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毋恤与荀瑶:都因立贤而成嗣子、都喜用权谋,为何智伯却失败?

因为担心赵氏太过强大,智氏曾命赵鞅杀死股肱之臣董安于;为了挽救赵氏,忠臣董安于后来竟主动自杀了。由此可见,晋卿内部的权力斗争有多么激烈。

如此残酷的权力斗争格局下,即便赵鞅还能掌控局面,可在他之后,还有谁能保住赵氏之祀?

因此,在晋卿内部斗争日趋激烈之时,赵鞅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接班人。

一天,姑布子卿前来拜访赵鞅。因为姑布子卿相术高明,赵鞅立刻将儿子都招来,让姑布子卿给看相。可姑布子卿看过后,却遗憾地说:“没有能做将军之人!”在晋国,卿士都掌管着军政大权;说赵鞅儿子中没人能当将军,就意味着赵鞅之后没人能胜任卿士职位!

图片

赵鞅听了,心情顿时跌入了谷底:“赵氏难道就要灭亡了吗?”

姑布子卿却提醒他:“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了一个男孩,应该也是您的儿子吧?”

赵鞅这才想起了赵毋恤,赶忙令人把他给叫来了。一见到赵毋恤,姑布子卿立刻站了起来,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啊!”

赵鞅有些不甘心,说:“这个孩子的母亲出身卑微,是来自翟族的侍婢,怎么能说他尊贵呢?”

姑布子卿不以为然,答道:“上天所授,即使出身低贱也必定会尊贵!”

这以后,赵鞅经常召集众多儿子一起交谈,果然发现赵毋恤最为贤能。

一天,赵鞅突然向众多儿子们宣布:“我将一道宝符藏在恒山之上,谁能找到就赏赐给他!”儿子们听了,纷纷驾车赶到了恒山之上。然而,却没一人能找到宝符!

只有赵毋恤回到家后冷静地宣称:“我已经找到宝符了!”

赵鞅望着他,面无表情地说:“你说说看。”

赵毋恤回答:“从恒山之巅鸟瞰代国(今河北蔚县与山西大同一带),代国唾手可得!”

图片

赵毋恤的回答,果然说中了赵鞅的心事。此后,赵鞅再无疑惑,废黜了太子伯鲁,改立赵毋恤为太子。[1]

赵鞅立赵毋恤为太子,就已打破了宗法制立嫡立长的继承法则,改为立贤了。不过,赵鞅此举在当时并非特例。赵氏的最大竞争对手智氏在选择继承人时,同样打破了宗法制,以立贤的原则选择了智伯荀瑶为嗣子。在确定继承人时,智申(智宣子)就认为荀瑶文武双全,比其他儿子更加优秀,而不是因为荀瑶是嫡子或更加年长。[2]

智氏与赵氏在选择继承人时都打破了宗法制,这说明两家都意识到,未来家族的成败必将取决于两家继承人的优劣。

公元前476年前后,赵鞅去世,赵毋恤正式成为赵氏家主,人称“赵襄子”。[3]

赵毋恤刚即位,东周就出现了一件大事:越王勾践包围了吴国都城,将要灭吴。听说此事后,赵毋恤突然下令降低自己饮食的等级。一年多前,赵鞅去世,赵毋恤就依据居丧之礼减损了饮食。如今再次减损饮食,这让赵氏家臣楚隆有些疑惑:“三年居丧之礼,已经是哀悼亲人的最高礼节,现在主公再次减损饮食,一定还有别的缘故吧?”

