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龙年接近尾声,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龙邮差来到浙江办了一次相隔千年的年会。
茅山华阳洞鎏金铜龙、林屋洞金龙、林屋洞鎏金铜龙、西湖鎏金铜龙、西湖金龙、西湖锡龙……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上,汇聚了朝代不同、材质多样、形状不一的龙,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信使。
求愿者(大多为帝王),将自己的心愿给山川神祇写封信,刻在一个有如木牍的板状物上,做成投龙简。作为信使的龙,背着投龙简与金纽、玉璧一起,被青丝捆扎,被投送者丢入河湖、山川或者深潭之中。
在古人的想象中,再过几分钟,背负着龙简的金龙便会腾空而起,上达九天,传于诸神。
这就是投龙。
展览海报
投龙源自中国商周至秦汉的传统山川崇拜及相关祭祀和盟誓礼仪,经东晋时期道教的改革,创造性地加入担当神圣信使职责的“龙”,在推崇道教的唐代,投龙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仪典并日趋制度化。
雇主有钱,工作时长短,出差次数少,按现在打工人的说法,这批小龙邮差,捧上的可是“金饭碗”。
那么问题来了:这份“神仙工作”有岗位要求吗?工作内容是什么?发展方向又在哪里?
别急,故事先从投龙前说起。
1.
在投龙还没被创造之前,想要祷告,古代帝王做的其中一件事,便是祭祀山川。
国必依山川,在分封建国的西周,知名的山川便是分封的重要依托。除了是国家疆土的象征外,山川又被视作“自然之神”,可主水旱、可证盟约、可消灾去病。
“从早期开始,山水其实就已经成为人们立盟的证盟之神,同时也是监察人类言行的神明。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举行祈福赦罪的斋仪之后,一定要向山水之神去投告龙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筑师陶金说。
来自战国的秦骃玉版,便是山川祭祀的早期实物,秦骃玉版,分为甲、乙2件,皆用墨玉制成。甲版正面刻铭,背面朱书,乙版正反两面均为朱书,两者所记载内容相同。
和现在的合同类似,以前的盟书,是一式两份的。盟誓管理者要将所盟誓的内容用朱书或者墨书写在玉、石片上,主盟人执牛耳,杀牛、马、羊等牺牲,歃血为盟,宣读誓词。
春秋 侯马盟书
只不过,这次盟誓的对象有点特殊,是华山神。
秦骃玉版记载了一个名叫“骃”的秦国贵族,久病不愈的他向华山神祈祷,希望神灵能宽恕他的罪过,让他早日痊愈。
“小子骃敢以玠圭、吉璧、吉琡,以告于华大山……”
得偿所愿后,“骃”奉上玉器,再以牛、羊、豕和车马为祭品,分别埋在华山的南坡和北坡,还愿华山神。
以玉为先导,辅以车马、牺牲等祭品,或沉或埋,向上天或者山川神,祈求或者谢罪,这些制度在后代的投龙仪式中得到了沿用。
秦骃玉版也被视为投龙简的雏型,据北京大学教授,也是本次展览的总顾问李零在《入山与出塞》一文中写道:“道教以前的出土物是什么样?过去我们不知道。秦骃玉版的发现,使我们重新注意到沙畹在90年前提出的问题。由于这两件玉版,其形制、功能与投龙简非常相似,可以视为道教投龙活动的前身或背景。”
战国 秦骃玉版 上海博物馆藏
在南朝梁时,已经出现了为帝王举行的投龙仪式,为了向三官禀告帝王祈请的愿望,人们把写有谢罪和祈愿的文简,用青纸和青丝捆扎起来,附上九只金纽,与金龙一起,投入神山或灵潭之中。
有没有发现,在这时龙已经作为信使,出现了。
为什么是龙?
龙者,乘云气,御阴阳,入地升天,可以驿传信命。
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在《太上黄箓斋仪》中明确指出,因龙阳气最盛,要将心愿传达给上天,必须凭借龙。
这条龙,还必须是条金龙。
因为“五金之最,坚刚不渝,天地所宝,通灵合神”,只有金龙驿传,方能上闻九天。
借助金龙的传信,古人以金纽代歃血,青丝代割发,将心愿写于投龙简之中,分别投给天、地、水三官,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投龙”。
2.
李唐时期,道教受到尊崇,国家行用的道教投龙仪式已经上升为国家祭祀大典。
白居易的“去为投金简,来因挈玉壶”,岑参的“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刘禹锡的“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写的都是投龙。
“帝王投龙‘告文’,秘不示人,除了他自己和神,谁都不知道皇帝许的心愿是什么。但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展览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开玩笑道。
唐 林屋洞金龙
最早的皇帝投龙简出土实物有两件,一件是武则天嵩山金简,另一件则是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
登基称帝后,武则天便派遣了高道马元贞到五岳四渎搞投龙仪式,宣告武周代唐的合法性并祈求诸神庇佑她的新王朝。据现有出土实物及文献记载,武则天在泰山、嵩山、济渎、淮渎等岳渎进行投龙,至少11次。
久视元年(700),77岁的武则天正在嵩山的三阳宫养病销夏,服用了道士胡超所制作的长生药后,武则天命他就近投龙于嵩山,也就有了这件投龙金简。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在投龙金简的铭文里,武则天所求的,是解除灾祸,获得长生。
“投告龙简实际上也就是通过一种公文的形式,请山水之神或者道教中的’三官’来削去人的罪籍,这其实是投龙仪式背后最底层的逻辑。”陶金说。
同样想获得“长生之法”的,还有唐玄宗李隆基。
他不仅与叶法善、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高道交往密切,还派遣他们在岳渎和青城山、大房山、麻姑山等名山洞府投龙,至少25次。
唐 唐玄宗衡山紫盖洞铜简
开元二十六年(738),在53岁生日来临前,李隆基在长安举行了一场盛大道教斋醮仪式,并派道士孙智凉专程从长安来到衡山朱陵洞投放金龙铜简,许下“夙好道真,愿蒙神仙长生之法”的生日愿望。
李隆基有多渴望长生呢?
