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临门!新加坡等五国娘惹服申遗成功!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全文2471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联合申报的传统服饰卡峇雅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2与此同时,中国春节顺利完成申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一员。

03新加坡国家文物局计划明年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趣味游戏,将卡峇雅的历史与工艺带入小学课堂。

04中国春节文化在传承中一直不遗余力,如每年举办的春晚、剪窗花、贴春联等。

05娘惹文化作为卡峇雅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影响了从时尚设计到旅游产业的各个领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 新加坡眼,点击卡片关注,加星标,以防失联


双喜临门!

娘惹装
卡峇雅Kebaya申遗成功!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12月4日真是个好日子。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联合申报的传统服饰卡峇雅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片

申遗结果公布后五国代表合照


在同一天中国的春节也顺利完成申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一员。


图片

中国春节习俗:写对联


这不仅是对两项传统文化的认可,更是对全球多元文化遗产保护的再一次推动。


从日常服饰到世界文化瑰宝

也许你和卡峇雅的初见是在新航的班机上,毕竟长期在各种航空公司排行榜上屠榜的新航,身着卡峇雅的空姐们绝对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片

卡峇雅不仅仅是好看的空姐制服,更是一些女性朋友平时喜欢穿着的特色服装。

图片


图片


除了女性朋友穿的卡峇雅,我们还能看到各种“花衬衫”。

图片
2022年8月30日,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会见印度尼西亚经济事务协调部长,双方都穿着“花衬衫”

这些花衬衫可不是什么随便的“街头设计”,东南亚各国领导人在会晤时,一般都会穿Batik 蜡染服装,越是正式的场合,越是穿这样“不正式”的风格,哪怕在一排西装革履中,也从未露过怯。



历史传承,从娃娃抓起



文化的根基在于传承,而传承的关键则在于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的政策上,新中两国已经不约而同地着手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加坡国家文物局计划明年(2025)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趣味游戏,将卡峇雅的历史与工艺带入小学课堂。

图片


这些资源不仅展示了卡峇雅精美的刺绣与蜡染工艺,还通过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服饰背后的文化意义。这种以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推广,正在培养新加坡儿童对本地多元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

图片


多年以来中国在春节文化的传承中一直以来不遗余力。不仅仅是每年都举办的春晚,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组织节日教育活动,如剪窗花、贴春联等。将这种文化价值观代代相传。

卡峇雅也在多国的合力中展现了它历经数世纪的文化生命力。

不仅仅是服饰
更是承载历史的传奇


卡峇雅,作为一种修身上衣,制作工艺高度讲究,通常搭配纱笼
(Sarong)
,以精致的刺绣图案到搭配的巴迪布
(Batik)
颜色,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娘惹文化的优雅。其设计既体现了华人传统手艺的细腻,又融入了马来文化的自然图案,成为东南亚文化融合的象征。

这种看上去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服装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服饰,其历史可以追溯至郑和下西洋的时代。

图片


郑和下西洋宝船木刻画  图源:维基百科


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至少五次到了马六甲。当时大量福建、广东等地的华人来到南洋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独特的族群——峇峇娘惹(马来语:Baba Nyonya/Peranakan,指新加坡土生华人)他们的后代,男的称“峇峇”,女的称“娘惹”。最终演化成了独特的峇峇娘惹文化。

图片
图源:NAS

郑和的远航更是将中国的纺织工艺带到了东南亚,与当地的手工艺传统及美学风格相结合,为卡峇雅的设计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这使得卡峇雅成为一件融合历史、艺术与身份的“移动博物馆”。

图片

这种文化既保留了华人的传统手艺,也吸收了马来文化中的自然元素和蜡染工艺。卡峇雅作为服饰,不仅展现了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成果,还成为多元文化共生的典范。

李光耀出生在一个峇峇家庭

峇峇娘惹后来经历了英国的殖民长时间殖民,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渐渐地模糊、遥远。他们受英文教育,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熟悉英国的规章制度和风俗文化。却还严格遵守华人传统礼仪和习俗。海峡殖民地政府利用他们对英国和新马本地的知识和人脉,协助治理华人社会。

建国总理李光耀,就出生在峇峇家庭。

图片
4岁的李光耀“小朋友”

然而,现在你如果跟人说李光耀是峇峇、李显龙是峇峇,肯定被之以鼻。

早在第四代峇峇,他们就已经融入了新加坡华社,已经完成了”新加坡华人“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的转变。

但是,娘惹文化并没有随着身份的认同而消失,转而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在新的时代绽放光彩。

娘惹文化的风潮

2008年新传媒电视剧《小娘惹》一经推出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不仅红遍东南亚,在中国播放后也广受好评,所掀起的"峇峇娘惹“风潮更是不少剧迷纷纷来到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这些保留土生华人文化与建筑的城市打卡旅游。

图片

位于新加坡东海岸路的金珠肉粽和娘惹文化馆,经常人头攒动,不只有闻粽香而去的本地人,还有许多想要一窥娘惹文化的外国旅客。

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卡峇雅的文化意义,新加坡国家文物局(NHB)与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 NYP)的四名毕业生合作,推出了别具一格的 卡峇雅猫钥匙扣 项目。


这些钥匙扣通过将传统卡峇雅服饰与猫的卡通形象相结合,以现代设计诠释传统文化。公众可于2025年3月至5月间,通过岛内流动售货机免费兑换盲盒钥匙扣,参与简单的互动游戏即可获得。


娘惹服饰已经成为连接过去与现代的重要文化符号,影响了从时尚设计到旅游产业的各个领域。也增强了东南亚社区的文化自豪感。


新加坡的公共假期

只有春节是放2天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新加坡居民也感到由衷高兴。要知道,新加坡一共11天公共假期,春节是唯一连放两天的,其他的都只放一天,包括开斋节、屠妖节、圣诞节。可见春节在新加坡的重要性。

新加坡通过其特有的节庆活动,融入了各族文化,展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魅力。其中,为庆祝春节而举行的“春到河畔”和“妆艺大游行 ”,正是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焕发光彩的重要舞台。

春到河畔是每年春节期间新加坡的标志性庆祝活动,滨海湾一带化身灯火辉煌的文化盛会。

图片

活动以传统春节元素为核心,融入本地特色,如巨型花灯展示、国际化表演节目,以及融合现代科技的灯光秀,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图片

通过这些活动,传统习俗得以延续,而跨文化的参与更增添了活力。

图片


妆艺大游行则作为元宵节的重头戏,从1973年起便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准备为妆艺大游行申遗。

图片

这场年度盛典以花车、舞蹈、音乐和服饰展示为核心。

图片

中华文化元素如舞龙舞狮、民族舞蹈、传统灯笼等与马来、印度及欧亚文化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和谐。

图片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在多元社会中的生命力,也向全球观众传递了新加坡作为文化交汇点的魅力。


Alex丨编辑

Alex丨编审

新加坡眼丨来源

NAS、央视网、维基百科、新加坡旅游局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