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常小梅:历史真相需要代际守护传承

  中新社南京12月6日电 题: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常小梅:历史真相需要代际守护传承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雕塑广场,有这样一组雕像:婴儿趴在遇难母亲的身上吸吮最后一滴奶水,一个男孩在旁边无助地哭泣。这组雕像刻画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时常志强一家的遭遇。哭泣的小男孩,是当年9岁的常志强。

  2022年12月29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过世,享年94岁。202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其女儿常小梅追寻父亲的足迹,参加各类和平主题活动。“我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女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这样的身份促使我将这段悲怆的家族记忆、民族记忆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晓这段历史真相。”

图片
12月1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一起祭奠在惨案中遇难的亲人。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常志强出生于1928年,他聪明乖巧,深受长辈们喜爱。家庭的温暖、童年的幸福,却在1937年冬戛然而止。

  常小梅介绍:“南京沦陷后,我们家厄运降临。一个日本兵端着刺刀,一刀戳向我祖母的胸口,顿时鲜血如注。我父亲最小的弟弟被摔到了地上,哇哇大哭,日本兵拿起刺刀,对着他的屁股就是一刺刀,挑起来抛出去几尺远。当父亲把小弟弟抱到我祖母面前时,祖母挣扎着要给孩子再吃口奶。此时,祖母已不能说话,眼泪不断流淌着,渐渐垂下了头。”

  “这是父亲一生中至暗的一天,其父亲、母亲和4个弟弟被日军残忍杀害。后来,他的姐姐因感染斑疹伤寒去世,我父亲沦为了孤儿。”常小梅说。

  常小梅告诉中新社记者,在她记忆里,父亲一直很严肃,很少有笑脸。“上小学时,别人都有爷爷奶奶送伞,我向妈妈问起爷爷奶奶的事。妈妈嘱咐,‘你爷爷奶奶都被日军杀害了,不要在你爸爸面前提这个事’。”

  多年来,一家人刻意回避着“南京大屠杀”这几个字。只要一提起,常志强就会茶饭不思、陷入痛苦,甚至喃喃自语。直到常小梅长大,她才从家人口中得知父亲一家被日军杀害的零星信息。

  随着常志强日渐老迈,常小梅陪伴父亲出席证言集会、和平宣讲、纪录片拍摄、家庭祭告的次数越来越多。她逐渐了解到家族在南京大屠杀中遭受的惨痛经历的全貌。

图片
2018年10月,常小梅(右)和父亲常志强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一次,在陪父亲拍摄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纪录片时,常小梅将心中长年的疑问问了出来。“你父母去世后,你是怎样度过每一个夜晚的?是不是每天都会哭?”常小梅问。“刚开始我每晚都会哭。想到父母在世时自己的那种幸福,我就会躲在被子里大哭。”常志强答。“那你会不会在你奶奶、太奶奶面前哭?”常小梅又问。“从不哭。”常志强答。

  “我通过陪伴父亲,终于理解了父亲,理解了他为何总是很严肃、鲜有笑容。他的童年经历如此悲怆,又怎能开心得起来?战争的暴戾和残酷重创了父亲。理解了这一点,我也得以释怀。”常小梅说道。

  在常小梅看来,战争带给家族的重创和伤害,用爱治愈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历史真相需要代际守护,和平理念需要深入人心,和平的环境需由所有人共同创造。

  困惑、回避、触碰、理解、传承……常小梅着手整理资料,把父亲的一生之痛写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以家族的经历向世人阐释为何要远离战争,为何和平如此可贵。2020年1月,书籍出版,并翻译成数个语种对外发行。

  为何一遍遍心痛,还要一遍遍讲述?常小梅说:“作为幸存者的后代,我有义务传承这段家族记忆,记录那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和伤痛。作为中华儿女,我更有义务传承这段民族记忆。”她希望唤起更多的人,不因时间久远而遗忘,牢记曾经的屈辱和苦难,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