先来看看参加投龙仪式的人,一共五人,其中道士二人、官吏二名、随从一名。
主事之人,道士孙智凉便是长寿的代表,据《江西通志·道释志》记载,开元年间他被迎至京师时,已一百二十岁。另一名道士涂处道,两名官吏,内使张奉国、判官王越宾,也都是与唐玄宗同月而生的人。
再来看投龙简,比起武则天只报一个“大周国主武曌”名号外,李隆基的铺垫长得多——“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李隆基,本命乙酉,八月五日降诞”。不仅报了名字,还报了自己的本命年和降诞日,放到现在,就是在许愿之前,先给神仙报一串身份证号。
为了能让四海八荒的神仙们都能够听到自己的心愿,不差钱的唐玄宗还干了一件事。据《唐会要》卷十记载,每年春季,镇金龙王殿功德事毕之后,中央会派出散官将金龙玉璧送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郡县,投告至先前设定好的名山水府的祭坛中。投龙简送到最远的地方之一,据《沙洲图经》的记载,便是“沙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敦煌月牙泉。
为了让各郡县按照制定的统一规则进行投龙仪式,唐玄宗还特地颁布了一本《立成投龙章醮威仪法则》,对投龙仪式的具体流程、斋仪类型、投告地点进行了详细规定。所投龙壁州,各附一本,并坛图铺设次序。
唐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写本
为了讨好唐玄宗,各地在投龙时还会造作祥瑞,比如说投龙完后,空中突然传出“皇帝寿一万一千一百岁”的声音,再比如长一丈五彩斑斓的蛇从洞潭里游出……以至于宋人赵明诚在《金石录》中吐槽:“盖天宝中玄宗方崇尚道家之说,以祈长年。故当时谄谀矫妄之徒,皆称述奇怪,以阿其所好。而居真遂刻之金石,以重欺来世,可谓愚矣。”
3.
上承唐代,五代吴越国贯彻了投龙的传统,成为最频繁举行投龙的地方政权。
钱镠62岁钱唐湖银简、钱镠63岁钱唐湖银简、钱镠66岁钱唐湖银简、钱元瓘53岁钱唐湖银简、钱弘佐15岁钱唐湖银简……特展中呈现了11枚吴越国王银简,包括杭州西湖出土的8枚,绍兴射的潭的3枚,此次除了国博所藏的一枚以拓片形式展出,其余10枚全数集齐实物。
比起唐代帝王投简祈求削罪名、求长生不同,五代吴越国主投简,求的则是疆土安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五代吴越 钱镠63岁钱唐湖银简
“自统制山河,主临吴越,民安俗阜,道泰时康,是物和平,遐迩清晏。仰自穹旻降祐,大道垂恩,今则特诣洞府名山,遍投龙简,式陈醮谢,上答玄恩……”在五代吴越国宝正三年(928),77岁的吴越国王钱镠为国家和百姓向水府祈福。
除了投告缘由变了之外,从吴越国至宋代,投告地点、简的材质等均发生了改变。
西湖、大涤洞、钱塘江、射的潭……吴越国的投龙简不在名岳大山,而是在河湖水府。这或许和杭州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关。后梁开平四年(910),为了巩固杭州城基,钱镠不仅向“潮神”伍子胥祷告,还同时向钱塘江的龙神和水府祷告,希望获得庇佑,最终顺利完成捍海石塘的建设。
五代吴越 钱镠77岁射的潭银简
简的材质也在变化,唐代用金简,吴越国用银简,到了宋代用的则是玉简。从此后,帝王举行投龙活动,大都使用玉简,有的也用石制品。
仔细一看,龙的形态、材质也发生了变化。以林屋洞出土的金龙为例,从张嘴吐舌、双眼圆睁的立体龙再到龙头昂起、捶打成型的薄片龙,其涵盖了唐代、五代至宋代的不同造型。“从写实到抽象,宋代的金龙呈现出扁平化的特征。不仅如此,在西湖锡龙里我们可以发现,宋代已经开始用新的材质做龙了。”魏祝挺介绍。
北宋 宋徽宗玉简
北继承投龙的传统,投龙仪典在北宋初达到了高峰,宋中期后,投龙场所被制度化地精简,但仍保持较高的频次。金、元两朝沿袭宋代,道士投龙于名山水府的同时,还往往代表帝王。祭祀五岳四渎。明代除了洞天投龙,还出现了武当山投龙和陵山投龙。明亡后,官方投龙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合。
有观众好奇了:除了帝王投龙外,老百姓可不可以投龙呢?
答案是可以,《灵宝玉鉴》中曾记载道:“君主用玉,王侯用璧玉,士庶用玉石为之。其次许以梓木代之。并长一尺二寸,阔三寸六分,厚三分。以金泥篆之”。
这说明,在某些时刻,某些地点,投龙也被除了帝王之外的人使用。
问题又来了:普通人能将自己的心愿投到哪里呢?有没有什么点位参考?
关于投龙所对应的“洞天福地”谱系,我们之后再说。
图片来自主办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