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食”光传承 烟火留香

中江县历史悠久,三国时蜀汉置为伍城县,宋改玄武为中江,沿用至今。中江地处川中丘陵,无霜期长且冬季少雨,凯江、郪江与人民渠交织,河渠纵横、塘库密布。宜人的气候和环境造就了当地的美食文化。这里的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风土的印记与匠人的热忱,寻味其间,恰似赴一场馥郁醇厚的味觉盛宴,解锁流传千年的美味密码。

图片

说起中江美食,就不得不提起中江挂面。初冬时节,阳光倾洒在东北镇觉慧村,步入村内,目光瞬间被楼顶上那一道道细密银白的 “风景线” 所吸引,家家户户趁着晴好天气在楼顶上挂面。
中江挂面源远流长,创于宋,盛于元,明代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御面”,清代以来被称为“银丝面”。“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这是清代诗人王朗山在其写的《玉尺山人诗抄》中,对当时中江两大著名特产——中江烧酒和中江挂面畅销盛况的赞誉。

图片

中江挂面的制作过程需经过18道纯手工工序,耗时20个小时,对手艺人的耐力、体力都有很大考验。在中江,一代又一代的挂面匠人,传承着中江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
面条细如发丝、洁白空心、光滑柔韧,风味独特,回锅如新,有“洁、白、细、柔、空”的“五绝”赞誉。因其独特的工艺、极佳的口感和风味,以及符合营养科学的原料搭配,深受消费者喜爱。2007年,中江手工挂面制作技术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图片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中江挂面端上桌,简单搭配清汤、葱花,或是鸡汤,爽滑劲道的面条裹挟着鲜香汤汁入口,柔韧口感与醇厚滋味交织,让人不禁感叹,这小小一碗面,承载了这方土地的质朴风情与深厚底蕴。
如今,中江挂面更是突破传统吃法,酸汤鲈鱼煮挂面、酥炸挂面麻麻鱼、云南珍菌煮挂面、挂面包子等种类不一而足。这些创新菜品,恰似老树新花,让中江挂面在新时代餐饮舞台上焕发出全新活力,不断拓展着产业链与价值链,吸引八方食客的目光。

图片

八宝油糕也是中江的传统特色糕点,具有200多年的历史,由8种主要原辅材料精制而成。外观呈梅花状,表面油润光滑,食之具有油而不腻、外酥内细软、芳香绵糯的特点,且富有多种维生素,为糕点中之珍品。
八宝油糕主要原料是精面粉、精油和蜂蜜,制作过程非常精细,造就了油而不腻、酥而不涩、甜度适中、香味适宜的口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味蕾享受。
若说八宝油糕是甜香代表,那“中江坨坨鱼 便是热辣鲜香的味觉 “爆款”。饭点时分,走进中江的大小饭店餐馆,厨房恰似一方烟火 “舞台”,正上演着中江坨坨鱼的精彩烹饪秀。

图片

烹制正宗的中江坨坨鱼所需原材料及烹制技法特为讲究。在食材挑选上,以纯野生鱼为佳,草鱼、鲤鱼、白鲢鱼、花鲢鱼均可。配菜的泡酸菜也大有乾坤,非得是历经一年以上时光 “洗礼” 的泡辣椒、泡生姜、泡大蒜、泡萝卜泡青菜等为辅料,烹制时,取泡酸菜及泡酸菜水自然咸度及自然酸度调味,不添加任何调味料,且火候以鱼肉刚熟细嫩为度。烹饪时,大厨凭精湛厨艺与直觉,以泡酸菜及水自然调味,精准控火候,待鱼肉刚熟。热油爆香酸菜后下鱼块,“滋滋” 声里热辣鲜香起,炖煮出锅,色红亮、香扑鼻、味醇厚,每一处细节都尽显着这道佳肴自然天成的底蕴。

图片

中江的美食远不止于此,还有罐罐汤、蹄花面、中江春卷(冲菜)、中江凉粉、中江凉面、中江白肉、中江烧腊、中江苕干、广福松花蛋、兴隆牛肉等久负盛名的美味佳肴。
近期,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将在德阳举办,届时,一系列精彩活动将纷至沓来。如果来到德阳,千万不要错过中江这个美食宝藏库,穿梭老街古巷、寻味市井小店,让舌尖在琳琅美食间游走,解锁中江千年的烟火密码,共赴一场与美食的浪漫之约。
部门供图
图片

德阳传媒记者 | 刘倩   编辑 | 肖曦

责编 | 汪巧   值班编委 |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