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张晋藩,绝不躺在功劳簿上

全文4067字,阅读约需12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94岁的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张晋藩依然活跃在学术和教育前沿,尽管患有眼疾和记忆力下降。

02张晋藩曾主持编写《中国法制通史》等著作,为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03他的人生信条是“不偷懒、不自满”,每天坚持学习和工作,即使已经94岁高龄。

04除此之外,张晋藩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希望他们能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做学术研究。

05他的家中保姆也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查找资料和打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4年10月30日,张晋藩在北京家中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侯欣颖 / 摄)


学生们常常惊叹

“蓬勃的生命力”——

不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


作者:许晔


张晋藩,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1930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祖籍山东烟台),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52年至今,一直从事中国法制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我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今年9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我的眼睛不好。你站在我对面,离这么近,我连你长什么样都看不清。”


采访当天,张晋藩一句话就惊到了环球人物记者——知道他患有眼疾,但不知道他的视力已经如此模糊。


这些年来,张晋藩始终活跃在学术和教育前沿,让人常常忘记他为眼疾所困。


他在查阅文字资料时,必须借助能把字放大12倍的电子放大镜,“伤眼睛,看10分钟就头疼”。


教导博士生时,他不得不让学生把论文一段一段念给他听,再逐字逐句指导修改。


他笔耕不辍,诲人不倦,写出多部法学著作,培养出百余名博士生。


今年913日,张晋藩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领奖那天,他坐着轮椅被抬进人民大会堂,上台时再由女儿搀扶到习近平主席面前。


“我不是腿有毛病,是走不动了。”张晋藩说,7月份,他头一回感染新冠病毒,先后住了两次院。“我从前走几千米没问题,结果领奖前预演只能走不到100步。”


如今,令他苦恼的是,记忆力似乎也下降了,过去几千字的稿子说记就记,现在有时连“最熟悉的东西也突然想不起来了”。


“虽然毛病不少,但没什么要命的。”94岁的张晋藩笑着对记者说,只要身体能顶住,自己还要再“多读一点东西、多做一些研究”。

点击即看环球人物与人民日报社理论部联合出品的专访视频↓↓


图片

“不偷懒、不自满”


早上830分,张晋藩便拿起放大镜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早期带出来的一些学生如今已经退休,而他每天依然工作四五个小时。


在旁人看来,他其实可以不这么“拼”。作为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他出版了60余部专著、主编了20余部中国法制史教材,早已成绩斐然。


“我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时,学的就是张先生主编的教材。可以说,中国法制史专业的学生都是读着他的书‘长大’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院长顾元说。


图片

·张晋藩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在张晋藩的诸多著作中,有一部不得不提:总计超500万字、历时19年才出版的《中国法制通史》。


它的编写,源自张晋藩所受的一次巨大刺激——改革开放后,日本、美国的法制史专家来华交流,称此前举办过3次中国法制史领域的国际研讨会,但没有邀请中国大陆学者参加,因为不知道该请谁,也不知道中国大陆有什么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张晋藩觉得这是极大的耻辱。


1979年,在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号召集结全国的力量写成一本像样的书。


“我们要让外国不敢轻视我们。如果不把中国法制史的中心牢固地树立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我们就是不肖子孙;如果我们的后代要到外国去学习中国的法文化,我们就是犯罪!”


然而,当时全国搞中国法制史研究的也就20人左右,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研究基础、资料状况,各方面条件都还不成熟。


1985年,研究力量逐步充实,项目也申请到10万元经费,作为主编的张晋藩留下1万元,准备用于将来到人民大会堂开新书首发式。


“当时就是有这种决心,我们一定能够把书编成。”万万没想到,出版社出于眼前的经济效益考虑,将不赚钱的学术著作一压再压,出版又成了难题。


经过多番努力,该书终于在1999年问世。张晋藩在人民大会堂开了新书首发式,至今想起仍然激动:“当时,除了中国的学者,日本、韩国、美国的学者都来了。大家觉得这套书从形式到内容都很好,盛赞它是‘世纪之作’。”


