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生死,作家们的遗书

作家们以笔为剑,剖析世态人情,探索生命意义。而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们留下的人生终章,也许无奈,也许洒脱,也许是另一种对人生、信仰与爱的终极诠释。



屈原


《怀沙》是《九章》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屈原临死前,是诗人的绝命词。此诗历述作者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以及南行的心情,为自己遭遇的不幸发出了浩叹与歌唱,希望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全诗语句简短有力,颇有气促情迫之感,反映了诗人的实际感受与心境,在情感与表达形式上与诗的内涵浑然一体。


《怀沙》(滑动查看)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

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闵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曾唫恒悲兮,永慨叹兮。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

怀质抱青,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译文(滑动查看)

初夏的江水一片汪洋啊,草木繁茂莽莽苍苍。

痛心啊,止不住的哀伤,我急急地奔向南方。

举目四望一片昏暗啊,死一般沉寂听不到一丝声响。

无穷的委屈和悲痛郁结心头啊,身遭不幸有喝不完的苦浆。

拍拍心窝问问心啊,强自压下满腹的委屈和冤枉。

虽说方的可以削成圆啊,可正常的法度并不因此而废弃。

如果把初衷和追求来改变啊,定会被贤人君子看不起。

章程规划早已出之笔墨啊,当初图谋的经国大法不能改移。

品行淳厚心地正直啊,才是贤人君子所赞许的。

巧倕如果不砍上几斧啊,谁知他有变曲为直的神工妙技?

黑色的彩绘放在暗处啊,瞎人说它不鲜艳。

离娄微微闭着眼啊,盲人说他是瞎眼汉。

硬把白的说成黑啊,把上当下颠倒颠。

凤凰关进竹笼里啊,反叫鸡鸭翱翔舞翩翩。

美玉沙石混在一起啊,一样看待不分贵和贱。

想那小人鄙陋又愚顽啊,根本不知我心良善。

我肩负重任责任大啊,陷入泥沼我不能起航向前。

我怀揣美玉手握宝啊,无人知我不知给谁看。

村犬成群乱狂吠啊,全因少见多怪无识见。

诽谤俊士忌英贤啊,本是庸人的本性和习惯。

我外表质朴心豁达啊,众人不知我出众的才干。

成材原木堆一起啊,没人知我栋梁在里面。

我重仁义不停地自修啊,忠厚朴实才感充实心里安。

明君舜帝不再遇啊,有谁知道我雍容大方,气定神闲?

贤臣不遇明君自古就有啊,这其中的缘故有谁了然?

商汤、夏禹时代久远啊,千载悠悠,难慕难羡。

止住恨啊不再怨,要坚强,自把苦水咽。

遭受祸患不悔改啊,愿为后人做模范。

向北赶路去投宿啊,夕阳沉沉将落山。

把忧愁痛苦全忘掉吧,生命的尽头已不远。

尾声:

浩浩荡荡的沅水湘水啊,各自奔流涌向前。

漫长的道路多险阻啊,它是那么渺茫遥远。

我怀抱一颗忠心和真情啊,却孤独无依没人来相伴。

相马的伯乐已经死去啊,千里马又有谁来分辨?

世上众人的命啊,各自的生死早注定。

安下心来放宽怀啊,我又何必惧死恋生?

诉不尽的忧伤止不住的悲哀啊,长吁短叹一声连一声。

世道混浊无人了解我啊,人心难测,看不透啊说不清。

我知道一死已不可免啊,那就不必再吝惜这残生。

告诉你啊,以死守志的先贤,我将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



陶渊明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自幼生活贫苦。早年他立下了济世的壮志,曾几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每次做官的时间都不长。最后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亲自从事耕作。尽管他常常不免于冻饿,但他拒绝与统治集团合作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九月,即诗人逝世前三个月,是时诗人63岁,有感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总结归纳自己的人生,也旨在表达自己脱俗的节操,便为自己写下了这篇祭文。


图片


《自祭文》(滑动查看)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陆游


《示儿》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图片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国维


1927年6月2日,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终年50岁。其自杀原因众说纷纭,有殉清说、文化衰落说、罗振玉逼债致死说等。代表作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鲁迅


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病逝于上海山阴路(原名施高塔路),年仅55岁。由于鲁迅生前曾留有遗嘱,对于自己的身后早有安排,人们这才遵从鲁迅遗愿,丧事从速从简。


《死》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葬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务,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秋瑾


秋瑾,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致徐小淑绝命词》写于1907年7月10日,是秋瑾女士就义前五天寄给自己学生的绝笔。全文慷慨激昂,表达了秋瑾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怀。


图片


《致徐小淑绝命词》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陈天华


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决心以一死抗议日本,唤醒同胞。代表作《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在海内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图片


绝命辞》(滑动查看)

呜呼我同胞!其亦知今日之中国乎?今日之中国,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未见有乐观者存。其有一线之希望者,则在于近来留学者日多,风气渐开也。使由是而日进不已,人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学习,以救祖国,由十年二十年之后,未始不可转危为安。

乃进观吾同学者,有为之士固多,有可疵可指之处亦不少。以东瀛为终南捷径,其目的在于求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其被举于彼国报章者,不可缕数。近该国文部省有“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之颁,其剥我自由,侵我主权,固不待言。鄙人闻之,恐事体愈致重大,颇不赞成。

然既已如此矣,则宜全体一致,始终贯彻,万不可互相参差,贻日人以口实。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想之外,且掠且惧。惊者何?惊吾人果有此团体也。帷者何?惧不能持久也。然而日本各报纸,则诋为乌合之众,或嘲或讽,不可言喻。如《朝日新闻》等,则直诋为“放纵卑劣”,其轻我不遗余地矣。夫使此四字加诸我而未当也,斯亦不足与之计较。若或有万一之似焉,则真不可磨之玷也。

