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林药蜂”从武陵山走向全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隗权 李晖 何海英
五峰“林药蜂”火出圈。
11月,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的全国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培训会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题,代表湖北省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介绍“林药蜂”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五峰“林药蜂”模式从武陵山区走向全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天麻像种土豆一样容易
图片
五峰退耕还林“五倍子+白芨+中华小蜜蜂”立体种养模式。(五峰林业局供图)
冬日,行走五峰山区,到处可见农家小院晒满中药材的景象。五峰“武陵药库”名不虚传。
五峰长乐坪镇桥坪村7组村民李维是种植中药材的好手。他在五倍子林下种植天麻、独活、云木香等中药材20多亩,还利用林花、药草花等蜜源,在林间养殖中华小蜜蜂。今年,“五倍子+林下中药材+中蜂”模式给他带来十几万元收入。
长乐坪镇桥坪村发展“林药蜂”产业,有一段故事。
桥坪村上世纪90年代开挖20多家煤矿,凭借煤矿“富甲一方”。然而,粗放型开采煤矿会破坏植被,造成生态退化,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路子走不通了。2014年,该村抓住第二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关闭煤矿,恢复植被,开启绿色发展之路。
图片
五峰退耕还林“杉木+白三七”模式。(五峰林业局供图)
栽树如何赚钱?五峰林业部门给出金点子,向桥坪村推荐“林药蜂”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桥坪村成立林业合作社和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选择红花玉兰、五倍子、黄柏、厚朴、天师栗、枳椇等乡土、经济和蜜源类树种,作为退耕造林、补植树种,林下种植七叶一枝花、白芨、贝母、天麻、淫羊藿等草本中药材,利用林花、药草花等蜜源,在林间养殖中蜂。“林药蜂”立体种养模式在桥坪村风生水起。
天麻是五峰的道地中药材,当地群众称作“土疙瘩”。过去,群众种天麻采用代料菌棒培育,毁林现象时有发生。五峰县聘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的专家担任全县发展道地中药材的顾问,引进新技术种植天麻,提升产量20%,减少林木消耗70%。有了技术支持,五峰林农种天麻像种土豆一样容易。
“林药蜂”吸引外省市取经者
图片
五峰退耕还林工程提质增效示范基地。(五峰林业局供图)
林下种中药材,首先要将林地收拾妥当。五峰林业部门利用退耕还生态林抚育、中央财政森林抚育等项目,割除退耕区域内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杂灌、杂草、藤蔓,对林木进行人工修枝和间伐,清除病腐木、枯死木,把林下“收干净”,为立体种养提供空间。
五峰因地制宜,形成“五倍子+林下中药材+中蜂”“红花玉兰+林下中药材+中蜂”“黄柏+林下中药材+中蜂”等“林药蜂”融合模式。傅家堰乡五峰唐朝丰博五倍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县五倍子产业办对接,推广“林药蜂”立体种养模式,林间养中蜂,林下种白芨、独活、党参等6种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李慧英介绍,该合作社发展倍林2000亩,种植中药材80亩,饲养中蜂80箱,年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在龙头企业赤诚生物、国药集团、五峰博翎等的引领下,五峰建立花卉苗木种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35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72家、五倍子种植专业合作社11家,产业发展逐步由单一模式向多产融合模式转变。全县“林药蜂”立体模式经营面积达4万余亩,其中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成“林药蜂”模式经营面积达8600亩。
五峰“林药蜂”模式引来陕西、湖南、重庆等外省市的取经者。他们看上的不仅是这个模式,还有五倍子、红花玉兰等种苗。推广“林药蜂”种养技术和优质种苗,已成为五峰又一个增收新路子。
2021年,五峰“林药蜂”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110个最佳案例和国务院《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截至目前,五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综合产值达10亿元。中蜂养殖11万群,综合产值达1.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