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伴随着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的举办,在世界各地文博人的共同见证下,备受瞩目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宣告全面开放。
作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历时7年多打造的上博东馆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展出文物超过1.5万件,全面开放后预计年接待观众超过600万人次。自今年2月2日试开放以来,这一全新文化地标已接待观众400余万人次,充分体现了其影响力和吸引力。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也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上海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上海文化建设的期许紧密结合,正全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部主任、教授陈方刘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博东馆的启用和收获的美誉度,是在“两个结合”中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成果,也是上海更好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重要窗口的有力举措。它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主要定位,守护文化之根、深耕文化之美、彰显文化之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博新篇章。
守护文化之根,赓续传承城市文脉
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毗邻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共同形成文化集聚效应。建筑整体呈矩形,局部外立面蜿蜒起伏、如白色波浪随风翻腾,既暗合这座城市“通江达海”的特殊性,也象征着上海“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步入其中,如同一个巨型时光宝盒,包罗万象。
作为一座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名的国家级博物馆,守护文化之根,赓续传承城市文脉,发扬光大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博与生俱来的职责。也因而,东馆在建设之初,便将诠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作为一大重点工作,并为此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展陈,让人们直观、清晰地触摸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形成过程。
以新设立的考古馆为例,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常设的“考古上海”主题展分为“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板块,通过2000余件/组文物的组合,分别描绘上海历史中史前时期的“古国”、唐宋时期的“古港”和明清时期的“古城”三个高峰阶段,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上海简史”。
上海从何而来?上海如何成为今天的上海?上海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质……走进展厅,不少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比如,陆家嘴是否与陆姓有关,答案就藏在一组精美的金镶玉头饰箍件里。它们于1969年出土自陆家嘴轮渡东南陆深家族墓地。陆姓自东汉三国时期就是江南望族,至明初其中一支迁往浦东,陆家嘴由此得名。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陆深是这支陆氏的后人。上海筑城时,陆深夫人梅氏出资建小东门及门外跨方浜的万云桥,小东门因此又称“夫人门”。这组头饰箍件,见证了陆家嘴的来源,也见证了上海女性的眼界与胸襟。
不只是陆家嘴与陆氏家族。“上海城与顾氏家族”“豫园与潘氏家族”——如今的城市地标与历史人物跨越时空光影重叠。穿梭于展厅,跟随着一组组文物,观众感叹:“这座城市的历史因为具体的人而变得可亲可近,也启迪我们从上海绵延不断的文脉中汲取奋斗当下、走向未来的力量。”
另一新设主题展厅——江南造物馆,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多维度呈现江南工艺造物的丰富内涵。常设的“诗心造物——江南工艺的世界”主题展览,跨越文物器型、材质,系统介绍江南传统手工艺的主要品类、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审美特点、工艺成就和历史地位。从美服、家具、文房到工艺美术作品,首轮展出的540件/套展品可谓琳琅满目,超过一半为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不少与风俗节庆息息相关,如剪纸、灯彩、皮影、泥塑等,体现了江南文化的丰富性和高审美。上博工艺研究部主任施远说,江南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典范之地,在很多方面领风气之先。从工艺造物角度讲述江南文化故事,这在上博成立70余年来是首次。
而新增的海上书画馆,则无异于一次“书画考古”,通过书画的载体,梳理上海的人文2000年,溯源海派文化。“海上书画不等于‘海上画派’,一字之差,就是2000年与200年的差别。”上博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说,“海上画派”从1843年上海开埠后逐渐发展壮大,在海上书画馆的展览体系中只占一小部分。“我们希望通过对海上千年书画的梳理,来解答上海在书画成就上不是‘小渔村’,在江南文人画史的发展中,上海这片地域也不是‘边角料’,它恰恰是核心之一。”
步入海上书画馆,“何以海派”的木匾映入眼帘,陈列其间的既有曹知白《清凉晚翠图页》、温日观《葡萄图卷》、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等珍贵文物,也有沈源《冰嬉图卷》、徐光启《行书北耕录残稿之论墨篇页》,以及张琦、项圣谟《尚友图轴》等首次展出的藏品。元代画家李升的《淀山送别图》距今已有678年,这是目前发现的实景山水画中最早的作品之一,揭示了上海乃至江南地区千年来的山水风情,好比是一幅上海版的《富春山居图》,定格历史瞬间。
