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众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行动派·院士访谈”大型融媒报道栏目,邀请院士紧扣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山东实践,深度解析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从而汇聚各方智慧力量,一起来做“行动派”。本期采访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乔方利。
【院士档案】乔方利,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投身于海洋科学研究30余年,带领团队发现海浪破碎产生的飞沫等微观过程在海气热量交换中扮演关键角色,进而影响台风强度和气候变化,提出了浪致混合理论及波浪影响海气通量的新认知,大大降低了全球海洋与气候预测模式长期面临的共性偏差,将台风强度预报误差整体降低了40%,对强台风降低更多。被国际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授予最高奖“伍斯特奖”,是该奖设立20余年来我国唯一荣获此奖的学者。
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海岸线占到全国近六分之一的山东,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都在海洋。如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如何科学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实现人海和谐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大众新闻记者近日专访了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乔方利。
大众新闻:您的很多研究围绕海洋与气候变化展开,请问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乔方利:气候系统包括海洋、大气、陆地和冰等多个圈层,且各圈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控制性作用。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热量问题,海洋的热含量大约是大气热含量的1000倍,2—3米厚度的海洋,其热含量就与整个大气层的热含量相当。可以说,海洋打个喷嚏,大气系统就会感冒,甚至是重感冒。 虽然人类更多是通过大气感受到气候变化,但海洋在气候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这已是国际科学界的共识。
海洋是地球系统最大的空调。经实际观测资料估算,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5%—33%进入了海洋,这大大减弱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强度。更重要的是,温室气体造成地球气候系统的热量增加,其中有93%进入了海洋,仅有2.3%左右存留在大气中,如果海洋没有吸收这大部分的热量,我们的地球气候系统或许早已崩溃。
大众新闻:您的研究成果是基于艰苦的基础研究工作。众所周知,基础研究见效慢,想要从事这类研究的年轻科研人员应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
乔方利: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向来不多,相比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更为困难。之所以称之为基础研究,说明需要破解的是各国科学家面临的共性难题。任何一个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实现突破都比较难,它是一个长期的、见效慢的过程。然而真正从本质上推动科技进步的研究来自于基础科学的原创性突破,这种突破一旦实现,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期后劲。
基础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同时也充满希望。拿海洋领域来说,海洋系统非常复杂,其中仍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探索,相信我们的年轻一代投身其中,一定能形成一些新的发现。但是在选择从事基础研究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最终成果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积累。做科研就是这样,找到一个好的方向,不断去努力,最后才能为国家、为全人类做贡献,这个过程虽然难,但是必须要有人去从事,也值得我们的年轻一代沿着这个方向努力。
大众新闻:如何推动海洋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乔方利:我们科研人员大都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但是这里面还有很多制约因素。首先,科研成果本身需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在海洋科学领域,有很多通过论文甚至高端论文呈现出来的逻辑关系看似很有道理,但放到自然界中未必能经得起检验,也就不算真正好的研究成果,更没有转化的价值。那么有了经得起检验的成果,是不是就能很快转化呢?也未必。科学走向商业化,最终形成实际的产品,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这里面涉及一个完整的链条,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协作完成,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限制转化进程。
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社会引导非常重要。现在国家和省市层面都特别重视成果转化,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政府持续引导实验室、高校与企业围绕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同时也要花大力气提高对研究成果的鉴别能力。山东有众多的科研人才,产出的科研成果更是不计其数,需要从中筛选出真正的关键性技术进行扶持,让有限资源加速向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汇聚。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也要多了解市场需求,才能进一步打通成果转化通道,形成利于转化的良好氛围。
大众新闻:我们了解到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全球多国牵头发起了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在近期发布了标志性合作成果,请问国际合作对海洋科学有何重要意义?
乔方利:相比于其他学科,海洋科学研究对国际合作的需求更为突出。海洋研究与其他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国之间、各领域之间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才能推动海洋科学实现突破性进展。
在此背景下,我们发起了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这是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由全球25个国家的34家海洋与气候科研机构和3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的项目。运行两年以来,合作伙伴已经拓展到52个国家76家科研机构和5个国际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洋与气候预报预测这一国际高度关注的领域,已从长期的科技积累阶段跨入了国际科学引领阶段。
在合作平台助力之下,相关研究成果加速孵化。今年10月,“海洋之神”早期预警通用系统作为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标志性成果,正式向全球发布。“海洋之神”作为一项国际合作的成果,不仅集合了我们的原创性理论和技术突破,同时也吸纳了很多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各方围绕着怎样提升海洋、台风和气候的预测预报能力这一共同目标,展开联合攻关,使得“海洋之神”比预期更早面世。
大众新闻:如何处理好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乔方利:当今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渴求日益增长,深远海资源开发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发展海洋经济,必然要对海洋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但是片面追求开发,忽视保护,就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威胁,长期以往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只强调保护、忽视海洋资源开发也不可取。建立人海和谐关系,关键是要在海洋保护和人类需求之间把握好度,实现健康发展和永续利用相平衡。对于人类来说,对海洋常怀敬畏之心,珍惜海洋资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行动自觉。
联合国对全球海洋系统做过详细的评估报告,其中提到海洋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非常严重。为了海洋和人类的未来,一场大规模、持久性的海洋科学革命——联合国“海洋十年”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之所以将其定义为“革命”,关键标志是将原来长期的海洋科学研究,转变为向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科学解决方案。青岛是我国在“海洋十年”中参与度最高的城市,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更是积极投身其中,推动我国的海洋、台风和气候预测能力跨越式提升。未来,我们还将强化创新与合作,为全球海洋治理和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大众新闻:山东是海洋大省,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探索海洋?
乔方利:海洋是山东的一张名片。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山东一样汇聚如此多的海洋科研人才。进一步探索海洋、发展海洋经济,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这一首要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做加法”和“做减法”同样重要。
做加法,要在海洋科学领域深入探索,不断形成新的认知,产出新的研究成果,从而实现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是海洋科研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让科研成果与海洋经济挂钩,促进蓝色经济更好地发展。做减法,就是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减少海洋带来的灾害,同样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安全感的重要层面。以美国今年10月经历的两场飓风为例,不仅造成了200多人死亡,也造成了超过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能提供准确飓风预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将会大幅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海洋防灾减灾是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大众新闻记者 张文婷 吕乐 设计 耿俊逸 车婷婷 策划 齐淮东 娄和军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