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循迹晓讲” 。
Follow us
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灵柩移放至先贤祠,他是法国史学界的标杆级人物,在二战法国沦陷期间他加入了法军地下抵抗组织,并于1944年死在纳粹集中营。
◇ 图为相关新闻截图
◇ 图为身着一战期间军服的马克·布洛赫
今年是巴黎解放80周年,每逢这些整数年纪念日法国政府都会把一些历史名人的灵柩移入先贤祠以示表彰。那么什么样的人能进先贤祠?不同时代进入先贤祠的标准又有什么不同?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图为路易十五
先贤祠位于巴黎,原本是一座教堂,始建于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时期。1744年,路易十五染上一场重病,经过各路老西医的偏方治疗都不见好转,生命垂危的危急时刻,路易十五相信了玄学,他向巴黎的保护神圣·吉妮维耶许愿,如果能保佑他逃过此劫,他一定建一座新教堂敬献给她,永保她千秋万世香火缭绕。
◇ 图为圣·吉妮维耶
这位圣·吉妮维耶是6世纪生活在巴黎的一位基督徒,在巴黎遭遇匈人围攻时率领市民保卫家乡,死后被天主教廷封圣并成为巴黎的保护神。或许是路易十五的虔诚祈祷感动了守护神,在医生们放弃治疗以后,国王陛下的病居然好了,在兴奋之余路易十五赶紧还愿,吩咐手下在巴黎塞纳河南岸修建一座教堂。这种大兴土木的工程放在盛世年月都不好造,更何况路易十五时期法国上下寅吃卯粮,国库里就剩下些耗子屎了,所以这个基建工程一拖就拖了几十年,直到1790年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都人到中年了,教堂才宣告竣工。
◇ 图为奥诺莱·加里布埃尔·米拉波(1749—1791),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活动家
非常不巧的是此时法国已经爆发大革命,1791年倡导改革的元勋米拉波去世,民众在悲痛中坚持认为,一定是法国王室暗算米拉波,为了报复王室,制宪会议宣布将米拉波的灵柩葬入刚刚竣工的圣·吉妮维耶教堂,并将教堂改称为先贤祠,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国王亲眼看着,花费重金打造的宗教圣地是如何变成革命圣地的。
◇ 图为先贤祠中卢梭的灵柩
◇ 图为先贤祠中伏尔泰的灵柩
既然是先贤祠,就必须得埋葬一些有影响力的前辈们,制宪会议翻遍了法国史书,历任法国国王不符合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不能要;黎塞留、圣女贞德都是法国封建势力的打手爪牙,也不能要;最后符合要求的只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三位人文主义启蒙者,其中孟德斯鸠的骸骨找不到了,人们只好把伏尔泰和卢梭的灵柩请进先贤祠。有意思的是伏尔泰和卢梭虽然都是启蒙运动领导者,但二位爷死不对付,伏尔泰号召保守改良,而卢梭提倡激进革命,为此俩人没少唇枪舌战,最后老死不相往来,没想到死后居然还比邻而居,不得不说是一种黑色幽默。
对于革命者来说,在先贤祠里供着伏尔泰和卢梭是绝对的正确,而其他人的灵柩被挪来挪去更像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 图为罗伯斯庇尔
1793年第一个入住先贤祠的米拉波被调查生前档案,发现他和王室有很多利益往来,甚至他还向王室提议,在社会上发展一批写手专门骂王室,要那种十分刻薄、歇斯底里的骂,这样民众就会对王室产生同情,从而让王室挽回一些民众的支持率。此时正好是罗伯斯比尔执政时期,本来他的雅各宾派就非常仇视贵族阶层,现在闹了半天发现米拉波原来是国王的大外宣,这样的人肯定是不能在先贤祠待着了。空缺的位置正好由刚刚遇刺身亡的马拉补上,马拉和罗伯斯比尔一样都是雅各宾派的领袖,在大革命中持激进到极端的立场,他强调要建立革命专政,用暴力确立自由,说白了就是罗伯斯比尔那一套恐怖统治。
◇ 图为雅克·大卫绘制油画《马拉之死》
在路易十六被革命党人扣押后,就是他力主把国王送上断头台,马拉如此极端的立场引来了其他派系的不满,最后遭到一位妇女的暗杀,雅各宾派为了怀念马拉的功绩,于是将他安葬在先贤祠。然而不到一年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社会各界称他们为公民刽子手展开反攻倒算,既然活人都被追杀死人自然也逃不掉,马拉的灵柩被从先贤祠抬出,遗体被冲进下水道。
◇ 图为拉纳元帅之死
等到拿破仑当政时,先贤祠的政治立场更是一目了然,只有愿意效忠拿破仑的军人和政客才能在死后抬进先贤祠。比如参与编纂《拿破仑法典》的波塔利斯,可以跟拿破仑以朋友互相称呼的拉纳元帅,数学家拉格朗日等人,短短十几年的执政时间里,居然有40多人被安置在先贤祠。
等到拿破仑政权覆灭路易十八复辟,先贤祠这个名字作为大革命时期的产物,自然是不受新国王的待见,1823年在路易十六被砍头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上,路易十八正式进行更名仪式,将先贤祠改回原来的名字圣·吉妮维耶教堂。等到1885年作家雨果去世,执政的第三共和国政府宣布将他安葬在圣·吉妮维耶教堂,并再次改名为先贤祠,这标志着法国政治在历经种种形式后再次回归共和制,供奉在先贤祠里的伟人们也不再是政治斗争的产物,而是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图腾。
◇ 图为先贤祠中的居里夫人灵柩
此后陆续有历史名人被安放进先贤祠,另外在一些重大事件纪念日中也会将法国的古圣先贤迁葬于此,在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就有4位革命功臣被改葬,1995年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结婚100周年纪念日,二人的灵柩也同时被放进先贤祠。2002年赶上文学家大仲马诞辰200周年,法国政府又把他的灵柩搬进来,没想到迎来了最大的争议,因为大仲马在文学方面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此人私生活实在是混乱不堪,他的儿子小仲马就是他的一个私生子,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有资格被当成伟人供奉起来?因此大仲马迁坟后社会一片反对之声,今天他的墓穴上也经常有人涂鸦。
◇ 图为先贤祠雨果、左拉、大仲马墓室:大仲马在中,左为雨果,右为左拉
除了大仲马外,其他先贤大都能获得民众的认同,上世纪中叶黑人运动盛行,一些曾为自由而战的黑人被迁葬于此,本世纪以来法国内部的价值观冲突逐渐和解,一部分社会党身份的法国抵抗组织成员也得到了配享先贤祠的待遇。和罗伯斯比尔、拿破仑时期的先贤祠相比,显然今天的先贤祠更容易获得法国人的认同感,因为它不再像以前那样看政治立场,更看重影响力,能不能代表法国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