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馆收藏的“悟空师父碑”,刻有须菩提祖师画像

前段时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掀起了一轮传统文化热潮,不少人按照“悟空”的足迹,到山西的取景地打卡。

孙悟空是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人物,历来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电影《大闹天宫》、八十年代的电视剧《西游记》、由香港演员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等。孙悟空的巨大知名度也让他的师父须菩提祖师变得神秘莫测。不过,在北京市丰台区大井村延寿寺,有一通“敕建护国万佛延寿寺永远传代香火碑”,碑阴线刻一幅僧人模样的老者画像,神态宁静安详,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亦佛亦道,妙意横生。“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画像右侧题记指为“须菩提像”,因此被大家戏称为“悟空师父碑”。

图片
碑阴线刻须菩提祖师画像拓片

石碑上有须菩提画像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释迦牟尼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城,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至5世纪。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贤人。同样,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是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在佛教后来的发展演变中,须菩提被逐步神化,并在汉传佛教中享有巨大声誉。

小说家吴承恩受佛教思想的启发,用他的天才想像力创作了《西游记》。吴承恩为神通广大的孙猴子特意安排了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授业恩师,这就是“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的方外人士须菩提祖师。美猴王欲摆脱轮回、逃避生死,乘筏浮于海,寻找长生之道,历经十余年,从东胜神洲的花果山经南赡部洲,最后到达西牛贺洲,终于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祖师给他起法名孙悟空,教给他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等本领,这才有了他后来大闹天宫、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的精彩故事。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孙悟空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有着铮铮铁骨的齐天大圣,在小说中数次流泪。其中一次是他被须菩提祖师逐出师门的时候,因与师父分别而伤心流泪;还有一次是他在平顶山扮作小妖去请老狐狸精时,因要向老妖跪拜而羞愧流泪。孙悟空平生只跪拜师父、菩萨和佛祖,师恩如山似海,难怪孙悟空对师父感情至深。

“悟空师父碑”所在的延寿寺为明代建造。明代诸帝中,除嘉靖帝崇尚道教、迷信长生之术外,其他多信奉佛教,突出的表现就是花费巨资广建寺院。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即位,年少时实际上处于母亲孝定李太后、司礼监太监冯保和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共同监护之下,这一时期即著名的“万历新政”时期。李太后对万历管教颇为严厉,《明史》多处记载“太后教帝颇严”“慈圣太后遇帝严”“后性严明,万历初政,委任张居正,综核名实,几于富强,后之力居多”。李太后在万历初政及“国本之争”中都发挥了一定作用,是明代为数不多且有政治成就的后妃。

除教子颇严外,李太后的另一特点是“好佛”,她在“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巨万”。万历二年(1574年)建沐恩寺、海会寺,三年修东岳庙,四年修慈善寺,五年建万寿寺,后又在五台山建大宝塔寺。据不完全统计,由李太后带头修建的寺院,在北京有18所,外地有20余所。

明朝之时,大井是广安门至卢沟桥的必经之路,东距广安门、西距卢沟桥正好各十里。这里原有一座义井庵,后有一僧人募集资金,铸造了高达三丈六尺的观音铜像。万历皇帝得知以后,为讨母亲欢心,下令将铜像送到义井庵供奉,并且拨款重修寺院,赐名为“护国万佛延寿寺”,阁前为明神宗敕谕碑,殿宇楼阁方丈香厨无一不备,香火繁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延寿寺被拆除,观音铜像存放于市文物部门,后由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运回,修复后露天立在丰台体育中心西南角的万佛延寿寺旧址。该像是北京现存最高大、造型最优美的铜铸观音菩萨像。

图片
供奉在原万佛延寿寺大悲阁内铜观音像

“悟空师父碑”立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四月,青白石质地,螭首方座,通高4.12米,碑身边框线刻10条惟妙惟肖的平眼龙,碑文记载了明代崇祯年间护国万佛延寿寺的修缮情况,碑阴线刻须菩提祖师画像,该碑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画像源于北宋才子