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诸君而如念及鄙人也,则毋忘鄙人今日所言。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而更有意外之举动。须知鄙人原重自修,不重尤人。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惟须亟讲善后之策,力求振作之方;雪日本报章所言,举行救国之实。则鄙人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

诸君更勿为鄙人惜也。鄙人志行薄弱,不能大有所作为。将来自处,惟有两途:其一则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有可死之机会则死之。夫空谈救国,人多厌闻,能言如鄙人者,不知凡几!以生而多言,或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

至于待至事无可为,始从容就死,其于鄙人诚得矣,其于事何补耶?今朝鲜非无死者,而朝鲜终亡。中国去亡之期,极少须有十年。与其死于十年之后,曷若于今日死之,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则中国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然而必如鄙人之无才无学无气者而后可,使稍胜于鄙人者,则万不可学鄙人也。与鄙人相亲厚之友朋,勿以鄙人之故而悲痛失其故常,亦勿为舆论所动而易其素志。鄙人以救国为前提,苟可以达吉普车之目的者,其行事不必鄙人合也。




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巨匠,生于贝桑松。自幼爱好文学,182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颂歌集》。1824年与缪塞、大仲马等组成“第二文社”,反对伪古典主义。1831年出版《巴黎圣母院》。1848年后支持共和,但后转为路易·拿破仑的反对派。1851年因反对帝制流亡国外19年,期间创作《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佳作。1870年回国,1872年完成《九三年》,以1793年历史事件为题材,展现资产阶级革命内容。1885年在巴黎逝世。雨果一生笔耕不辍,作品丰富,影响深远。


图片


上帝,灵魂,职责,人类只要信仰这三重观念就足够了。我也不例外。这是真正的宗教。我在这种信仰中生活过,我也在这种信仰中死去。真理、光明、正义、良心便是上帝。上帝就是光明。

我将四万法郎献给穷人。我希望用穷人的柩车把我送进公墓。

我的遗嘱执行人是儒勒·格莱维先生、莱昂·塞先生、莱昂·甘必太先生。他们可以指定他们认为合适的助手。我把我的全部手稿,以及能找到的我的一切手迹和绘画都奉献给巴黎国家图书馆———它总有一天将成为欧洲合众国图书馆。

我留下了一个生病的女儿,一对孙儿孙女。我为他们祝福。

除了每年必须给我女儿的八千法郎外,我所有的一切财产都属于我的孙儿、孙女。在此,我要注明,因为必须留出给他们的母亲阿丽丝的终身年金,并将年金款额增至一万两千法郎。而且我留给那位勇敢的女人(指朱丽叶,雨果立遗嘱时,她还活着———编者注)一笔终身年金。她在政变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后来又抢救了装有我的手稿的行李箱。

我即将闭上我世俗的双眼,但是我心灵上的眼睛将永远睁着,而且比任何时候睁得更大。我无须任何教堂为我祷告。我只请求为普天下的灵魂祈祷。1881年8月31日

我把五万法郎赠给穷人。我希望用穷人的柩车把我送进公墓。我无须任何教堂为我祷告,只求为普天下的灵魂祈祷。我相信上帝。1883年8月2日追加遗嘱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Маяко́вский,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苏联著名诗人、剧作家,出生于格鲁吉亚。代表作有长诗《列宁》《穿裤子的云》等,戏剧作品《臭虫》《澡堂》等。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人民喜爱,对苏联文学和戏剧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因长期受到宗派主义打击和爱情挫折,1930年自杀身亡,年仅37岁。

图片


致大家:

不要为我的死责怪任何人,不要发布谣言。死者对此深恶痛绝。

妈妈,姐姐和同志们,请原谅——这不是办法(我也不建议其他人这么做),但我已没有出路了。

莉莉娅,爱我吧。

政府同志,我的家庭成员——有莉莉娅·勃里克,妈妈,姐姐和维罗尼卡·维朵尔多夫娜·波隆斯卡娅。

假如你能给他们安排一份将就的生活——那就谢谢了。

已经开始的诗稿交给勃里克夫妇,他们可以进行整理。

(一首诗)

据说发生了严重的事故

爱情之舟撞上了海礁

我与你两不相欠

彼此的不幸与委屈的苦恼

又何必计算



琼瑶


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笔名出于《诗经·卫风·木瓜》中的一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她的小说以浪漫爱情故事闻名,作品如《窗外》《还珠格格》《一帘幽梦》等广受欢迎,并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2017年曾发表公开信,表达了“尊严死”的意愿。2024年在自家住宅轻生,享年86岁。

《当雪花飘落》(下滑查看)

当雪花开始纷纷飘落

我心里轻轻的唱着歌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生命里的雪季没错过

这趟旅程走来辛苦颠簸

且喜也有各种精彩唱和

经过了山路的崎岖不平

挨过了水路的骇浪风波

留下了…留下了…

我那些字字句句的着作

是我今生为爱燃烧的热火

谁在雪地插了鲜花一朵

阳光映着玫瑰如此鲜活

正像我心中的雪与火

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那个我…那个我…

始终追寻着日出与日落

相信人间有爱 初心如昨

这是我最后的选择

时间已到 生命不会更好

不拖累所爱 也超越病魔

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乐

当此刻…当此刻…

有如雪花与火花同时绽放

我将飞向可以起舞的星河

琼瑶 写于淡水双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