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一周吃3条黑巧克力,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代谢健康


BMJ:一周吃 3 条黑巧克力,与降低 2 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12 月 4 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每周食用五份以上的黑巧克力与降低 2 型糖尿病风险相关。巧克力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在水果和蔬菜中也有发现,已被证明能促进心脏健康并降低 2 型糖尿病风险。但巧克力消费与 2 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联系一直存在争议。


研究者强调,由于该研究的观察性质,因此无法确定食用巧克力与糖尿病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该结论可能存在其他未知因素影响,例如大多数参与者是非西班牙裔的白人老年人,因此这些发现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群体。(BMJ)



减肥效果远超司美格鲁肽!礼来公布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最新临床结果


当地时间 12 月 4 日,制药公司礼来(Lilly)公布了新型减重药物替尔泊肽(tirzepatide)在肥胖或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血管疾病的超重成年人群中的临床 3b 期试验结果。分析显示,接受替尔泊肽治疗的被试平均减重 22.8 公斤(-20.2%),而接受司美格鲁肽作为对照组的被试平均减重 15 公斤(-13.7%);替尔泊肽相对减重效果比司美格鲁肽组高 47%。替尔泊肽是一款 GIP/GLP-1 受体双激动剂,可同时激活 GLP-1 受体和 GIP 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血糖。该药物 2024 年 5 月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礼来,公众号“药明康德”)



· 气候变化


南极危机:冰川融化是否会唤醒沉睡火山?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美国新墨西哥矿业与技术学院(New Mexico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NMT)的研究团队正在研究冰川融化对南极洲两座主要火山——埃里伯斯山(Mount Erebus)和瓦斯凯火山(Mount Waesche)的潜在影响。


埃里伯斯火山距离南极洲最大的科研基地麦克默多站(McMurdo Station)仅 40 公里,并且拥有一个已经活跃了数十年的火山口熔岩湖。而瓦斯凯火山的古代喷发迹象表明,冰川消退可能引发了它在过去的喷发。研究者们担心,气候变化可能重新唤醒这些冰雪覆盖的火山,而它们喷发带来的高温熔浆反过来会加速冰层流失,形成新的危险循环。此前西班牙巴塞罗那地球科学研究所(Geosciences Barcelona)的研究显示,冰岛和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已观察到冰川退缩与火山活动增加之间的联系,但在南极尚未有相关证据。据悉,团队在埃里伯斯山火山口安装了传感器,评估其对麦克默多站和新西兰斯科特基地(Scott Base)的威胁。研究者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火山对冰层缩小的反应有多快。或许一座火山在冰下喷发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多次喷发,则无法排除上述危险循环形成的可能。如果是这样,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影响地球上最偏远的火山,进而影响人类的命运。(《科学》新闻)



科学家正在发明防止牛打嗝的“神奇药丸”


图片

被用来测试打嗝药丸的牛 来源:Phys.org


甲烷是继二氧化碳之后导致气候变化的第二大因素,其分解速度比二氧化碳快,但破坏力更强。由于牛打嗝会排放大量甲烷,畜牧业已经成为主要的气候问题之一。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研究团队正在利用基因工程研制一种药丸,期望用新的微生物取代牛的瘤胃中产生甲烷的微生物,使牛排放更少的甲烷或不排放甲烷


瘤胃是牛的第一个胃,其中含有多种微生物,纤维食物在这里被分解为小分子,同时产生大量氢气,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这些氢气被转化为甲烷。甲烷不会被牛消化,而是通过打嗝排出,一头牛每年能通过打嗝排出约 100 公斤的甲烷。研究人员试图在瘤胃产甲烷微生物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能够吸收氢气的转基因微生物,从源头上消灭产生甲烷的细菌,从而阻止牛打嗝排放甲烷。研究目标是在牛的生命早期进行单剂量治疗,因为大多数牛是自由放牧,无法接受每日补充剂。据悉,该研究获得了 7000 万美元的资助,计划用七年的时间来实现突破。(AFP)



· 大脑演化


人类为何能获得越来越大的大脑?答案可能藏在我们的肠道里


图片

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影响了人类祖先的能量可用性,令其进化出更大的大脑。图片来源:Annelise Capossela


一项由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主导的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在推动人类大脑演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支持更高代谢能量生产的肠道微生物,可能是人类祖先能够满足大型大脑高能量需求的原因


在新研究中,研究者将来自两种大脑较大的灵长类动物(人类和松鼠猴)和一种大脑较小的灵长类动物(猕猴)的肠道微生物植入无菌的实验小鼠体内。结果发现,植入大脑较大灵长类动物微生物的实验鼠能够生产并消耗更多能量,但生长较慢,体脂较少;植入大脑较小灵长类动物微生物的实验鼠则储存更多能量为脂肪。这些发现首次证明,来自不同动物物种的肠道微生物能够塑造宿主生物学上的差异,并支持了肠道微生物通过改变宿主生理影响演化的假说。研究主要作者表示,肠道微生物可以生产影响人体生理过程的化合物,但它在灵长类动物新陈代谢及大脑能量需求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相关论文 12 月 2 日发表于《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al Genomics)。(美国西北大学)



· 人工智能


谷歌 DeepMind 天气预报 AI 模型超越现有预报系统


12 月 4 日,谷歌 DeepMind 团队在《自然》Nature)发文,推出了一个名为“GenCast”的机器学习模型,只需 8 分钟就可以生成 15 天预报结果,其表现远超全球最强的传统中程天气预报系统


传统的气象预报传统上使用数值天气预报法,这种方法估计当前天气,并基于此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称为确定性预报)。GenCast的机器学习天气预测方法能生成概率性预测,即根据当前和之前的天气状态预测未来天气的可能性。研究者使用近 40 年(1979~2018)的天气发生最佳估计分析数据训练了 GenCast,使其能在 8 分钟内对超过 80 个表面和大气变量进行以 12 小时为单位的 15 天全球预报。相较于全球最强的确定性预报系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ENS),GenCast 在 97.2% 的评估指标上都表现得更加优秀。此外,GenCast 在预测极端天气、热带气旋路线和风能产量时也更有效。据悉,研究者已经发布了该模型的底层代码,并向非商业用途开放了权重参数。(《自然》新闻)


编写:武沛雯、字鑫楠、王珊、马凤娟、魏潇

编辑:魏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