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年代剧《小巷人家》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苏州棉纺厂家属区的故事,让观众怀念“从前慢”邻里情。
02饰演黄玲一角的演员闫妮表示,剧中的家庭婚姻关系展现了真实的人生百态,如黄玲和庄超英这样的夫妻也很多。
03闫妮认为,好的年代剧需要真情实感,剧情和情感都是真实的,这样才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04此外,剧中黄玲与宋莹的闺蜜情谊在艰难生活中难能可贵,展现了女性之间的深厚情感。
05闫妮表示,年代剧提供给观众的,正是这样一种链接过去和当下的情感联结,让观众怀念过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侠客岛按】
这个冬天,相信很多岛友都被年代剧《小巷人家》温暖到了。
这个始于上世纪70年代苏州棉纺厂家属区的故事,让观众怀念“从前慢”邻里情。戏里戏外有哪些趣事?我们与饰演黄玲一角的演员闫妮做了对谈。
黄玲
1、侠客岛:像剧中一样,你从小在工人家庭长大。记忆中是否也有剧里那样一个小院,有一起长大的伙伴?
闫妮:我家住在西安的南小巷,小时候特别爱在院子里玩。那时小伙伴们一起排节目,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到“鞭子抽我身”,真往身上抽,抽得还挺疼。我跟院里的男孩子说,“你敢不敢穿上裙子下楼转一圈?”他果然去了,穿的是我的裙子,大伙儿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搬去西影路,有一位同学觉得我能做演员,一直鼓励我,要不是她,我不会踏上演艺道路。
人生就是这样神奇,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你的一生。
2、侠客岛:《小巷人家》里,你扮演的黄玲一出场就在灶台边忙活,不能上桌吃饭,丈夫庄超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比较深。形成对比的是宋莹、林工夫妇,说“爱妻者风生水起”。您怎么看剧中这些形象以及家庭婚姻关系?
闫妮:我看到很多人赞美林工和宋莹的“父母爱情”,但在现实生活中,黄玲和庄超英这样的夫妻也很多。庄超英算不上好丈夫,但是个好父亲,对儿女教育尽心尽力;林工是好丈夫也是好父亲,对妻子充满爱,对儿子满怀尊重与鼓励,所以儿子栋哲长成了会爱人、会表达爱的性格。剧里我的儿子庄图南像庄超英,木讷,不会表达爱。这是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怎么去爱别人,怎么让别人感受到爱,对一个人来说确实是道大题,也是家庭婚姻关系很重要的课题。
当然,不光爱,生活总是充满了琐事和细节。比如有一场戏,我去跟婆婆谈判要钱,庄超英在屋外偷听;要完钱出来做饭,夫妻间有很微妙的眼神互动。当时我就跟饰演婆婆的迟蓬老师说,您给我一颗糖,打我一个“糖衣炮弹”。婆婆说软话、办硬事,公公从旁斥责,这种情况下,黄玲还是顶住了压力,把该要的钱要到了。
看似赢了,但黄玲心里仍有怨气。丈夫不为自己出头,为了让一双儿女吃饱饭,她只能孤军奋战。所以当黄玲拿着钱来到厨房,先打的是鸡蛋——鸡蛋皮很脆,敲一下砰砰响,那是敲给庄超英听的:每一声都是“以卵击石”呐。
像这样的细节,我想,就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还是可以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给生活注入更多温暖。
黄玲与庄超英(郭晓东饰)
3、侠客岛:剧中你扮演的黄玲,和蒋欣扮演的宋莹是一对好闺蜜、好朋友。黄玲与婆家争吵,宋莹当她的后盾;送宋莹离开小院,黄玲穿了新做的漂亮连衣裙,无声地表明会照顾好自己。这种女性情谊在艰难的生活中难能可贵,你是怎么跟蒋欣进行沟通设计的?你又是怎么理解黄玲这个角色的?
闫妮:黄玲和宋莹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宋莹永远站在黄玲一边,告诉她要爱自己。比如有一段戏是黄玲下岗,每天魂不守舍,因为她的钱始终跟丈夫分开,工作是她的底气,现在底气一下子没了。此时宋莹来看她,我当时就跟蒋欣说,你能不能蒙上我的眼睛?这个动作常发生在情侣间,表示亲密,那首歌不是唱“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猜猜我是谁”嘛!
结果当她真的捂住我的眼睛,我内心突然迸发出一种情绪,像小时候玩伴间那种调皮、心有灵犀,我把脸埋在她手中,一下子就哭了。我是真的被那种情感击中了。
黄玲还有一个身份是母亲,内心强大,做很多事都是为了护住儿女。其实这个人物真的让我想起我的母亲,所以戏杀青的那一刻,我泪崩了。我平时很忙,对母亲不一定有太多了解,因为我看到的只是她的某一面,我不知道她以前经历了什么艰难,她也只是过滤后选择性地告诉我。
所以当宋莹走后,黄玲跟闺女说“这个院里没有人护着你妈了”,说话时她脸上有一丝笑,带点不好意思,也有很多无奈,心境很复杂,但表演时就成为一个近乎生理反应的苦涩笑容。我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不敢说自己完全了解了她,但我知道,当我要离开这个角色时,对她万分不舍。
应该说,黄玲这个角色柔中带刚,有凛然的气质。她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关键时刻坚定抗争,绝不妥协;同时很有分寸感,面对各种家庭矛盾和生活困境,她也从不失控,进退得当。她是我的好榜样。
黄玲与宋莹(蒋欣饰)
4、侠客岛:这些年来年代剧受到广泛欢迎,几乎出一部火一部。你觉得观众为什么爱看年代剧?他们在追寻什么?一部好的年代剧,最要紧的是什么?
闫妮:关键是真情实感。好的作品一定来源于生活,剧情和情感都是真实的,这样才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小巷人家》就是这样,总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那时的生活,那时的玩伴和邻居。像我长年在外拍戏,经常会托邻居帮忙照顾父母,我一张口,他们立马就过去,真是非常温暖。过去的邻居就像没有血缘的亲人一样,大家生活在一起,朝夕相伴,有啥都互相分享,有难都互相帮忙,跟现在大城市里那种可能住了好多年都不认识更没深交的邻居很不一样。
好的年代剧当然离不开好的剧本,离不开立体生动的人物。《小巷人家》做到了。我想补充一句,《小巷人家》是实景拍摄,不是棚景,我们真的坐在瓜架下吃到了自家院子结的瓜。有一天,郭晓东老师对我说“真不想收工”,他说不想回宾馆,就想在这院子里睡一晚。我想,这也是因为小院让他想起了过去时光。
人到了一定年纪容易怀念过去,一部剧、一张照片、一首老歌,可能就是不经意间开启回忆的钥匙。最近我就经常梦到多年前的好友,可能年轻时的玩伴更易入梦,入梦的人,一定都是你想念的人。我想,年代剧提供给观众的,正是这样一种链接过去和当下的情感联结。
剧中的小院
采写/云中歌
编辑/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