“悟空师父碑”为人们所熟知,除碑本身的缘故外,还因须菩提画像最早的雕刻者是李时亮。

李时亮,字端夫,北宋才子,政治家。史学界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在灿若群星的北宋政坛中,文人出身的李时亮因为军功在史册中留下了记载。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北宋忙于应对北方辽、夏,无暇南顾,交趾李朝集团对北宋南疆发动了攻击,先后攻陷钦州、廉州、邕州,其中仅邕州一城就有五万八千余人被杀。之后敌寇继续引兵北侵,企图攻占象州、桂州。紧急关头,宋神宗赵顼调禁军南下讨敌,任命宣徽院使郭逵为帅,率军南下抗击。李时亮临危受命出任廉州知州,上《平边十策》,被宋神宗全部采纳并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李时亮因功受封“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御赐“金绯鱼袋,封开国伯”。他的四个儿子念一、念二、念三、念四,都在抗击交趾的战争中浴血奋战,一门忠义。

荀子有云:“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李时亮所以为人记起,除了他的战功赫赫外,还因其众多优秀“同学”而相互映照。李时亮在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科中,高中殿试第一甲第二名,俗称“榜眼”。嘉祐二年这榜从主考到进士,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才,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对后世影响巨大,这一榜单堪称“神仙打架”,被誉为“中国千年进士第一榜”。那一榜中,后来位居宰执的有吕惠卿、苏辙、章惇、曾布、王韶、郑雍、梁焘、张躁、林希9人,会集了北宋中后期历史舞台上的各类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榜还创造了很多有趣的纪录,如父子双进士蔡元道、蔡乘禧,叔侄双进士章衡、章惇,兄弟双进士苏轼苏辙。李时亮能够在这一榜荣登榜眼,说明他确有过人的才华。

嘉祐二年五月,李时亮被授以桂州(今桂林)录事参军,后又出知廉州、全州等地,所在皆有政绩。李时亮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法家。据“敕建护国万佛延寿寺永远传代香火碑”碑文题记记载,须菩提像原由南唐人王翰作于桂林全州卢山西林藏殿壁间,宋元丰二年(1079年),李时亮将须菩提像镌刻于石上,后来传入北京。崇祯年间重修延寿寺,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完工,所立“敕建护国万佛延寿寺永远传代香火碑”上,摹刻了已经传入北京的须菩提像。

撰文者身份存疑

《日下旧闻考》记载:“义井庵在广宁门外迤西十里,明万历中,额曰万佛延寿寺。后有大悲阁,中奉大士,高三丈六尺。阁前为明神宗敕谕碑,正殿前有崇祯十三年碑,河南右布政使周锵撰。井在庙门外,今其地名大井村。”据此推测,该碑撰文者为河南右布政使的周锵。查阅史料可知,在河南任职的周锵曾卷入魏忠贤生祠事件之中。

天启六年(1626年),浙江巡抚潘汝桢提议在西湖为魏忠贤建立生祠,织造太监李实请令杭州卫百户守祠,诏赐祠额曰“普德”,勒石记功德。自是,“诸方效尤,几遍天下”。其中“开封之建祠,毁民舍二千余间,创宫殿九楹,仪如帝者,参政周锵、祥符县季寓庸恣为之,巡抚俯首而已。锵与魏良卿善祠成,熹宗已崩,犹致书良卿,为忠贤设渗金像。”

各级官员如此大兴土木为魏忠贤建生祠,等于他们向魏忠贤表忠心,且魏忠贤对此也乐此不疲,稍有异议和怠慢者便被罢官削籍。《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有句名言:“士则无行,报亦惨矣!”周锵作为饱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和朝廷高官,为讨好吹捧权宦,终被反噬。崇祯皇帝即位后,迅速查办清除魏忠贤阉党,“天下所建忠贤逆祠,悉行拆毁”“建祠者皆入逆案”,周锵等人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

“悟空师父碑”碑阴题记“都人方伯周公锵命子道洽重摹……”“方伯”原为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明清之布政使亦称“方伯”。周锵曾任河南参政,后升任布政使后称为“方伯”亦无不可。那么,此处的“方伯周公锵”,是否就是在河南任职的周锵呢?仍需更多史料佐证。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闫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