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陆浩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郭诗颖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增长,全球心血管病负担持续增加。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者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升高、环境颗粒物污染是伤“心”因素的前三甲,其中,高收缩压与全球50%以上的心血管患者寿命损失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的数据,涵盖204个国家和地区,评估了总体和特定类型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和死亡率的趋势,以及关键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1990~2021年,在全球55岁以上人群中,年龄标化心血管病发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分别为3363.45/100万、21715.67/100万和1167.45/100万。与女性相比,男性心血管病负担更重;随着年龄增加,心血管病负担增加,尤其是80岁以上人群。
在危险因素方面,研究者发现,高收缩压(54.57%)是最主要的可调节危险因素,与全球一半以上心血管病相关寿命损失有关,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膳食因素(38.5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8.83%)、环境颗粒物污染(15.29%)、吸烟(12.39%)、高空腹血糖(11.75%)、肾功能不全(10.57%)、高体重指数(10.01%)、固体燃料污染(8.21%)、铅暴露(7.76%)、气温(5.89%)、二手烟(3.52%)、饮酒(2.22%)和低体力活动(1.97%)等27项危险因素。
对此,“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陆浩,他表示,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较之前的认识并无太大变化。研究强调,全球各国需采取综合策略来预防和管理高收缩压、高“坏胆固醇”等指标,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调节饮食和药物治疗等,并控制环境污染情况。
高收缩压。老人普遍存在收缩压(高压)升高,低压不高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发生硬化,弹性变差,心脏收缩射血时,血管所起到的缓冲作用变小,进而导致收缩压升高。血压升高时,血流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使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来说,过高的血压还可能致使斑块破裂,引发脑梗、心梗等重大疾病,严重时危及生命。
陆浩建议,血压最好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应在医生指导下个性化治疗。尤其合并糖尿病的情况下,控压目标应更为严格,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同时,建议家中常备血压仪,每天测量并做好记录。
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公认风险因素,且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被称为“坏胆固醇”。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低危人群即健康人群,“坏胆固醇”水平建议控制在3.4毫摩尔/升以下;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慢性肾病、肥胖、吸烟等),建议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极高危人群(冠心病患者、曾发生过心梗、脑梗等),建议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超高危人群是指曾多次发生心梗、脑梗的人,建议控制在1.4毫摩尔每升以下,且较基线降低幅度达50%以上。此外,所有人均需定期检查,确保该指标长期安全达标。
环境颗粒物污染。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会进入呼吸道,并在血液中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生成,给心脑血管带来负担。建议大家雾霾天少出行,出行时戴口罩;做饭时,提前打开抽油烟机,做完饭待余烟吸完后再关机,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此外,陆浩提醒,日常生活中应控制食物摄入总量,少吃或不吃高脂高糖食物,适量多吃果蔬、豆类和鱼肉蛋奶,饮食少油少盐,戒烟限酒;每周运动3~5天,每次至少做连续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可打太极拳、快走、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睡眠要充足,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调适压力。“大家应多关注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要纠结已发生和无法改变的,保持良好心态,才能远离‘心’病。”▲
责编:郑荣华
主编: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