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国宝“回家”!深圳博物馆展出119件明清珐琅佳品

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唐小惠 12月4日下午,“万千华彩——明清珐琅器特别展”在深圳珠宝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深圳珠宝博物馆与垽宝轩美术馆精心筹备,共展出明清珐琅器119件,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享受。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幕式上,深圳珐琅创新发展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政协常委、联络委主任李瑞琦和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吕漫妮为深圳珠宝博物馆、垽宝轩美术馆、西北工业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校友会联合平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深圳市甘露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和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企业标准联盟九家发起单位颁发证书。该联盟将成为推动珐琅工艺研究、创新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与力量。

“虽然珐琅工艺起源于西方,但其真正的繁荣发展却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明清时期的珐琅器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里程碑,其制作技艺严谨、色彩绚丽,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珐琅工艺不仅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工艺美术领域中不断创新的典范。她表示,有幸在博物馆中看到这些被私人藏家精心收藏并带回祖国的珐琅瑰宝,是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现场,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向大家介绍了珐琅的起源与发展。

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发表致辞表示,明清珐琅器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粹,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如今,珐琅工艺已经在黄金珠宝产业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珐琅艺术,我们需要追溯其历史源流,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本次特展不仅为公众近距离欣赏明清珐琅艺术珍品提供了宝贵机会,也为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现代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垽宝轩美术馆馆长邱建华在致辞中谈到,很开心能有机会和深圳珠宝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本次明清珐琅器特展。本次展出的珐琅器,是他与众多国内外藏家共同努力寻回的艺术瑰宝,是明清珐琅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他希望借助本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明清珐琅器的辉煌与价值,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发展。

“珐琅器作为中华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明清时期的珐琅器,不仅在技艺层面达到了顶峰,更是皇家文化的重要象征。”邱氏宗亲总会会长邱福源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的举办有助于推动珐琅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并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这项艺术瑰宝焕发新的生命力。

紧接着,“穿越时光的华彩——传统珐琅的传承与创新”主题论坛拉开帷幕。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军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副教授杨井兰、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管理中心总监刘怀龙以及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王振围绕珐琅的历史文化、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5日,为公众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明清珐琅艺术的机会与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感受珐琅器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公众可购票参观展览,共同领略明清珐琅器的万千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