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心关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先后5次赴长汀调研,持续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到中央工作后,他又两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进则全胜,不进则退”,要持续加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
25年来,长汀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治好了浊水荒山,迎来了绿水青山,把劣势变成优势,改善了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并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将昔日的“火焰山”
“爆改”成了绿果飘香的“花果山”
↓↓↓
长汀为何能逆袭成功?
TA又是如何完成
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
这一切都要从“长汀经验”说起
「 什么是“长汀经验” ?」
“长汀经验”是一种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实施的成功实践,主要针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及成效,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典范,“长汀经验”也被誉为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标杆和旗帜。
2021年10月,“长汀经验”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正式走向世界。
“浊水荒山”
这是1983年拍摄的福建省长汀县山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供图)
“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是长汀当时以河田为中心的
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
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绿水青山”
为了改善环境、改善生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当地进行了多次试验
探索出了一套
草灌乔混交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以草先行,再以草促树
在此基础上
长汀又借助等高草灌带
陡坡地“小穴播草”
“草牧沼果”循环种养等技术
在短时间内以植被覆盖土地
遏制水土流失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为 摄
2023年
长汀的森林覆盖率
提高到79.55%
水土流失面积
由1985年的146.2万亩
减少到29.55万亩
水土流失率从1985年的31.5%
降至6.44%
“金山银山”
久久为功换回的“绿水青山”
正成为鼓起腰包的“金山银山”
2023年
长汀县签约了全国首单
水土保持项目的碳汇交易
这些水土流失治理之后的
“绿水青山”
通过碳汇交易
转化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戴宇赓 摄
除此之外
长汀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鼓励和引导农民在保护的前提下
科学发展林蜂、林果
及河田鸡等林下经济
让森林成为
水库、钱库、粮库、碳库
2023年
长汀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92万亩
带动2.618万户农户参与
产值35.2亿元
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策武镇南坑村银杏基地
福建发布综合 编辑:陈起越、林树圣、王家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