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 | 于和伟《我是刑警》热播,刑侦剧倒退了20年?

全文1094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刑侦剧《我是刑警》于和伟主演,讲述了基层民警秦川回到老家重新担任刑警的故事。

02该剧通过35年来15个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典型案件,展现了16万一线刑警的真实写照。

03其中,重要人物如崔道植、乌国庆等都有真实原型。

04然而,《我是刑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后期配音、剧情过渡过于流水线等。

05尽管如此,观众仍然为剧中的真实纪实风格和与角色共同成长的过程所吸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 | 沈 林
于和伟又有新剧了,而且还是大家久违的刑侦题材,一下子就点燃了观众们的追剧热情。
《我是刑警》的故事从基层民警秦川(于和伟 饰)回到老家重新担任刑警讲起,在其好友壮烈牺牲、同事因公致残等多起事件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仰。并且,经过省厅首席刑侦专家武英德(丁勇岱 饰)的严格考察,秦川正式成为其亲授的徒弟。
图片
在长达35年的漫长岁月中,秦川先后参与侦破多起大案要案和疑难积案,逐渐成长为刑侦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在此过程中,老中青三代刑警赓续奋斗,共同打造出一支现代化、专业化刑侦队伍。
图片
《我是刑警》的开场,是1995年震惊全国的“河昌市西山矿大案”:在春节的欢庆时刻,矿区楼前四个匪徒端着枪,举枪便射……1.28大案案发。秦川也和他的刑警伙伴们就此展开了对案件的侦破工作。
案件的侦破是对现场痕迹抽丝剥茧逐步揭示真相的过程。在第一集就死了12个人,连孩子都不放过,甚至连自己团伙的人,重伤后都能就地杀了,为了掩盖身份还开枪打烂同伙的脸并且故意焚烧破坏尸体,可见这伙歹徒的凶残和狡猾。
虽然为了照顾观众,给凶案现场打了厚厚的马赛克,但流畅的剧情、立体的人物,让人想起多年前刑侦剧的纪实风采,还有观众兴奋地表示:刑侦剧仿佛倒退了20年,重新回到《重案六组》那个feel了。
图片
的确,剧中的案例在历史上都有据可查,通过35年来15个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典型案件,展现了16万一线刑警真实写照。剧中涉及的重要人物也有真实原型,如直接致敬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崔道植,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最美奋斗者”、刑侦专家乌国庆等。

图片

观看过程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部剧对于刑警的工作内容工作步骤的展现。刑警工作的背后不只有刑警,还有法政(痕检)、法医、审讯科、预审科等等,而部门间的配合,也不总是铁板一块,考验着办案人员的沟通能力、调剂资源的能力,最终靠着基层刑警无数次的走访、摸排,一步一步试错,找到关键线索,最终破案。看剧之前,很多人对于刑警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其实刑警是一批人,一支队伍。
图片
换句话说,《我是刑警》不是靠一个人的推理能力推动剧情的悬浮剧,它的情节设置都很合理,而35年的时间跨度,也让观众看到了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技术迭代的影响,这些成长轨迹被还原,对于中国刑侦事业的认知也变得深刻而具体。就如观众所说:纪实性是本剧的最大特色——没有花里胡哨的剪辑后期,完全真实的流水账记录,还原了那个年代破案的死办法笨办法,完全就是纪录片。
当然这部剧也不是完美的。比如该剧有些部分是后期配音,出现了人物嘴型和台词不匹配的情况,让人有些出戏;比如为了展现35年的刑侦历史,秦川的部分剧情过渡得有些过于流水线;还有观众表示剧中服化道有些时候过于干净整洁,不够还原等。
图片
但当《少年壮志不言愁》的音乐响起,这些缺点好像也变得可以接受。伴随着秦川的一次次破案,观众仿佛和他一起成长,从青涩莽撞变得沉稳老练,在面对社会阴暗面的同时,也相信正义和阳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