从这套书开始,中国法制史学的中心建立在了中国。人们给它起了个别名——“争气书”。


此后,张晋藩又历时23年组织编写了《中华大典·法律典》,历时16年主编了《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


“张先生的一些著作还先后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出版,让外国学者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法制文明,并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银宏说。


图片

·1982年,张晋藩(前排左)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进行讲学活动。


尽管著作等身,名扬海内外,但张晋藩“从不敢说一句狂话”,人生信条就是“不偷懒、不自满”6个字。


用学生的话来形容:“他每天不看看书、写写字、做点学问,就觉得是在辜负年华。”


前些年,中国政法大学进行教职工考评,教师发表文章、出版著作、完成项目等都可折算成相应分数。张晋藩是终身教授,本不在考评之列,但学校将他的得分也统计了出来,以树立科研标杆。结果让很多人大受震撼:当时对教授的考评要求是每3年达到500分以上,但张晋藩的评分竟然高达4900多分!


张晋藩会时常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成果。那些备受赞誉的著作,如今在他看来“要补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中国法制通史》的民族法制和经济法制部分还不够详实,也缺少对全面依法治国新实践、新经验、新成就的梳理总结。”但综合考虑后,他认为修订此书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最近,他又收到了两卷新书稿,便兴冲冲地告诉他的秘书张京凯,“后续可以做《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的修订工作了”。


“张先生绝不是一个躺在功劳簿上休息的人,而是一位愿意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学者。”张京凯说。

图片

要用显微镜看,
还要用望远镜看


尽管已过鲐背之年,但张晋藩每年还是坚持去学校给博士生上开学第一课。他说:“当前,我们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培养人才。”


美国不怕你人多,怕的是你科学进步。老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国家富强。这句话可不是空的,是现实摆在这儿,你国家不富强,人家就打你,处处限制你、讹诈你。”


这是张晋藩的亲身体会。


1930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后经历日寇侵华。记忆中,侵华日军进城后,母亲抱着他,和邻居们聚在院子里,惊恐不已地朝一处看,嘴里说“又杀了一个”。回忆起来,张晋藩说:“虽然那时我年纪很小,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记得很清楚。”


后来在伪满洲国统治期间,他的父亲和哥哥先后被关进监狱。“我父亲是做生意的,被说成经济犯罪,给抓走了,等他出狱后,生意全‘黄’了。我哥哥是小学教员,被说和几个人组成了反日小团体,也给抓走了,直到东北光复后才被放出来。”


战火纷飞的年代,张晋藩不放弃任何求学的希望。


采访中,他拿出一份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华北日报》的复印件,气愤地对记者讲述当年东北流亡学生所遭受的迫害。当时,国民党组织他们进行综合考试,承诺合格的人可以编入北京的临时大学。可到了北京后,他们不仅没书读,甚至没饭吃、没地方住。


“学生们‘爆炸’了,开始游行示威。国民党就派出两辆装甲车,突然用机关枪扫射,震得树叶都落了。我们吓傻了,趴在地上,那7月的柏油路真是烫人……”


但这件事在《华北日报》上竟被描述为“暴徒开枪,学生、军警互有死伤”,学生看到后“破口大骂国民党颠倒黑白”。


东北解放后,张晋藩听说老家成立了一所大学,便冒着枪林弹雨往回赶,可惜等他到时,学校已经满员。没办法,他只好再次前往北京。


他于1950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制史专业读研究生,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他被调往中国政法大学,曾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所长,如今是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图片

·张晋藩使用电子放大镜阅读文字材料。


在求学之路上,让张晋藩印象很深刻的老师是何思敬。“他讲的很多东西,我们一辈子受用。比如他讲外国法制史时,强调学历史是往后看,但人要往前看。学历史,就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让历史里有用的东西来为今天的现实服务。”


张晋藩十分认同这一点,现在也常常对后辈讲,“我们不仅要用显微镜看历史,还要用望远镜看历史,看看历史发展的前景是什么,要有预见性,才能真正达到学历史的目的。”


