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ent正面回应收购事件,难挽阿斯利康们加速脱离CDMO

全文2943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阿斯利康等大药企加速离开CDMO,转向自建产能,留给CDMO的增量订单正在减少。

02诺和诺德以165亿美元现金收购全球CDMO巨头Catalent,引发MNC之间争夺供应链的竞争。

03为此,阿斯利康等药企加大在华投资,布局生物药领域,如无锡再投资4.75亿美元新建小分子药物工厂。

04然而,MNC不可能完全自产,其多供应链中心的策略仍对CDMO有天然的需求。

05未来CDMO需更贴合大客户供应链柔性需求进行配套产能布局及服务响应,同时发展多市场多客群和新技术领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MNC在中美市场打响新一轮自建产能保卫战,留给CDMO的增量订单正在减少。

图片
图源:阿斯利康 



Catalent正面回应收购事件,然大客户阿斯利康已加速离开

Guide View


诺和诺德礼来、诺华、阿斯利康都是在新药尤其是重磅生物药领域加速产能屯兵的坚定者。其中,诺和控股更是MNC自建产能的催化者,其在2月5日宣布将以165亿美元现金收购全球CDMO巨头Catalent,这在MNC之间开了一个扼住对手供应端脖颈的先例,同时也完全不符合过去20多年里全球制药业合作分工的传统。

阿斯利康CEO转头就对媒体表示:支持对诺和诺德的交易进行反垄断调查。对该笔交易持反对的还有礼来、罗氏等大药企。

即使Catalent在10月23日就诺和控股收购事宜致客户公开信称:“交易完成后,作为诺和控股旗下的一家私营公司,Catalent将作为独立的CDMO持续运营,公司在全球近50个基地的研发&生产网络将继续。”但也已经难以挽回大客户们离开的“决心”。
图片

该笔交易宣布后的第二天(今年2月6日),Catalent第一大客户阿斯利康当即宣布:将向美国马里兰州一座生产基地投资3亿美元,主要用于细胞疗法(这也是Catalent优势业务),后期可能扩展至其他领域。据了解,阿斯利康包括二甲双胍、达格列净、沙格列汀、度伐利尤单抗在内的8款知名药品都由Catalent生产。

当时,阿斯利康管理层解释:过去几年,与同行相比,我们在生产设施上的投资严重不足。最近的趋势表明,“拥有自给自足的供应链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时候,公司因为供应投资不足而跟不上增长的野心”。

时间来到年中,诺和诺德和礼来面临的降糖减重产品的供应短缺与两家分别以百亿美元自产扩建的种种投资加码行为,都在印证阿斯利康年初的判断:对于MNC来说,拥有自足供应链越来越重要。

阿斯利康本身,更是将这种认知贯彻到底,自2月6日宣布3亿美元的扩产投资后,今年以来在华产能投资增加近7亿美元,其中包括在无锡再投资4.75亿美金新建小分子药物工厂,成立第四工厂;在青岛对总投资额约为4.5亿美元的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pMDI)生产供应基地进一步增加投资2.5亿美元。

将时间线拨到近期,随着阿斯利康骗保案最终尘埃落定,无锡国资撤出合资公司,阿斯利康未来中国市场发展或迎波折,而在美国市场随着特朗普的上台,阿斯利康在三季度财报后的业绩说明会上当即表态:

图片

“公司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进口到美国的,中国那些厂并不供应美国”,同时宣布在美国进行35亿美元的资本投资,重点是到2026年底扩大公司的研究和生产制造足迹。这包括20亿美元的新投资,创造了1000多个新的高技能工作岗位,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阿斯利康在美国不断扩大的足迹包括:马萨诸塞州剑桥市肯德尔广场最先进的研发中心、马里兰州的下一代生物制剂生产设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细胞疗法制造能力、德克萨斯州的特种制造业。

图片


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Pascal Soriot表示:这些美国投资是阿斯利康今年5月制定的到2030年实现800亿美元总收入目标的一系列重要步骤中的第一步。我们战略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加快公司在美国的发展。美国是阿斯利康最大的市场,占其总收入的44%。阿斯利康在美国12个州的17个研发、制造和商业基地拥有约17800名员工。

作为跨国MNC,阿斯利康很好地奉行多供应链中心的策略,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如其CEO苏博科所说:“我们正在组织起来,以便能够独立地向美国和欧洲市场供货。”


