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全面升级!威海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服务”多元化救助服务

12月3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记者获悉,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新路径,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服务”多元化救助服务。今年,我市成功争创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

图片图源:威海发布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军介绍,为做好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我市确立六项主要任务:在明确服务类救助对象范围方面,在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几类低收入人口的基础上,逐步将对象范围扩展至政府部门救助的其他困难群众;在梳理社会救助政策上,依托“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汇集全市18个部门103项政府救助政策和社会慈善力量参与的救助帮扶事项;在整合救助帮扶资源方面,聚合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在链接救助服务项目方面,协调多元力量为遇困群众按需提供生活保障、卫生清洁等5大类20小项帮扶服务;在建立救助服务需求评估体系方面,围绕家庭、健康、教育等8大维度52项指标,研发困难状况及服务需求指数排名网络评估系统,合理确定救助服务项目等。

我市还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其中包括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强化服务推进机制,建立需求转介机制,健全统筹衔接机制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田宏耀介绍,为推动救助方式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个性化救助转变,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我市在全省率先印发《“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项目清单》《社会救助服务转介驿站工作规章》,进一步规范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工作项目和社会救助服务转介驿站工作制度。

近期,市民政局联合残联、医保等22个部门出台《威海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省级文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拓展救助服务对象的范围,优化救助服务规程,统筹全市政府及社会帮扶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创设更多个性化帮扶项目,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努力提升其生活品质。

依托镇街社会组织联合会,我市在全市72个镇(街)全部建立社会救助服务转介驿站。当遇困群众在镇(街)申请低保等政府救助时,转介驿站的工作人员同步介入,现场询问其家庭遇困情况以及个性化需求,在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救助需求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当前困难群众需求日渐多元化,救助工作已经逐步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孙澄浩说,在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将持续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强化与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健康管理、照料护理、精神慰藉、技能提升等一系列个性化的帮扶服务,推动“温饱救助”向“温暖救助”转变。

威海日报记者 殷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