绝佳场景,让人沉浸在这充满诗意的氛围中。

图片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石壁上的汉画像线描图)

这幅汉画像,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东汉时济南地区独特的音乐演奏方式:对鹿抚琴,更激发了我们对千年前音乐文化的无限遐想。

《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不仅描绘了鹿与音乐的和谐共处,更揭示了鹿在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在我国古代文化中,鹿,是长寿与仁孝的象征,代表着祥瑞与长寿,更常常与声音、鼓乐、礼仪紧密相连。在汉代,对鹿抚琴更是成为了一种风尚,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图片

(AI图:天下泉城人工智能研究室创意出品)

《济南寻宝记》利用AI技术对汉画像石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还原,让静止的线条动起来、让黑白的画面流光溢彩,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亲眼目睹“对鹿抚琴”的动人场景。

AI技术的应用,让历史得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成为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桥梁,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后人继续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


指导单位: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

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工作专班 


出品单位: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济南广播电视台


制作:

天下泉城人工智能研究室策划创意团队


鸣谢:

长清融媒、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孝里街道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