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期盼。
近日,江西上饶婺源县马拉松赛事中,一名“虎爸”因体力不支放弃比赛,让6岁女儿独自跑完42公里全马,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该女孩违规参赛,她父亲跑不动了,将号码布贴到了自己女儿身上,自己去了收容车。
半路裁判几次想把小女孩拦下,父亲下车多次阻止,等快到终点了,裁判才彻底将小女孩拦下,把她父亲的号码牌拿走了。
事后赛事组委会,针对父亲让女儿蹭跑的行为,作出取消比赛成绩,禁赛3年的处罚。
号码布不得转让和借给他人使用,如转让或借给他人而发生的一切问题和事故,由原号码布持有者承担责任。
要知道,马拉松比赛非常考验身体素质,心肺能力和整体体能,全马要求参赛选手年龄当年年满20周岁以上。
毫不夸张地说,全马对于许多成年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一个6岁孩子。
网友也是纷纷表示难以接受,不少网友指责这名父亲让孩子违规参加不被允许的赛事活动,“坑娃”、“拔苗助长”,如果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其难辞其咎。
培养孩子意志品质,让孩子更出类拔萃,或许是许多父母的夙愿。
但如果过于拧巴,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曾经有一部记录普通家庭,孩子放学生活的综艺《放学后》,就有一位拔苗助长的妈妈。
这位妈妈在印刷厂工作,日常辛苦的工作,让她认为是小时候父母对自己过于放任,才没有选择的机会。
所以即使女儿成绩,保持全校前3名,奖状拿到手软,在她看来也远远不够。
在女儿上舞蹈班时,妈妈会虎视眈眈透过窗户全程盯着。
但凡一个动作不到位,就直接冲进教室把女儿提溜出来教训,丝毫不顾及老师、同学和其他家长在场。
见舞蹈老师上前安慰孩子,妈妈否定道:“好啥好,跟其他孩子比差远了”。
放学后,女儿在家吃个橘子,妈妈质疑孩子浪费时间,爸妈就开始为此争论起来。
爸爸:“学习连吃东西、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妈妈斩钉截铁地说:“没有,马上要小升初了。”
爸爸追问,“咱们孩子学习差吗?”
妈妈再次斩钉截铁地说,“她不是第一”。
就这样,女儿在家练舞压腿的时候,必须看着书,不能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学习。
看女儿不高兴,妈妈往往会苦口婆心,再三强调:
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为了让女儿有出息。
面对女儿崩溃大喊,爸爸跟女儿说,妈妈在单位非常非常辛苦,做这一切都是因为爱你。
女儿一边听,一边掉眼泪,哭着说:“爸爸,咱们快去找妈妈吧。”
隔着屏幕就让人窒息的言语无异于拔苗助长,过早的催熟了孩子,同时让孩子心里埋下了愧疚:
妈妈的辛苦,都是我造成的,所有对我的责骂,都是因为爱。
将这份沉重的“爱”强加给孩子的父母,有没有想过:
活在愧疚感中的孩子,究竟有多痛苦?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在长达30年的研究中发现: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 温尼科特认为,过度顺从是疾病的开始。
被愧疚裹挟的孩子,会习惯性压抑自我,充满自责,心理内耗严重,充满无力感。
孩子的成长,绝不是一场哗众取宠的戏剧。
过去总说:“小孩什么都不懂。”但其实,小孩什么都懂。
在孩子三观尚未建立之时,父母要做稳稳的压舱石,让他们跟随生命的节律,充分享受学习探索的过程。
近期大热的电影《好东西》,女儿王茉莉学了架子鼓表演后,仍想在台下做观众,如果换成很多父母,可能会威逼利诱让孩子不要放弃。
但是妈妈王铁梅没有这么做,她支持了女儿,永远和女儿站在一起,
影片中,开放而舒适的育儿观,让孩子更独立、更爱自己。
有人说,中国家长的教育误区:成功只有一条路,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
但成功从来不只有一条路,普通也不是一个贬义词。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发展周期,放下焦虑,不能急功近利,一味做虎爸虎妈拔苗助长。
只有父母眼光放长远,不被攀比所裹挟,才能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
让孩子看见世界,认知自己,接受自己,更好地爱自己。
当我们放下执念,把孩子看成花期不同的种子,静待花开,一同陪孩子沐浴阳光雨露,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留言讨论】
教育上你认可拔苗助长,还是静待花开?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聊聊~
微信改版啦!
为什么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科学证实:好奇心促使孩子探究世界走得更远
如果你家也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童行书院向您诚意推荐
「四大王牌课程」
由清华博士、国家科学家教研
结合孩子不同年龄认知和成长规律
呵护孩子好奇心,启发认知世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