赵毋恤回答:“黄池会盟时,先主与吴王盟誓,宣称‘同好共恶’。如今越国围攻吴国,我身为嗣子当然想前往援助,可这却不是晋国之力所能达成;所以,我才减损饮食,略表心意。”父亲曾与人盟誓,可赵毋恤身为儿子却无法履行这一誓约,所以减损饮食以示抱歉——显然,这有些作秀的味道。

可主人既然有意,楚隆也不惜做出锦上添花之举;于是,他强烈请求代替赵毋恤去慰问吴王夫差。赵毋恤听了后,果然答应了。

图片

楚隆到了吴国后,当面将赵毋恤的歉意转告给了吴王夫差。绝境之中的夫差也不失礼节,对着楚隆行稽首大礼,并回赠了一筐珍珠给赵毋恤表示感谢。[4]

赵毋恤派家臣去慰问绝境中的吴王夫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孔夫子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5]父亲去世后,赵毋恤能不忘父亲当年与别人的盟誓,足以证明他“无改于父之道”,这就是孝顺!

如果说赵毋恤吊慰吴王夫差是沽名钓誉,那么他吞并代国就是切实履行父亲遗愿了。

传说中,赵鞅曾假死七日,醒来后告诉他人,天帝将一条翟犬赐给了他的儿子。所谓“翟犬”,就是暗指代国。[6]这一传说太过玄幻,但足以证明赵鞅早有吞并代国之心。为了麻痹代人,赵鞅甚至还仿照郑武公灭胡国之策[7],先把女儿嫁给了代王。可还没等赵鞅腾出手来攻打代国,就不幸去世了。

如今父亲去世,赵毋恤就迫不及待地要替父亲完成这一心愿。在父亲葬礼完毕后,赵毋恤还没来得及脱下丧服,就北上夏屋山(今山西代县东北),设宴款待代王。宴席之上,赵鞅让厨师拿着特制的铜勺,给代王及其随从斟酒上菜。就在斟酒之时,赵毋恤的宰人突然就用铜勺敲碎了代王脑袋,随后又把他的随从杀得干干净净!

趁着代国群龙无首,赵毋恤迅速率出兵,吞并了代国!

代王夫人就是的赵毋恤姐姐,听说此事后,悲恸哭号不已。绝望之余,她磨尖了簪子后刺喉自杀了!代地人听说了后,极为可怜她,就将她自杀之地命名为摩笄山。[8]

图片

与赵毋恤灭代相似,智伯在吞并仇由国(今山西省盂县东北)时也采取了先交好再进攻的权谋手段。[9]

由此可见,赵毋恤与荀瑶二人惊人的相似:两人能成为嗣子,都是父亲打破宗法制桎梏,立贤而不“立嫡立长”的结果;两人行事都不拘小节,无视信义而喜用权谋。

为什么后来智氏灭亡而赵氏却能笑到最后?

或许赵毋恤的另一举动可以说明个中原因。

赵毋恤吞并代国后,将长兄伯鲁之子周封到了代国,是为代成君。其后,赵毋恤又将代成君之子赵浣立为太子。为什么赵无恤不立自己儿子却立伯鲁之孙为太子?

赵毋恤灭代之际,姐姐悲恸地自杀而亡;这一悲剧应该对赵毋恤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冲击。身为贱婢之子,赵毋恤在家族中的地位原本就不高。如今又因吞并代国而导致姐姐自杀,这在赵氏家族中势必议论颇多。舆论的压力,再加上赵毋恤本人的内疚,才让他最终作出了立伯鲁之后的决定。这也说明赵毋恤内心还残存着最后一丝人性;他不像智伯那样唯利是图,为了利益可以罔顾一切。

当赵氏濒临绝境之时,韩、魏二氏宁愿相信赵毋恤而不相信智伯,恐怕也是因为如此吧?失去了他人信任的智伯,最终自取其败又有何奇怪?

不过,对于赵氏的未来而言,另一件事显得更为紧要。

赵鞅立赵毋恤,与赵毋恤立赵浣都没有沿袭宗法制,这对赵氏未来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1] 《史记·赵世家》

[2] 《资治通鉴·卷一》

[3] 《左传·哀公二十年》

[4] 《左传·哀公二十年》

[5] 《论语·学而》

[6] 《史记·赵世家》

[7] 《韩非子·说难》

[8] 《史记·赵世家》

[9] 《韩非子·说林下》

——完——

作者 |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图片 |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