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长征路上向“新”行:四渡赤水出奇兵

图片


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开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扭转了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在地球上留下了壮丽的红色飘带。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遵义融媒传媒集团陆续推出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采访报道《长征路上向“新”行》,记者循着红色足迹,倾听历史回响,探寻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实践,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今天,记者带你走四渡赤水战役。

毛泽东曾说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北进,根据当时的战略部署,决定夺取赤水县城作为渡江的桥头堡,强渡长江。蒋介石从四川增派兵力,逼近土城,致使夺取北渡长江渡河点的计划受阻。


为了集中全力打开前进的道路,红军决定先消灭前来阻击的川军。1935年1月28日,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在土城青杠坡一带与川敌交锋,战斗异常激烈,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图片


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王静介绍说:“当年红军来到土城后,获悉到国民党军有四个团尾追红军而来,中革军委决定利用青杠坡的有利地形消灭尾追之敌。青杠坡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当年红军准备打的是伏击战,但是国民党军抢占青杠坡的制高点,伏击战变成了仰攻战,形势对红军来说极为不利,青杠坡战斗红军歼敌3000多人,也伤亡了3000余人。”


鉴于土城东西两端敌人不断增加,中革军委果断作出放弃原定计划,改从土城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1935年1月29日凌晨,红军主力部队分三路从元厚、土城南北地区第一次渡过赤水河。


当年红军渡河时,赤水河河面比现在要宽,河流更湍急,红军要在赤水河上架设三座浮桥,老百姓闻讯后就拿出家里的船只,取下自家房屋门板给红军,帮助红军搭设浮桥。

         

图片


1935年1月29日,红军一渡赤水以后,逐渐把敌军主力吸引到了川滇边地区,这时贵州兵力薄弱,中央红军迅速转兵往回,二渡赤水,再次向黔北进军,取得遵义战役的大胜,并在此后根据敌军军情的变化,又两次渡过赤水,最终甩掉敌军,跳出包围圈。


1935年3月,红军虽然取得了遵义战役大捷,但是从当时的整个战局来看,仍未从根本上打破敌人的“围剿”。按照毛泽东“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略决策,中央红军3月16日至17日由茅台镇及其附近地区第三次西渡赤水河。


红军三渡赤水后到达古蔺地区,各路敌军向川南古蔺地区集结。鉴于调动敌人西渡赤水河的目的已经达到,红军不失时机回师黔北,于1935年3月22日,从二郎滩、太平渡等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红军历时三个多月转战川黔滇3省,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役、战斗,与十倍于己的敌人周旋,声东击西,屡出奇兵,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夺取了战略战役的主动权,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成就了长征史诗中的精彩篇章。


遵义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黔生说:“四渡赤水把政治和军事斗争结合得非常密切,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我们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可以说四渡赤水是我们长征途中在军事上的一个转折。”

    

悠悠赤水河,巍巍青杠坡。当年红军冲锋的营棚顶,如今高高耸立着青杠坡战斗纪念碑,为了纪念英烈,习水县委、县政府对遗址实施保护工作,并修建了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


在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里安葬着一位名叫何木林的老红军。1935年1月28日,在青杠坡激战中,他因左腿受伤晕死在战场上,后来被当地群众发现,把他救了下来。


当时,因敌人严密搜查受伤红军的下落,从江西老家入伍的何木林担心自己的口音会暴露红军的身份,便“装聋作哑”14年,直到1949年习水县城解放,他的红军身份被揭开,他才开口说话。

          

图片
何木林老红军的生前画面


何木林的儿媳妇林成英说:“解放之后政府就确认了何木林的红军身份,发了一个公费医疗本给他,不管在哪里看病都不花钱。这个医疗本一直被何木林珍藏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用过一次。”


何木林临终前给家人说,希望他死后能埋在青杠坡,陪着他的战友们一起。“2014年青杠坡修了烈士陵园,我们才把他迁到青杠坡,了却了他一辈子唯一的心愿。” 林成英说。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如今,何木林的儿媳和孙女,都成了义务宣讲员,他们把红军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部分资料来源于: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一卷(1921-1949)》


图片



━ ━ ━ ━ ━

审核:邹杰、李培松
记者: 杨梦云  杨云飞  涂林念
习水融媒:张朋
责编:曹妍
编辑:袁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