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
12月5日至6日,湖南省以工代赈现场会在郴州市汝城县召开。记者随参会代表实地调研、交流座谈,感受新时代以工代赈工作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参会代表实地观摩汝城县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曾盼明 摄)
聚焦民意,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步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塔林瑶族文化村寨,平整的石板路连通家家户户,特色民居干净整洁,旅游标识、分类垃圾桶等精心布置,充满风情的瑶族文化体验馆开门迎客。
(新建的瑶族文化体验馆。郑旋 摄)
塔林瑶族文化村寨毗邻“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沙洲瑶族村,是少数民族聚集区、革命老区,距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公里,是国家以工代赈政策重点支持范围。
“以前,村里环境并不好,杂物乱堆,野草丛生。”塔林瑶族文化村村民告诉记者,一场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建设,给村子带来了“里子”和“面子”的变化。
2022年,汝城县争取国家以工代赈资金,实施塔林瑶族文化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建什么。”汝城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全力新建游步道、停车场、瑶族文化体验馆等。
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们迎来务工增技新机遇。“在家门口投工投劳,出工130天挣了2万多元。”村民江小路感到格外开心。目前,村里新增了治安协管员、环卫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16个,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61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汝城县将项目纳入沙洲红色景区运营范畴,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郴州红色沙洲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村民每人每年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
创新模式,各地探索以工代赈新经验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目前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大力推广。
推进会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走访了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滁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项目、汝城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桥镇龙潭桥村基础设施项目等以工代赈示范性项目。所到之处,一个个项目有序实施,助力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村民参与滁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曾盼明 摄)
以工代赈政策已持续实施40年。近年来,湖南全面对标国家政策要求,聚焦坚守“赈”的初心、发挥“赈”的实效,不断拓展领域、深挖内涵、创新模式、扩大规模,走出了一条以工代赈创新之路。
推进会上,各地探索以工代赈的新经验交流互鉴:益阳安化县念好“精、快、实”赈济三字诀,推动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赈结合”;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探索“三七”工作法,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将黄栗坳村200多亩“望天水田”提质为高标准农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带动全县2000多人务工,人均增收2万余元……
省委区域办主任吕炜介绍,湖南争取中央以工代赈资金规模不断创历史新高。今年,全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1695个,吸纳劳务用工人数23.57万人,同比增长9.48%;发放劳务报酬32.32亿元,同比增长16.09%,务工群众人均增收1.37万元,均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