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眼下,上海划定了1600个社区生活圈,其中城镇地区860个,乡村地区740个,遍布社区的神经末梢。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等相关的生活基本场景,都将在市民慢行15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内实现。
这么多个“圈”,到底是谁在建设、打造?除了政府部门,群众、设计师、社会组织究竟参与了多少?
以百姓感受为标尺,让“圈”的含金量更高
10月,北外滩街道的“滨芬食光·熊猫饭堂”开业。72岁的居民郭奇章去尝了一次后,向街道干部提了两个建议:“半份菜”的标识能不能醒目一些,让老年人看得更清楚;每天能否推出一个特价菜,让一些生活不太富裕的老人也能来吃。
北外滩滨芬食光•熊猫饭堂
郭奇章是一名“议事员”。从饭堂筹备到建设,再到建成运营,他和周边三个居民区的居民代表全程参与其中。“在菜品设置、定价标准、运营方确定等关键环节,街道组织我们开了好几次意见征询会、沟通会。饭堂开业后,街道又邀请我们去品尝,提意见。”老郭说。前几天,他又去了一趟饭堂,惊喜地发现:上次提的那两个建议都被采纳了。
北外滩滨芬食光•熊猫饭堂
记者调查发现,伴随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深入,上海各社区搭建起多种形式的社区民意传递与收集通道:线上线下的调查问卷、人民建议征集、居民访谈、社区大讨论,邀请市民作为“监督员”“议事员”等等。完善的群众参与机制的建立,让群众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功能决策者、过程参与者、建设监督者”。
每个社区的尺度不同,居民对生活圈的期待自然也不同。只有“问需于民、求计于民’,才能精准“造”圈。
有段时间,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晓钧总听到居民反映“买菜不方便”。其实,淮海社区并不缺买菜的场所:沿街有几家小菜店,还有一家大菜场,走走最多10分钟,可一些老年居民还是觉得“远”。
“市中心小型社区尺度小,居民对生活圈半径的理解更小。”陆晓钧说,“光看数据、指标,淮海社区不缺菜场,但以老百姓的感受为标尺,就会发现生活圈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去年,淮海中路街道推出民生服务项目“幸福大篷车”,在区商务委的支持下,“大篷车”引入了一批资质齐、口碑佳的品牌,每周三次为三个居民区送去来自崇明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受到居民欢迎。接下来,还将扩大服务半径,让更多居民享受便捷生活。
想法被听到、建议被尊重,建设成果能够共享,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自然被激发出来,“圈”的含金量也更高。
昌平路街区更新时,江宁路街道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梳理了138条居民意见,其中118条得到了采纳。更新后的昌平路,绿树成荫、小径通幽,两公里街区镶嵌了10个口袋公园,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公园”。
昌平路上的“溪梦园”口袋公园水景
不过,在更新完成初期,街面上曾出现过一些治理新问题:有路人向绿化中乱丢垃圾,有宠物狗在绿地上大小便。江宁路街道引导住在沿街的居民“认领”绿地,见到不文明行为,就主动制止、耐心规劝。“政府的治理成本降低,街区共享共治的氛围更浓,社区生活圈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尚宝说。
多元主体参与,让“圈”的内涵更丰富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仅是宜居圈,也是宜业、宜游的“朋友圈”。对“圈”内的公共空间与设施服务,不但居民群众有期盼,“圈”内的企事业单位也有需求。
只有让“圈”内的不同主体、不同平台发挥优势,一起参与“造”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内涵才愈发丰沛。
安亭镇安研社区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板块,安研社区党支部积极整合居民区与周边园区的资源,让居民与园区资源共享,相互借力。居民区周边的生活设施配套不足,汽车·创新港园区主动向居民开放了园区内的美食城和便利店;园区内设的停车位不足,居民区梳理小区内白天闲置车位,向园区员工错时开放。
街区小店服务着社区的茶米油盐,也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的一部分。一些社区以城市更新为牵引,引导小店主也参与到生活圈的建设中。
淡水路上有三家经营了20多年的蔬果店、肉店,是周边居民经常光顾的民生小店。在街区更新中,淮海中路街道听取了周边居民意见,引入社区公益资金,帮助三家小店进行装修。小店主感受到街区的温暖,也有意识地为街区主动服务。他们在店内装了方便老年顾客的扶手,推出很多平价商品。
淡水路上的民生小店
