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前线正在为通讯设备的短缺而头痛。延安的战士们没有料到,不久后一位平易近人的年轻学者因地制宜,用猪油和木头,帮助战士们渡过难关。
罗沛霖院士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震惊中外,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国民党节节溃败的场景犹在眼前。西安的一所房子里,一位通讯专业的学者,思考着这片土地的命运,也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终于,他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在灯光下提笔,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写了一封自我推荐信,介绍自己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专长。
这位年轻人就是24岁的罗沛霖,他知道这几页纸将为自己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他会失去每月120大洋的优渥报酬,他会面临物质匮乏的科研环境和资源匮乏的革命条件,但这在年轻人心里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即将成为燎原星火中的一颗火星。
1938年3月,罗沛霖在党的安排下来到延安。
面对延安艰苦的科研环境,他毫无怨言。
后来他曾说:“我们的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在延安,他参与创建了边区第一个通信器材厂——延安通信材料厂。他任工程师,主持技术和生产工作。这个通信器材厂,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当时,从战场缴获的通信器材是稀有物件,恨不得一份被拆成两份用。在这种情况下,罗沛霖灵活变通,因陋就简,用有限的物资,尽可能地为抗日前线提供有利条件。
没有专门的电池,就收集收音机和手电筒里的干电池;没有润滑油,就用猪油代替润滑油;没有绝缘材料,就用延安山中的杜梨木头做绝缘材料;没有酒精,就用烧酒代替酒精……
1954年罗沛霖在柏林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罗沛霖的巧妙改装下,60余部电台被送往抗日前线,极大地改善了前线通讯工具短缺的问题。
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曾开玩笑说:“有了罗工程师,我们就不是‘土八路’了。”
来源丨科普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