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勇:巴黎“二姐家”的油条

多少年没吃过早饭了,没想到在巴黎被“二姐家”的油条豆花给“重启”了,而且还“重启”得非常猛烈。

图片

外面正下着雨,深夜的浦东机场更是安静。上了飞机后发现,搭这班航班去巴黎的人还蛮多的。此刻将近凌晨一点,飞机终于起飞,看舷窗外,雨滴模糊了视野。实在太困,一倒头就睡着了。飞机落地巴黎戴高乐机场是早上五点多,因为刚举办过奥运会,机场各处还留有许多奥运元素。出关拿行李花费了不少时间,主要是因为排队等候的蛇形通道被排成了迷宫阵型,看着就晕,走起来更晕。众人上了大巴车,一路开出去,终于见到了周日早上八点巴黎的模样。

天是阴沉的天,沿途许多涂鸦,进入市区后,才渐渐看到了巴黎的内里。大巴行至第十三区,道路虽然狭窄,但我们的司机师傅技术高超,七扭八拐,将车停在了一处僻静处。此处属于华人区,说是先去吃个中式早餐。沿街的好多店铺都还关着门,这里十三区的华人商户,已经开始开门做生意了。

图片

吃早餐的饭店名叫“二姐家”,玻璃餐柜里摆放了早餐食物,麻球最醒目,还有肉包、菜包,个头都不小,但最后留下深刻印象的还得数油条。其实,这油条炸得并不蓬松,一口咬下去,过于结实,并不是上海早餐油条的风格。但身处法国巴黎,第一顿饭就吃上了油条豆浆,而不是咖啡羊角包,也是蛮好玩的一件事。因为人多的缘故,没法各自单点,只能这个点几样,那个点几样,各取所需。于是当老板端上豆腐花,问我是要咸豆花还是甜豆花的时候,我愣住了。考验饮食立场的终极问题,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眼前,我自然是站咸豆花的那一派。整碗咸豆花,料是给足了,于是掰了半根油条,开始早安巴黎的第一顿。接着,喝了豆浆和纸杯装的咖啡,最后,又加了半个肉包。这一顿扎实的早饭,把人顿时吃敦实了,嘴巴张开,油条的厚重味道,依旧强烈。怪不得有同行的团友说,多少年没吃过早饭了,没想到在巴黎被“二姐家”的油条豆花给“重启”了,而且还“重启”得非常猛烈。

吃过早饭,照例看了看沿途的街景。房子都是老房子,因为天色灰暗,房子也更加灰暗了,倒是路上的鸽子,全都胖嘟嘟地撅着肚子,完全不怕人的样子。我在一处名叫“第一商场”的华人开的水果店停留了好久,看看品种,看看价格。五颜六色的新鲜水果,在灯光的照耀下,算是阴沉巴黎清晨的一个强烈视觉反差。沿街的涂鸦依旧很多,一抬头,看到不远处一栋公寓楼,外立面涂鸦了一只巨大无比的仙鹤。楼层得有十几层,蓝色基调的巨型仙鹤,画得不算突兀,也算此处一景了。

早饭完毕,大巴重新启动,拉着众人去酒店办入住。我们住在巴黎城外的一处安静处,怎么形容呢,就是类似于大虹桥板块的大巴黎概念吧。地方虽然是远了点,但酒店西式早餐还算丰富,填饱肚子肯定是没问题的。之后的许多天,我们的早饭都是一样的西式早餐,午饭和晚饭,倒是经常吃中餐团餐。去得最多的一家中餐厅叫“江南”,菜的分量足,地段也不错,总共去了四回。还有其他中餐馆,平均要去两回。有国内朋友问,是否法式大餐吃腻了?我说油封鸭腿还没见过,紫菜蛋花汤倒是吃了第八次了。这道汤被我戏称为“海鲜汤”,各家店的区别主要在于放的紫菜的多少,有的是象征性地放,有的是恶狠狠地放。总之,细节处还是有差异,但总体风格上,仍是紫菜蛋花汤的大范畴。所以,不要问我什么巴黎法餐攻略,要有攻略,也只有中餐攻略,而且还是团餐的。

这是我第一次到法国,第一次到巴黎。现在回想在巴黎的第一天,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二姐家”的油条。后面待的时间长了,才认识到了巴黎的文化底蕴。当你来了这里,你就知道“武康大楼”是一种建筑风格,这里有无数各种各样的“武康大楼”,而每一处“武康大楼”的周边,会滋生出很多条不知道应该往左转还是往右转的马路。每到这个时候,人是晕的,感觉始终在打转,连导航都蒙了。

在巴黎的第一天,其实,收尾还挺文艺的。那天吃完晚饭,准备坐大巴回去了,一路跟随着去找大巴,也不知身处何处。正好看到一处建筑,外立面看着很厚重,在灯光的照耀下,夜晚的天空呈现出了沉静的蓝,又反衬出建筑物的庄严韵味。后来,白天再经过时,才发现,其实那里是卢浮宫的一处侧面。这的确是一种奇妙,巴黎式的奇妙。(文/陈佳勇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