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再次续约,再次敢为人先

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记者姜鹏)202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合资40周年。这一颇具纪念意义的时刻,势必引起一轮对合资车企未来发展道路的探讨。近几年,对合资车企发展方向的讨论从未间断,从“股比放开”政策层面的讨论,到市场份额不理想的考验,并在部分欧系、日系合资车企相继倒下后,亟待寻找成功案例。

坚守者并不少。从广汽本田东风日产,从一汽丰田再到北京现代相继“表白”中国市场,有些停留在口头,有些已经落在行动上,只是迟迟找不到解决智能电动转型的密码,让它们一度受到质疑。

来到历史新岔口,亟待榜样出现。作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今年也迎来40周年——可以说,是它真正开启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合作模式盛行年代,推动和见证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弱变强、由小变大。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四十年前,德国大众独具慧眼、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和上汽共同开创了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的先河,成功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中外合作之路。”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表示。

图片

这两天,它有个大动作。2024年11月26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延长为55年,至2040年。

继2002年第一次提前续约后,此次为股东双方第二次提前续约。提前续约,体现了双方对40年合作成果的认可,对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也意味着股东双方合力赋能的上汽大众未来发展蓝图更清晰、坚实。

但接下来,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呢?如何破解“合资车企造不出好的智能电动车”这一核心问题?上汽大众又该从40年合作中找到什么密码通向未来呢?

事实上,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上汽大众的40年,就是敢为人先的历史,也是继续前行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

敢为人先的发展史

“双方合作40年来,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已超2800万辆,获得了丰厚回报。”对于上汽大众合资40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可道。

当然不止这些。

江淮集团原董事长左延安认为,汽车合资四十年完成了阶段性历史使命,分享了中国市场丰厚的红利,导入汽车技术、产品、管理和资金,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体系的建立,加速了一众中国品牌车企的成长,“上汽大众起到了汽车产业中外合资示范和引领作用。”

而这些辉煌都源于勇敢的冒险。80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市场化、商业化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的开荒者开启新的旅程,精彩的、惊险的商业冒险故事纷至沓来。

上汽大众就在这样的背景里酝酿。它源于1978年引入轿车装配线政策机会,由一群智慧的先行者们探索出引入外资,改造中国汽车工业的新路径。

此中当然不会一番风顺,因经验、文化、工业基础、管理模式等一系列障碍,这一历程总共6年,最终在一群人的敢为人先,努力探索下,在1984年以中德各占50%成立了上汽大众。

这同样赋予了上汽大众坚持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理念,并在营销、售后服务、产品本土化等诸多方面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最终形成强大体系力。

早期颇为人们所熟悉的“拥有桑塔纳,走遍世界都不怕”的广告,成为一代经典。在那个信息稀缺时代,上汽大众通过广告魔力,让这辆车走进了千家万户,展现德系高品质,还带动了产业经济发展。

图片

“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代表,拉动了江浙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使中国汽车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崔东树至今印象深刻。

再比如营销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透露,早在1999年上汽大众就推行4S店经营,将营销网络与售后服务融合于一体,建设起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销售服务网络,定制4S店装修标准、服务标准,结束了此前售后维修只有路边店、维修站的情况,开启了特许经营的规范服务时代。

图片

再比如本土化产品打造上,包括朗逸帕萨特等一众明星产品,将德系先端技术和高品质与中国市场需求有力结合,精准切中消费者喜好,顺利成为市场佼佼者。

正是这样,吸引了更多同行者加入。

“上汽大众通过售后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化,不断提升店端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给予经销商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和创新。”2000年加入上汽大众家庭的北京国服信投资人王庆海从上汽大众感受到了创新活力,早期就制定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定期回访和用车提醒,与用户保持长期联系,增强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北京国服信也从最初的一家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小型销售点,逐步扩展为销售涵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大型综合服务店,同时还建立了专注新能源车的ID.StoreX旗舰店,成为上汽大众北京第一店。

凭借着敢为人先,上汽大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勇敢探索出自己的路径,即坚持德系品质基因,积极融合中国创新技术,持续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最终在很长时间内坐稳中国车市前列,打造出一系列明星车型,而包括安亭、南京等基地的建立,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建设,也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为上海地区汽车工业发展以及整个长三角的汽车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做出贡献。

