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部位
败酱科植物甘松的根及根茎。
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卷十四》:“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本草汇言》:“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
《本草求真》:“甘松,虽有类山柰,但山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
性状特征
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
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和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
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脚气肿毒。
用法用量
甘松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3~6g。
外用时,取适量甘松,泡汤漱口、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
炮制
除去杂质和泥沙,洗净,切长段,干燥。
效用分析
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抑郁、抗心律失常、抗惊厥、抗癫痫、抗虐、抑菌、抗氧化、抗焦虑、改善血糖代谢等作用。
配伍应用
1、甘松配白芷
两药合用可增强益气止痛功效,也可治疗由风和邪气中风引起的心脏和腹部疼痛。
2、甘松配山柰
两药皆入脾和胃经,合用药效增强,可治疗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健脾散食的作用。
成药例证
1、稳心颗粒
成分: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2、木香分气丸
成分:木香、砂仁、丁香、檀香、醋香附、广藿香、陈皮、姜厚朴、枳实、豆蔻、醋莪术、炒山楂、白术(麸炒)、甘松、槟榔、甘草。
功能主治:宽胸消胀,理气止呕。用于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两胁胀满、胃脘疼痛、倒饱嘈杂、恶心呕吐、嗳气吞酸。
方剂
1. 甘松散
组成:甘松一分,猪肾(薄批,炙干)一对,芦荟(研)半两,腻粉(研)一分。
功能主治:风疳,虫蚀肉尽。
2、甘松香丸
组成:半夏曲、天南星各二两(60g),甘松一两(30g),陈橘皮一两半(45g)。
功能主治:痰眩。化痰熄风,行气健脾化痰。
药膳
甘松粥(饮食辨录)
处方:甘松5克 ,粳米50 —100克 。
制作:先煎甘松去渣,取汁 ,再用粳米煮粥 ,待粥将成时,加入甘松药汁 ,煮一二沸即成。
食法:每天早晚2次,空腹温热食,3-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养胃。
(*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禁忌
气虚血热者。
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闵秋锦
查看原图 5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