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答一财:抓住了批发和零售业,就抓住了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牛鼻子”

图片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称《行动计划》)。

12月3日,商务部召开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行动计划》的相关情况。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在会上表示,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行动计划》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以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实现到2027年的总目标,确定了4方面任务和8项重点工程。

李佳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批发和零售业是商贸流通的核心行业,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是影响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

“抓住了批发和零售业,就抓住了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牛鼻子’,这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李佳路称。

图片

一个总目标、四项重要任务和八项重点工程

根据《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27年,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城乡商贸流通网络更加完备,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布局,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45%。批发零售业加快转型,培育100家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品牌连锁、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流通组织能力持续增强。数智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打造一批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托盘标准化率提高至40%左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更加健全。国内国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发展,在流通领域培育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李佳路称,商贸流通细分行业多、涵盖领域广、上下游链条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了做好这篇大文章,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着眼于提高商贸流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推动降本增效,明确了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逐项细化分解,力求可量化、可操作,务实管用。

具体来看,《行动计划》提出了四方面任务。一是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在城市,实施城市商业提质工程,改造提升步行街、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布局;在农村,实施农村市场升级工程,开展“千集万店”改造,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并提出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和45%的分项目标。

二是推动商贸流通创新转型。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加快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打造集成、开放的平台生态,培育100家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是优化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实施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和商贸物流数智赋能工程。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重点是要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订单生产、集采集配。商贸物流数智赋能工程,重点是提高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推广标准化托盘和周转筐,推动全国托盘标准化率提高至40%左右。

四是促进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施内外贸一体化工程和流通领域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工程,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融合发展,拓展全球营销和物流网络,促进内外贸市场对接、渠道对接、品牌对接,提高国际竞争力。

为何以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李佳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衔接产销、促进消费、保障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基础作用持续巩固。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1/10,吸纳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5,经营主体占全国的近1/2,也是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二方面,流通效能持续提升。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2年的18.3%。2023年全国标准化托盘保有量6.3亿片,保有率达36.1%。高标准仓库占比达34.7%。

第三方面,业态模式加快创新。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我国连续11年是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批发零售业加快转型,连锁便利店、仓储会员店、品牌折扣店等等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传统批发商逐步向供应链服务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转变。

李佳路表示,商务部将在《行动计划》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平台化为切入口,推动批发业转型升级。重点布局一批与产业分布和国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支持传统商品市场改造,拓展电子商务、创新展示、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集成、开放的平台经济生态。

二是以数字化为动能,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数字赋能等方式,改造传统零售门店,提高进销存管理水平。支持零售企业整合线上平台、线下商超和物流站点,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因地制宜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对接优质商业资源,拓展消费场景,提高商业设施运营效能。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