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花都实践”
系列报道③: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激活千亩原生态古茶园
代表入户察民情
300年古茶园重现真容
“在走访茅輋村的时候,热情的村民拿出自家制作的茶叶招待我们,茶水丝丝甘甜,与众不同。”梯面镇镇人大代表周玉叶于是询问茶的来源,但茶园有多大、茶树年龄多少,没人能说清楚。
熟悉当地情况的梯面客家嫂党支部书记吴展红,向代表们讲述了当地梯面茶的历史。据记载,花都区梯面镇在清代中期是广州地区重要的产茶地,是广州四大历史名茶产地之一,茶园万多亩,被誉为“十窝九岭都是茶”,梯面茶质量好、产量大,远近闻名,曾被列为国家名茶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梯面茶这一名优特产逐渐衰败消亡,这些古茶树的存在也没有引起村民的特别关注,关于村子和茶的历史故事也被遗忘在大山深处数十载。
代表们决定联合“客家嫂”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梯面茶历史,他们与村干部一起多次走进原始林开展实地摸查,爬山头、下险坡,惊喜地发现了位于山林间的原生态古茶园,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其中不少是衍生的野放茶。
市、区、镇人大代表深入古茶园实地考察
于是,代表们积极呼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尽快组织对古茶园进行保护,并多次邀请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广东省农业科学茶叶研究所、广东省科贸学院等专家团队实地考察、研究论证。经鉴定,部分古茶树树龄至少有300年以上,特别是其中的毛叶茶树最为珍贵,属于目前国际上发现的非常珍稀的茶树群体。
梯面镇随即组织茶专家对清明头轮茶进行了绿茶、乌龙茶、毛叶茶、种头红茶等多茶类名茶创制,评分都达到90分以上;其中第六山头的白茶毛叶茶芽头肥硕秀丽,白毫贴披,热香如入森林幽谷,壶底喷香持久宜人,汤色亮白如泉如琼,滋味清甜醇厚饱满,叶底肥嫩匀齐如兰,评价总分96分,总评达到国家级名茶标准。
经专家鉴定,梯面镇红山村“茅輋古茶园”是广州市唯一一个现存比较完整的原生态古茶园,极具保护和开发价值。
筑牢保护防线
打造“茅輋茶”金字招牌
宝贵的古茶树资源,需要传承和保护,经区、镇人大代表建议,梯面镇将古茶园的保护开发列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针对此前古茶树缺乏适当的管理和保护、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人大代表建议,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优化古茶树茶山茶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增强古茶树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积极做好古茶树资源分布及生长状况的普查;提高科学保护古茶树的能力,推广古茶树科学管养和防治病虫害技术;加强古茶树面圃建设,共同打造茅輋古茶树名优资源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合理采茶、规范制茶,保证古茶树茶品质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打造茅輋茶的金字招牌。
区、镇、村积极采纳代表建议,共同对古茶园采取各项措施进行保护,目前已把入山道路拓宽并铺设沥青,对古茶园进行围蔽、安装围栏,并分批清除杂树杂草,开挖出茶园步道,张贴警示标语标志,普查甄别古茶树标记造册,并逐一系上红绸带,古茶树得到了初步保护,茶树茶芽长势喜人。
区人大代表、梯面镇西部片区联络站站长莫小芬和东部片区联络站站长欧阳少云等,联合梯面“客家嫂”举办茶道文化培训班,讲述古茶园的栽培历史、品尝文化,讲解采茶标准、绿茶和红茶加工工艺,并现场示范如何泡茶、品茶、敬茶,为茶文旅产业未来发展夯实专业茶技基础。
代表三级联动
古茶园重焕“茶香竹翠”光彩
代表们手持竹杖,在烈日之下,深入了解古茶园的历史背景、发掘保护、茶树品种等情况,并就进一步保护利用古茶园进行研讨,提出要规划先行,做好古茶园生态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明确主体责任,完善消防通道等保护措施;要深入挖掘古茶园的文化底蕴,用心用情讲好梯面茶文化故事;要充分利用好古茶园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打造梯面茶品牌,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黎名准是梯面镇西部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进站市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知道古茶园发掘的情况,随即延伸履职触角、架起了服务桥梁,主动联系英德市红茶企业并联合市、区、镇人大代表开展实地考察,推动双方就茶叶产业和茶叶文旅以及竹笋产业达成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宽古茶园文旅融合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思路。
梯面镇“客家嫂”在古茶园采茶
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及相关工委多次实地察看古茶园,强调做好古茶园保护,科学合理规划利用生态资源。梯面镇随即启动了“红山茅輋野放古树茶开发”项目,邀请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和花都区茶文化促进会等茶叶协会开展直播推介活动,提升古茶园的文化影响力。
目前茅輋古茶园已经初步清理出1000多亩,开发出了七处采摘点,确认出有百年以上毛叶茶、清桂大叶和广州青(紫心)小叶三个类型的茶树群体。同时,推动区、镇政府继续科学保护、深入挖掘、创新转化,大力促进茅輋茶品牌化、产业化,着力打造集茶文化交流、茶产品开发、研学休闲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农业基地。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文:梁尚龙
图:姚日文、往期花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