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萤”之光,承民族之魂!济南爱都小学组织开展“走近鲁迅”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当学科打破了边界,在语文中你会发现艺术,听见音乐,看见戏剧。他是一名文学家,还是个美术家、书法家、思想家。今天,在爱都小学“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研究汇报中,六年级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编排了小学阶段唯一的人物专题单元“走近鲁迅”。爱都小学的学生们通过了解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文豪及他的作品,感受并理解他的思想内涵,初识鲁迅印象。为了丰富学生对鲁迅的认知,六年级组各学科教师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教研,决定以语文学科为主线,融合美术、音乐、戏剧等学科相关知识,以“鲁迅印象展”为核心任务开展一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针对研究主题,学生们开展了丰富的项目化学习活动:通过鲁迅生平的梳理走进人物内心;开展好书推荐、围读会活动,情真意切话鲁迅;结合中秋课程了解鲁迅家的食谱,制作美食手账,走近“吃货”鲁迅;开展主题演讲,多角度、全方位整体认识鲁迅先生。

在各学科老师的共同参与协助下,今天“鲁迅印象馆”正式建成。展厅里展出了学生对鲁迅开展研究的成果:有学生们对鲁迅先生书籍中名言警句的摘抄;鲁迅生平大事记的海报;有精读书目《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还有鲁迅笔下的人物插画……孩子们还邀请与会老师体验与AI鲁迅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编排了《名著人物命运拯救计划》课本剧。这场剧以穿越者拯救鲁迅笔下小人物命运为引子,串联了孔乙己、祥林嫂两位经典人物生活经历,最终在鲁迅先生的引导下,穿越者意识到了不改变整个社会环境就无法改变个人命运。与以往课本剧排练形式不同,在跨学科学习中更强调学生们的自主研究性,学生们成立了课本剧幕后团队,从剧本创作、服装设计、道具制作、音乐选排方面进行跨学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生们细致研读鲁迅作品《孔乙己》《祝福》,了解中国近代史,民国时期社会风貌。在准备服装道具的过程中,学生们设计并亲手缝制戏服,了解了民国时期钱币、服饰、音乐的发展过程。通过一幕幕课本剧,充分展现出了孩子们在长达两个月的探究中所获得了真切的学习体验。

山东大学的谢锡文教授看到孩子们将阅读经典和生活充分连接,不禁称赞道:这场《名著人物命运拯救计划》课本剧展示,是一次富有创意与深度的跨学科学习实践。学生们不仅深入研读鲁迅经典作品,还巧妙地将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展现出卓越的综合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思维能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追求真理、关怀社会的种子,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鲁迅印象展”是济南市市中区爱都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其中一个掠影,在爱都小学各个年级都在经历着“真学习、真研究、真成长”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跨学科学习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构建起更加宽广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更加全面、灵活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的学生。(通讯员:王丽 王美玲)

校对:刘恬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