张晋藩不希望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而是一定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做学术研究。


早年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时,他便提出,如果学生写论文需要做社会调查,那么费用由研究生院来出。这种信任给了当时的学生极大的鼓舞。“大家都很愿意去做社会实践,结束后也会主动把剩余的经费全部上交,没人私吞。”张京凯说。


张晋藩很重视学生的创新性,总强调论文的选题一定要有价值,“辛辛苦苦做一个重复性的选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他的学生、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煜说:“张先生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开风气之先。比如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与中国人民大学的郭成康老师合作出了一本《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在此之前,从未有人系统地介绍过清入关前的法律制度。他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的结构范式,因此我们才有了纵向是历史、横向是法学的框架。”


图片

“蓬勃的生命力”


10月底,《张晋藩全集》的执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罗冠男去找张晋藩开会。张晋藩同她闲聊,说鼎泰丰停业闭店前的最后一晚,他去店里吃了顿小笼包。今年夏天,他想吃松鹤楼的面,也立马动身去了店里。


“张先生非常享受生活中的乐趣。”罗冠男说,只要条件允许,他每年中秋节都会组织大家去颐和园游船或去他家赏月。


他爱写诗,赏秋景、贺新年时总会写上几句。去年中秋,他诗兴大发,写了3首抒怀,其中一句是:“莫谴岁月矾双鬓,日写春秋心自闲。”


张晋藩从不抽烟。他喝酒,但每次只喝一小杯红酒,喝完便不再继续,怕喝多误事。他锻炼的方式是打太极拳,打了70多年,如今虽体力大不如前,但哪怕打不完一整套,也坚持每天打10分钟。


学生们常常惊叹他“蓬勃的生命力”——不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


张晋藩并非没有情绪低谷。20184月,他的夫人林中去世。他对记者坦言,这对他影响很大,“她一走,我六神无主了好一阵子”。


两人是保送留苏时认识的,但最终都没去成。“我们俩笔试、政审都过了,但体检没过。”


留学不成,但两人越聊越投机,1955年喜结连理。“我是搞法制史研究的,她是搞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她中年耳朵不好,我当她的耳朵;我后来眼睛不行,她当我的眼睛。弟子们都说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他们相互扶持的温馨时刻,印刻在学生们的脑海中。陈煜说:“师母那时耳朵不好,先生就负责下厨。有一回他知道我也会做菜,还跟我在烹饪上进行了一番交流。”


2015年前后,林中患病,张晋藩开始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张京凯记得,“2013年,我考上先生的博士生时,先生是满头黑发,几乎没有白发的。师母生病后,我们眼看着他的头发从黑变黄,又从黄变白,整个人特别憔悴”。


在爱人生命的最后半年时间里,张晋藩暴瘦了十几斤。学生们一度为他的状态感到担忧。好在,在小女儿的陪伴下,他坚强地走了出来,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他把家里只有初中文化的保姆也培养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打字员兼资料查找员。“比如我让她帮我找找顾炎武的资料,她很快就能帮我找到。”


张晋藩改不了的是“操心”。儿子去看医生,94岁的他亲自陪着去。学生因私出国,临行前,他发红包,让学生在外“给子女买点好吃的东西、好看的衣服”。当然,他最操心的还是教育,“有时晚上一想这些事,一宿就睡不着了”。


当年为了给妻子治病,张晋藩将位于北京五环外的旧居卖了。没用完的钱,他这几年捐了出去,先在烟台大学法学院捐建了“张晋藩阅览室”,又在中国政法大学捐建了“蓟门法史书苑”。


在这所全国唯一的以“法史”为主题的书苑内,挂着两幅张晋藩亲笔题下的字,一幅写着“继往圣绝学”,一幅写着“通古今之变”,这是张晋藩一生的学术追求,也是他对年轻学子的殷殷期盼。


监   制: 张建魁

编    审:苏    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