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这是12月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分别发布的声明中的共同判断。
四个协会的声明是对美国商务部12月2日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将更多半导体设备、高带宽存储芯片等半导体产品列入出口管制一事进行的谴责。声明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
4月2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商务部大楼。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作为业内权威的四大专业协会发布这样的声明,显然并不是出于感性要报复美国,而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作出的决定,而且是在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健康发展成就和信心有准确认知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也是在判断此举不会让国内相关企业造成更严重损害的前提下作出的决定:相比于美国不确定的芯片订单,寻求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芯片企业的合作,并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制造的芯片,则更为安全可靠。
美国舆情不认为美国政府此举会有效。《纽约时报》直言,将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实际效果趋近于零。美国早就针对华为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却并未能够阻止华为的蜕变,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中美芯片摩擦从2019年美国特朗普初任总统时期开始,后经拜登政府加码,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紧张的主要焦点之一。但美国对中国芯片的制裁,并没有击垮中国芯片行业,反而更激发了中国在芯片等高科技“卡脖子”领域的自主研发投入,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过去五年,中国建立起了芯片全产业链的生态,芯片设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各个环节,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90纳米到14纳米芯片的批量生产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需求。今年1至10月,中国芯片出口达9311.7亿元,增长21.4%。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车规级芯片测试认证中心。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 摄
国际高端芯片产品技术已经突破了3纳米,并开始关注2纳米的工艺。中国在芯片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仍在不断努力追赶国际顶尖技术。中国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人才引进等,以鼓励高端芯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美国商务部12月2日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140家中国企业,其产品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芯片封装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多个种类,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企业。美国加码芯片管制,显然是为了削弱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高端芯片的制造能力。
但从过去五年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现实来看,赶超先进芯片技术并不是梦想,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欲推动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本土。两年过去了,芯片制造并没有回流美国。实际上,以“逆全球化”行径为自身发展招揽资本,美国这种单边主义做法正在扼杀美国芯片行业。
正如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声明所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企业的利益,也极大增加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成本。随着美国出口管制措施不断加码,其反噬效应也在持续扩大,美国对华管制措施的随意性对美国企业也造成了供应链中断、运营成本上升等影响,影响了美国芯片产品的稳定供应。
2022年11月,工作人员在英特尔公司进博会展台进行布展调试。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中国互联网协会的声明表示,美国这种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并滥用出口管制手段对中国进行无端封锁和打压的做法,已经动摇业界对美国芯片产品的信任和信心。
中国是芯片消费大国,在美国芯片企业中中国客户占比很大,从过去两年的数据看,美国芯片有40%卖给了中国。如果美国政府对中国严格落实芯片出口管制,美国芯片企业面临的“难关”远超中国企业。
在“打压遏制中国”的病态思维作祟下,在自己的企业和客户之间垒砌一道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小院高墙”维护不了美国的科技霸权,只会破坏全球科技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最终自食苦果。
作者 | 兰辛珍
聚焦中国特约评论员
微信编审 | 胡俊峰、刘倩
微信编辑 | 刘倩、谭妍
汇聚海内外专业思想和独到观点
聚焦中国ChinaFocus 为您提供
最新鲜时评和最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