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不出来的“怪病”——躯体症状障碍

【来源:广州日报】

图片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睡眠心理科主任刘恩益主任医师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张红玉、徐心怡、王雯玉

有一类患者,经常因为各种身体不适症状饱受困扰,甚至因此焦虑、抑郁、失眠,长期在医院不同的科室中转诊就医,痛苦不堪,却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最后症状也得不到改善。

躯体症状障碍(简称SSD)其实并不罕见。“在综合性医院里,约1/4的病人存在这种常被忽视的精神心理障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睡眠心理科主任刘恩益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种心身疾病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往往可以取得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颈椎肩周疼痛久治不愈

最后在睡眠心理科治好了

50多岁的男性患者陈先生(化名),因为颈椎及肩周疼痛导致手臂活动受限,久治不愈,后来波及睡眠,情绪也很低落。陈先生四处求医,做了许多检验检查,报告均为无异常,治疗效果也不明显,后来到该院睡眠心理科就诊。

通过匹兹堡睡眠状态评估和成人情绪症状评估,陈先生被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后来他接受了一系列的中西医治疗,包括失眠针灸、中医推拿和西药治疗,并在指导下进行中医养生操、八段锦等锻炼,经过大概20多天的治疗之后,陈先生在睡眠和情绪方面的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他的颈椎肩周疼痛以及手臂活动受限症状也基本消失了,困扰许久的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

什么是躯体症状障碍?

更通俗的叫法是“神经衰弱”

躯体症状性障碍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病?刘恩益介绍,躯体症状障碍患者通常存在一种或多种身体不适,通常会反复求医、过度检查却无法得到满意的疗效,又因为对自身健康过分担心,造成明显身心痛苦,严重影响个人及家庭的日常生活。

刘恩益解释,“躯体症状性障碍”在不同的诊断标准中也称“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其实指的是同一疾病,以前更通俗的叫法就是“神经衰弱”。

躯体症状障碍引起复杂多变的身体不适症状,在消化系统可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反复打嗝等;在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胸痛、血压不稳等;在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咽喉异物感、烧灼感、梗阻感、气促等;全身多处疼痛,如头痛、肩颈部疼痛、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肌肉跳痛僵硬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口干口苦、忽冷忽热、潮热多汗、尿频等。

刘恩益表示,这些症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确切的痛苦感,以至于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当到了一定的病程,一般认为起码要三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躯体症状性障碍。

患者群体主要有三类

大多提倡综合治疗

“躯体化障碍患者群体比较广泛。”刘恩益介绍,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群体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青少年学生,多见腹痛、心慌、头痛等症状;二是40~60岁的中年人,是一个社会压力比较大的群体,症状比较复杂多样,痛苦感会更明显一些;三是老年人,因为年老体弱,往往缺乏陪伴,通常比较少主动求医,多因其他疾病就诊而被识别,再去进行干预治疗。

刘恩益介绍,对躯体化障碍一般提倡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患者自身的调节。常规药物治疗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为主,比如像帕罗西汀、度洛西汀、米氮平、曲唑酮等这类药物,也可以结合患者体质使用中药或者膏方调理,常用的中成药有逍遥丸、九味镇心颗粒、疏肝解郁胶囊、乌灵胶囊等。物理治疗方面,目前用得较多的是重复经颅磁治疗,可以改善SSD伴随的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

对药物治疗有顾虑

可选心理治疗和中医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有些人担心会产生药物依赖,又或者有副作用、禁忌证方面的考虑,刘恩益说,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选择心理治疗或者中医理疗。

“心理治疗非常有效,能改善情绪症状,预防复发。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也是首选。”刘恩益介绍,因为现在的心理治疗主要是由西方引进的,其思维模式不一定适合国人,尤其是老年人会更倾向接受中医。所以,现在中医心理治疗也慢慢地发展起来了,正在逐渐地应用和推广。

“中医认为,躯体化障碍是由于情志不舒、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导致的。通过中药调理气血、平衡脏腑,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可以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正常功能。”刘恩益介绍,中医适宜技术对改善躯体不适、躯体疼痛、肌肉紧张等非常有效,像耳穴、针灸、拔罐、刮痧等,都广泛地使用在躯体症状障碍治疗中。此外,还可以居家进行一些康复性训练。

“有三种运动对于SSD患者来说非常值得推荐,就是太极、八段锦和瑜伽,对症状改善有积极作用。”刘恩益介绍,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太极和八段锦更为适合。八段锦对于颈椎和腰椎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太极不只是一种运动,在一呼一吸之间,还能使自己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可以使身心放松,有效地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