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快的人,脂肪肝风险增加81%

全文3115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研究显示,吃饭速度过快可能显著增加罹患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风险。

02快速进食者往往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等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03由于此,进食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能量摄入增加,进而导致体重上升并引发MASLD。

04然而,目前尚未分析这种关联背后的潜在机制,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讨进食速度与MASLD及肥胖之间的关系。

05为此,建议人们在餐桌上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食物,拥抱健康生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干饭”速度也越来越快。然而,研究证实这或许会增加罹患MASLD的风险!




撰文 | 一枚向日葵


当前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全球患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严峻态势。

一项最新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表明,MASLD的全球患病率已由1990-2006年期间的25.3%大幅跃升至2016-2019年的38.0%。

鉴于饮食结构与城市化进程发生的重大转变,以及全球人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全球受MASLD困扰的人数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1]

更为严重的是,MASLD若未能及时进行干预,极有可能逐步恶化,发展为更为棘手的肝硬化,甚至恶化为肝细胞癌[2]

在大众认知里,酗酒与长期食用油腻食物是导致脂肪肝形成的常见因素,然而,你可曾想到,吃饭速度竟也与脂肪肝息息相关?

近日,一项刊载于Nutrition & Diabetes杂志的研究确凿证实:用餐速度过快可能显著增加罹患MASLD的风险[3]


图片

图1 研究截图



进食速度“狂飙”,MASLD风险“节节攀升”


这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在2011年1月-12月期间招募了来自中国6个省/直辖市10个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疾病医疗机构的1965例患者(977名男性和988名女性),其中48.8%被诊断为MASLD。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6岁,体重指数(BMI)为24.80±3.61kg/m2

在调查中,研究者使用标准化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人口统计信息、既往吸烟史和饮酒史、病史和当前用药情况,将参与者分为南组(上海、江苏、河南)和北组(黑龙江、天津、山东)。同时,调查参与者的饮食习惯频率,进食时间少于五分钟则定义为快速进食。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Wilcoxon检验、卡方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发现以下几个关键结果:

快速进食者人群分布存在差异:习惯快速进食者往往是吸烟者(P=0.006)和饮酒者(P<0.001),并且更有可能来自中国北方地区(P<0.001)。

快速进食患者MASLD发生率更高:三组中(快速进食频率≤1次/月、≤1次/周、≥2次/周)患MASLD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6.2%、50.5%和59.3%(P<0.001)。

快速进食者肝生化指标及血压更高:快速进食≥2次/周组谷丙转氨酶(ALT)(P<0.001)、谷草转氨酶(AST)(P=0.001)、γ-谷氨酰转肽酶(GGT)(P<0.001)显著高于快速进食≤1次/月的组,腰围(WC)(P=0.008)和收缩压(SBP)(P=0.036)显著高于快速进食≤1次/周组。


表1 按快速进食频率划分的参与者特征

图片

快速进食≤1次/周人群的MASLD风险显著小于≥2次/周的人群(ORs 1.20和1.45)(95%CIs 0.91-1.60和1.08-1.96)。在对所有混杂的代谢参数进行额外调整后,快速进食≥2次/周与MASLD风险之间的关系仍然显著。


表2 根据快速进食频率分类的MASLD总体ORs(95%CIs)
图片

分组分析探讨MASLD的危险因素:女性(趋势P=0.007)、非吸烟者(趋势P=0.014)、北方居民(趋势P=0.004)、患有糖调节受损(IGR)的参与者(趋势P=0.001)和体重指数小于25kg/m2(趋势P=0.002)中,快速进食频率与MASLD风险之间存在独立关联。
图片
图2 根据快速进食频率划分的MASLD分层ORs(95%CI)



进食过快:肥胖的温床,MASLD的“助推器”


进食速度过快引发肥胖


已有研究表明,进食速度过快导致每日膳食能量摄入量显著增加,进而导致体重上升并引发MASLD[4]。在一项针对亚洲人群的研究中,同样发现快速进食和摄入高热量食物密切相关,二者都可能促使总热量摄入过多,并与BMI升高紧密相[5]。那么,为什么快速进食会带来这些问题呢?首先,食欲和饱腹感是控制体重的关键,而它们受到长效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以及短效胃肠道激素[如生长素释放肽、肽YY、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和胆囊收缩素(CCK)]的精妙调控[6]当我们快速进食时,餐后的饱腹感往往比正常进食时弱,而且对于生长素释放肽的抑制也不够有效,这可能是导致过量进食,进而引发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7]更有研究发现,与进食速度较慢的人相比,快速进食者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等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6]


进食速度过快影响肝脏脂质代谢


快速进食不仅影响我们能量的摄入,还可能通过肠道-肝脏-脂肪轴对肝脏的脂质代谢产生负面影响。早期的研究已经证明,进食速度会影响肠道激素在餐后的反应,尤其是像胃泌素这样的激素,它们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8]。这些微生物群代谢产物,比如三甲胺、次级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和乙醇,会通过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并可能通过增加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推动MASLD的进展[9]



小结



相关研究显示,经常快速进食可导致能量摄入增加,进而导致体重上升并引发MASLD,且对肝脏脂质代谢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吃得越快,患肥胖及MASLD的风险越高。然而,目前尚未分析这种关联背后的潜在机制。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讨进食速度与MASLD及肥胖之间的关系。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也要尽量在餐桌上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食物,拥抱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Wong VW, Ekstedt M, Wong GL, et al. Changing epidemiology, global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for outcomes of NAFLD. J Hepatol. 2023 Sep;79(3):842-852.

[2]Wei S, Wang L, Evans PC, et al. NAFLD and NASH: etiology, targets and emerging therapies. Drug Discov Today. 2024 Mar;29(3):103910.

[3]Zhang M, Sun X, Zhu X,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fast eating speed and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and meta-analysis. Nutr Diabetes. 2024 Aug 14;14(1):61.

[4]Teo PS, van Dam RM, Whitton C,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Reported Eating Rate, Energy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 Multi-Ethnic Asian Population. Nutrients. 2020 Apr 13;12(4):1080.

[5]Teo PS, van Dam RM, Forde CG. Combined Impact of a Faster Self-Reported Eating Rate and Higher Dietary Energy Intake Rate on Energy Intake and Adiposity. Nutrients. 2020 Oct 25;12(11):3264.

[6]Martínez-López MF, López-Gil JF. Meal Duration and Obesity-Related Indicators among Adolescents: Insights from the EHDLA Study. Nutrients. 2024 Aug 20;16(16):2769.

[7]Hawton K, Ferriday D, Rogers P, et al. Slow Down: Behaviour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Reducing Eating Rate. Nutrients. 2018 Dec 27;11(1):50.

[8]Leeuwendaal NK, Cryan JF, Schellekens H. Gut peptides and the microbiome: focus on ghrelin. 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 2021 Apr 1;28(2):243-252.

[9]Albillos A, de Gottardi A, Rescigno M. The gut-liver axis in liver disease: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rapy. J Hepatol. 2020 Mar;72(3):558-577.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