上海将“社区规划师制度”写进城市总体规划,在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过程中,社区规划师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去年,静安区为各街道聘请了专业社区规划团队,制定了每个街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总体规划。他们一方面协助社区搜集老百姓的一些需求,搭建起居民与政府的对话桥梁;一方面发挥专业作用,将城市的大规划与家门口的微改造结合起来。
杨浦区依托同济大学,选聘规划、建筑、景观等方面的专家教授担任社区规划师;黄浦区依托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为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供专业支持。
以外滩街道山东北路更新项目为例,规划师董怡嘉介绍,山东北路地理位置极佳,但这条小路没啥存在感,街区环境非常杂乱。她走访了周边很多居民,发现住在旧里的居民对可停留的公共空间非常渴望。
更新后的山东北路。阳光好时,居民喜欢坐在街区聊天 唐烨摄
她将更新的着眼点聚焦在山东北路人行道上,打造了一段可呼吸的“海绵式平台”。平台高处种了四季常青的绿植,低处打造了座椅。上午阳光最好,老居民常坐在这里休憩聊天。她说:“社区规划师是城市观察者,带着专业的视角在社区中寻找各种不起眼的空间;也是一个媒介,将居民需求与空间紧密结合。”
让“圈”更有活力,社会组织能否参与更多
这两年,上海各社区大多数民生服务与项目都围绕着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开展。热火朝天的背后,能否撬动更多的力量、连接更多的资源参与造“圈”,考验着社区治理的能力。
在曹杨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武宁片区,社会组织普陀区乐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了“料理妈妈”“萤火虫读书会”“萤火虫戏剧社”“喜婆婆”等数个活动品牌,一个月200多场活动,个个火爆,报名小程序一推出就秒杀。
萤火虫戏剧社演出
普陀区乐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庄玲介绍,这些品牌针对不同人群各有特色。每个新项目推出之前,都会征集居民需求,再做市场调研,看项目延展性如何、是不是可持续。
今年刚推出的相亲活动“喜婆婆”,类似单身青年家长会。曹杨社区3位热心阿姨是主角“喜婆婆”,不仅能歌善舞,还打造品牌做宣传,很出圈。目前有好几对青年成功牵手。
“喜婆婆”正在开展活动
然而,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类似这样的社会组织并不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海各类正式注册的、以社区为注册名称的社会组织有1000多个,但真正能够很好地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组织比较少。
究其原因,专家与部分社区干部认为,不少社会组织的能力与社区当下的需求不适配。
“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了一段时间爆发式增长后,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有街道干部坦言,居民现在对社区服务的要求远比过去高,但很多社会组织还是习惯于服务老社区,缺少服务高品质社区的资源与能力。此外,在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居民自治的“在地性”越来越明显,有些社会组织在原来的街镇打造的项目不错,但延伸到其他街镇,效果不一定好。
一些社区的办法是孵化与培养适配的项目与团队。
临汾路380弄小区的居委会门口,摆进了一辆“临居里”便民小车。小车占地3平方米,一人值守,提供洗衣、改裤脚、配钥匙、修伞修鞋、磨刀等23个“小微”服务。
这是临汾路街道引入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一起孵化出的“临居里”项目。临汾社区的老龄化高达47.5%,上了年纪的居民对小修小补类的“小微”服务有着强烈需求。“洗羽绒服29元,改裤脚10元,磨菜刀7元”,便民小车的服务定价低廉,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服务。
临汾路街道的“临居里”小车设在小区,解决居民“微小”需求。
还有些社区通过挖掘社区达人来撬动更多力量,参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在嘉兴路街道,有社区达人在街道居委的鼓励下成立了社会组织。因为更了解自己的社区,也更有感情,其运行的项目“把脉”很准,受到居民的欢迎。社区还挖掘出几位规划师业主,引导他们为小区公共空间做了不少好的公益设计项目。
一些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开展活动要保证品质,光靠政府购买服务的费用不够,还要靠自己的人脉整合社会资源,去拉企业赞助。这无疑对社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可持续的造血机制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