“上汽大众的存在,真正打开了私家车市场。”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认为,包括上汽大众在内的合资车企对中国汽车工业进程影响巨大,“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地方GDP增长,带动就业,也培养了专业的汽车产业人才,而且没有合资车企,中国新能源就不可能开启的这么顺利。”

进入新能源转型时代,上汽大众依然如此,针对营销领域采取了直接、透明的“一口价”模式,并引爆途岳新锐等产品用“最聪明的油车”赋能新途观L等,展现了合资智能新高度……

“上汽大众40年,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浓缩,也是国内汽车营销体系从无到有,从1到100建立过程的浓缩。”傅强表示,上汽大众的创新精神始终保持。

但闯关电动智能这场变革的阻力依然巨大,合资车企包括从东风日产到北京现代,从长安福特到东风本田,尽管这几年相继有新产品、新解读和新投资,给出了一些智能电动新方案,但后续总与繁荣渐行渐远,反被质疑合理性。

到底如何闯关?上汽大众选择再次勇敢!

再续约,再出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超过70%,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体销量的46.8%——留给合资品牌转型的空间更狭窄。

“未来合资企业的使命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合资车企的未来,左延安判断,合资车企将作为连接世界优秀车企的纽带,促进中外车企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同时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企业公民身份,参与中国市场的平等竞争。

但如何保证能够持续参与竞争,不仅要回答短期内的生存课题,更要找到长期发展的竞争法则。

上汽大众通过此次续约尝试给出答案。首先是“合资要不要存在”的信心问题,提前续约这一动作本身就是有力回应。

其次是路径问题,也是众多合资车企的苦恼,并随着自主品牌日益逼近,合资车企意识到转型一旦踩空,将损失巨大。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只属于勇敢者的战斗,敢为人先的上汽大众再出发。

长期以来,合资车企技术与产品更多来源于外方,更多对产品做适应性开发,这在合资技术领先时可行,但随着中国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不断领先,合资品牌的“拿来主义”要么跟不上市场速度,要么竞争力不够,导致关键产品一环出了问题。

看似是技术问题,核心是认知问题。

“在智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上汽大众与其他合资企业正在经受重大挑战,这一挑战正在让中外双方的作用发生重要变化。”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认为,智能电动时代下,合资双方都要重新进行根本调整,尤其是要考虑中国市场在技术上的领先,“合资企业不仅成为制造工厂,更是创新中心,中方在技术和产品上将有更大话语权。”

这就要破解思想藩篱,真正承认中国市场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再结合传统优势,才能打造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没有犹豫,上汽大众勇敢作答,亮出方案——更坚决本土化,再聚焦续约内容。面对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趋势,股东双方将融合各自优势资源,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持续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秉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我们正全方位加速上汽大众的转型步伐,计划至2026年推出全新一代电动车型。”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基于新的合作协议,我们将为上汽大众在新兴技术领域注入更多研发资源,从而更为深入地融入中国产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本地创新能力。由此,我们将能更有针对性地为中国客户打造专属产品,从而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表面是产品层内容,背后则是股东双方尊重中国市场、迎合中国消费需求、吸收中国技术做出的本质上的调整,它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是充分认可中国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的技术领先,这是认知改变;

第二是在路径上不再坚持纯电单一方向,同时发展插电混动等,这是尊重中国消费市场喜好;

第三是吸收中国技术优势,让关键的研发更贴近中国,从技术引进向技术共创转变,助力产品本土化加速落地。

在燃油车领域,上汽大众今年将智能化作为主攻方向,推出途观Lpro和帕萨特pro,其智能系统正是与国内品牌大疆合作开发。

从2015年起,上汽大众就推进安亭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规划升级,朝着“三个中心”——电动化生产中心、研发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加速升级迈进,助力全链条本土化落地。

图片

2023年7月开始,大众汽车还与小鹏汽车一年内连签四份协议,深化合作,共同开发电子电气架构CEA,并用于大众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

“随着新合约签订,大众依托中国强大制造业产业链,尤其是电动化产业链,将赋能电动化转型。双方保持现有合资状态,股东方都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崔东树相信,下一个合资期,上汽大众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2025年,AUDI品牌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将在年中推向市场。2026年起,基于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投入市场,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也将陆续进入电动出行领域。

敢为人先的上汽大众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