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制造”为“创造”,增城新塘何解?多位专家献策

图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益于本地牛仔产业发展,地处广州东部中心核心区域的增城区新塘镇一度声名鹊起、享誉全球。今年初,新塘镇提出将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

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新塘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188.6921亿元、同比下降6.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82.1396亿元、同比下降33.6%。就此而言,新塘经济发展正面临下滑的困境。这一增城重要“门面”怎么了?

带着疑问,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实探新塘产业一线,发现新塘牛仔因长期依赖制造环节,缺失核心竞争力,并在环保整治中受挫,与此同时,新产业却未能如期顶上。此外,作为广州东部交通门户,新塘站人流稀疏,周边区域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

原支柱产业发展受困,新产业尚不成形。针对新塘经济的失速困境,有专家表示,牛仔服装产业链的最关键环节是面料,如果新塘镇抓住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就等于控制了该产业的价值链。也有专家认为,新塘需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推动自我演进,提升产业链韧性,同时借力东部中心的规划,广聚资源,将单一的产业区演变为有创新功能的城市化地区。

随着全球贸易整体低迷,加之智能制造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冲击,新塘发展红利逐步消退,转而显露出粗放式发展引致的系列堵点问题。新塘如何迎接这样的变化,以适应产业变革新趋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南都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以求寻找新塘的突围路径。

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

变“新塘制造”为“新塘创造”

讨论新塘的产业发展路径,牛仔是绕不开的话题。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新塘牛仔曾创造出“全球每销售3条牛仔裤就有1条来自新塘”的高光时刻。而从2017年开始,增城以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分批关停新塘环保工业园内洗漂印染企业。牛仔产业核心环节受冲击,给行业带来的阵痛至今仍在持续。伴随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趋势,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牛仔服装经营者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新塘牛仔服装材料(面料)研发与制造能力不足,仍然处于产业发展低端,这是阻碍新塘牛仔产业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看来,牛仔产业升级意味着变“新塘制造”为“新塘创造”,其中的关键是进行面料创新,推进面料、染料等技术研发。如果新塘能够抓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就等于控制了该产业的价值链。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珈在公开采访中也曾强调面料提质升级的重要性。他表示,提升面料的功能属性是全球趋势。新塘需要推进成衣制造端和面料端紧密配合,以适应现阶段“小单快返”与跨境电商的需求。

图片

11月28日,新塘牛仔文化节再度举办,是当地的重要活动。一些品牌化、智能化的元素在活动中得到展示。

周怀峰表示,面对人工短缺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等压力,环境友好型的牛仔服装制造自动化到数智化转型是未来主流。但显然,无论是数字化、智能化还是全绿色智造,很多企业在理念上仍未转型。面向市场,新塘牛仔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构建高敏捷供应链,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不断推出新款式、新材质、新工艺的牛仔服装,以快速满足消费者时刻变化的市场需求。

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金山认为,新塘牛仔在做好生产制造的同时,还需按照“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上游注重设计,紧跟时尚变化;下游注重品牌,借助直播电商渠道推广传播,创新消费场景,从而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牛仔品牌。

实际上,在新塘牛仔产业寻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振兴新塘牛仔”战略已在新塘铺开,百亿级牛仔产业集群的目标随之提出。目前新塘已在推进建设增城区牛仔服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新塘牛仔面料中心两大项目。周怀峰表示,从牛仔服装产业分工专业化的角度,新塘没必要打造大而全小而全牛仔服装产业链条,只要在新塘镇范围内培育出牛仔服装产业链和创新链链主,成为牛仔服装产业集群的技术源头企业和卡脖子企业,就能保证新塘镇牛仔服装产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转型需拥抱数字经济

给予企业升级转换的信心

产业转型升级是完成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切入点。除牛仔服装产业外,新塘的汽车、摩托车另外两大支柱产业同样面临发展困境,新旧动能转换乏力。新塘如何破局?

刘金山告诉南都记者,汽车是广州的第一支柱产业,因此,新塘存在的问题也是广州面临的问题。从广州的汽车产业链分布情况来看,上游零部件及元器件对长三角地区有强依赖性,与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不在广州,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破局不易,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拥抱生态系统,拥抱互联网与数字经济”。

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必然需要空间。当前,新塘镇正在推进“工改工”和村镇工业集聚区整治提升,力促存量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刘金山表示,这些方式能够盘活闲置的存量资产,释放产业发展新空间和新动能。盘活存量资产的核心是根据企业的产业属性灵活调配用地属性,同时做好产权分割,以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周怀峰则认为,任何产业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基础在于微观企业层面,如果企业不愿意或无能力跟进,所谓的新旧动能转换都只能停留在理论或宣传层面。目前的普遍情况是,这几年来受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影响,市场相对饱和疲软,投资回报率低,企业家的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尤其是民企和外企的升级转换动力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不少企业有动力有信心转换,但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或不愿意承担转换成本。

周怀峰表示,对于新塘来说,民营经济和外企远超过半壁江山,牛仔服装产业中民营经济占比更大。因此,新塘首先要提高企业和企业家升级转换动力和信心,将支持民营经济和外资发展的战略、政策举措在实际执行中落到实处,保证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权利平等、责任平等、保护平等、处罚平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稳定民企、外企和企业家的预期。

此外,针对无法或不愿承担转换成本的企业,根据实际,该淘汰的淘汰,能升级转换的则应该通过市场化评估,由政府引导,提供相应支持,降低这类企业升级转换成本。

借东部中心广聚资源

跳出行政边界谋划未来

从区位来看,新塘镇地处广佛都市圈和深莞都市圈的交集区域,广州东部中心的核心区域。“地区发展与区位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位会带来不同机遇,但机遇不等于一定能实现发展。”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马向明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变,外贸行业整体低迷,简单的加工贸易已失去发展基础,传统加工业若跟不上产业转型步伐,就会被收缩,这是新塘面临的主要挑战。区位优势要转化为发展优势,需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推动自我演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拓国内市场,提升产业链韧性。

交通便利是区位优势最直观的体现。随着新塘站开通运营,高铁、动车、城际三种轨道在此相连,使新塘成为广州重要的交通枢纽门户。今年3月,《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正式发布,新塘枢纽能级再提升。

马向明表示,东部中心的建设是以轨道枢纽站的建设为契机。轨道能够广聚资源,带来合作交流和对外连接的便利性。在此基础上,新塘首先应该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这是利用交通的便利借力;其次要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吸引要素的聚集,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将单一的产业区演变为有创新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从而反哺产业发展。对于新塘来说,东部中心建立的重要目的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马向明还表示,东部中心的范围涵盖黄埔与增城连接区域约896平方公里,区、园、村、镇的边界明显,要素流动受约束,“因此,我们要打破过往以行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来寻求城市发展,东部中心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新塘镇也需要跳出行政边界,从更宏大的图景去谋划自己的未来”。


专题采写: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