除了在中美两国各自加大自建产能投资,今年5月20日,阿斯利康还宣布,将花15亿美元,在新加坡建设ADC生产基地。综上,2024年以来,阿斯利康全球市场新增产能投资累计达45亿美元。


此外,在今年6月5日,阿斯利康投资CDMO公司Nucleus RadioPharma,该公司具备在核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临床资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如此,阿斯利康不仅在传统业务领域加速自产也在未来的ADC、核药两大潜力赛道,提前进行战略性的自有产能布局。


图片
图源:阿斯利康 


MNC打响新一轮自建产能保卫战,留给CDMO的增量订单正在减少

Guide View


在过往的历史报道中,盖德视界曾经提到,大型药企通过并购、投资CDMO或者布局自建产能,以达到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增加自身的全球竞争力、对冲政策如《生物安全法案》引发的供应链风险的多重目的,将日益成为“共识”。

今年以来,跨国药企在投资建厂和扩大产能方面表现出积极的趋势。根据不完全统计,涉及的逆向收购(投资)CDMO企业、扩产、投资建厂事件共计10多起,主要产能涉及多肽、ADC、核药等生物药领域,新的产能布局调整集中在欧洲、美国、新加坡,部分列举如下:

诺华加码放射治疗,在美国建立第三个工厂,投资2亿美元。


强生宣布投资20多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新建一座拥有先进技术的生物药工厂。


礼来宣布在印第安纳州LEAP研究创新地区投资45亿美元建设新基地,用于临床试验用药和开发创新生产方法,包括小分子、生物药和核酸药物。


近期,葛兰素史克宣布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在美国的建厂费用:将投资高达8亿美元,为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Marietta的工厂配备专门用于药物和疫苗生产的最先进的设施——前者将生产基于多聚抗原肽(MAPS)技术的产品,而后者将生产用于临床试验的药物;并将工厂规模与容量扩大一倍,同时创造200多个新的工作岗位。自2017年至今,GSK已在美国制造业投资了近13亿美元。

图片
图源:GSK

如今即使在特朗普上台、逆全球化加速的大背景下,鉴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面向创新药的市场体量及盈利空间依然有保障,MNC们仍加码在华投资,主要产能布局也集中在生物药领域。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由赛诺菲领衔。

12月2日,赛诺菲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这一项目旨在提升胰岛素本地“端到端”生产制造能力,重点服务本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药需求。这将是赛诺菲在华第四个生产供应基地,并创造了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

此次新设立的胰岛素生产基地也是跨国药企首次在国内布局生物制剂原料药生产(国内试点生物药分段生产可加速这一进程),建成后主要生产胰岛素生物制剂活性物质,为赛诺菲北京工厂现有胰岛素制剂产品供给生物原料。

图片

另据动脉网统计,仅仅是2024年以来,至少已有7家MNC宣布了对中国工厂追加大额投资的项目,或新项目竣工投产。其中包括,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的相关重磅项目,以及2024年7月,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生产项目在浙江海盐县的开工建设。

图片

图源:动脉网

如上所述,在现有及未来即将诞生的重磅新药领域,MNC正在打响自建产能保卫战,部分药企甚至将产能建设延展到研发前端,这种趋势已被催化并形成共识,不可逆转,且正在加速发展,这一趋势意味着未来留给CDMO的商业化生产增量订单正在减少,对于大客户商业化订单业务占比特别高的龙头CDMO(比如龙沙、三星)来说,是利空消息。

不过,MNC也不可能完全自产,其多供应链中心的策略,还是对CDMO有天然的需求,未来CDMO要做的是更贴合大客户的供应链柔性需求进行配套产能布局及服务响应,同时可通过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延展、发展多市场多客群,锁定新技术领域,提供升级服务比如为Big Pharma提供超出其技术能力的新药专利授权等来分化未来市场的风险冲击。

目前我国CXO在上下游串联发展,从最前端的药物发现,到最后端的商业化生产,实现全产业链条一体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又在生物药新技术如ADC等方面陆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都将为参与未来更剧烈的全球市场竞争提供深厚的优势保障。


参考来源:Catalent、阿斯利康、Medaverse、健识局、盖德视界历史报道、动脉网


制作策划

策划:May /  审核校对:Jeff
撰写编辑:May /  封面图来源:网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