深耕文化之美,当好世界看中国的窗口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它是怎样形成、发展和影响现在的?其延续至今的生命力从何而来?“以文物和展陈解答这些问题,深入挖掘阐释中华文化之美和中华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情怀,讲好中国故事,是博物馆的必然使命。”上博党委书记汤世芬透露,作为全球中国古代艺术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上博藏品总数超过102万件(套),珍贵文物近15万件(套),涵盖了能够实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代表物证。秉持守护中华文明生生长流的初心,该馆构筑“包罗中国艺术古代万象”的征藏研究体系及展览体系,设置的8个基本陈列被誉为8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得益于空间的扩展,原来人民广场馆的8个中国古代艺术通史展厅,在东馆的展陈上得到深化和延伸,大幅提升了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更好地呈现了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以上博东馆首个对外开放的常设展厅“中国古代青铜馆”为例,最早展出于1973年,这是其第六次陈列改建,在原有的体系上延伸了时间线,将秦以后的青铜器纳入其中,板块内部也进行了调整,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并辅以多媒体视频、互动游戏等多种技术手段。整个陈列精选500余件展品,反映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出现、发展、演变的历程,是目前海内外体系最完备的中国青铜器通史陈列。
第五次陈列改建的货币馆展示馆藏钱币6000余件,总量为原展陈的近两倍,是上博东馆展示文物数量最多的常设展厅,呈现一部更完整的中国货币史和金融发展史。新增的革命根据地货币等纸币藏品,为上博首次在常设展中展出,让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作为最后一批与观众见面的展厅,“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国历代书画展陈在空间、内容、功能上都进行了焕新升级。不仅展陈空间是人民广场馆书画常设展的两倍多;展厅内按参观动线设置“书画馆八景”,使书画欣赏从二维平面走向多维立体;展线亦进行了扩充,新增的现代板块使得上博书画通史更趋完整。首轮展出的200余件文物,观众所见70%都是新画面,既有没展出过的珍品,也有许多过去只能局部展出的长卷首次全卷打开。上博中国历代书画展陈共准备了6套方案以备轮换,将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总计展出1200余件珍品,以“连续剧”式的通史展,让观众在3年里常看常新。
基本陈列之外,上博近年来潜心开发,着力打造“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拾慧古今”四大系列特展品牌。其中,“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最新成果,以物论史、以史增信,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继2022年“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2023年“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展”后;2024年初,东馆试开放之际,举办了第三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特展”。
作为上博东馆第一个特展,“星耀中国”把目光聚焦到长江上游“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代文明中心,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特点以及来龙去脉,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五个突出特性。这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展览阵容,上博工作人员精心策划并全力以赴,向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家文博考古机构借展,集结了363件文物。这些文物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到上海,运输行程超过1万6千公里。
展览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比如,三星堆遗址三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是目前已知该遗址发掘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三号坑的高冠立发青铜人像,四号坑出土的长发青铜跪坐人像,八号坑出土的竖披发青铜人像、尖帽青铜人像、青铜立人、大神兽等都是三星堆遗址历次发掘没有出现过的。金沙遗址出土的十节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自出土后就没有离开过四川,此次到上海来是其离开故土数千年后首次荣归故里。
“本来计划飞到四川看三星堆,现在来到‘家门口’了。”“三四千年前,生产工具还不是那么发达,我们的祖先就能做出这么细腻和雄伟的东西,想象力、创造力太令人震撼了……”展出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星耀中国”引发持续的观展热潮,创下多项新纪录,接待观众逾105万人次,是上博历史上首个参观人数超100万的特展。这之中,外地观众超60%,海外观众近10%,50%以上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反映上博东馆有效地发挥了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作用。
彰显文化之力,构筑新发展格局
“我们先用铲子铲开土壤,当文物露出时再用刷子轻轻刷干净……”在教育引导员的带领下,一群萌娃正化身为“小小考古学家”,在“考古现场”有模有样地挖掘着“文物”。这是上博东馆全新打造的一处互动体验空间——古代文明探索宫。在这个展教结合型的空间内,青少年扮演“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创意家”或是“小小讲解员”的角色,沉浸式体验博物馆相关职业。
上博馆长褚晓波指出,在国际博协的最新博物馆定义中,博物馆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中文的“欣赏”在英语原版中为enjoyment,意为“乐趣”或“愉悦”。“今天的博物馆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殿堂’,它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愉悦体验的城市会客厅。”
为增强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上博东馆尝试了博物馆新的“打开方式”。比如,在展陈设计上,更强调全年龄段、沉浸式、互动式。开放式文物修复体验馆,让观众可亲眼看到博物馆修复师日常工作场景。无实物展品陈列的数字馆“山水江南”展,以数字技术“复活”了中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和作品画面:数字人董其昌向观众介绍中国古代著名的书画作品和书画名家;元代画家钱选的《浮玉山居图》中,江水荡漾,山中茅屋幽然可见,一派江南旖旎风光,和东馆大堂琉璃墙“浮玉山居图”意象又完美呼应。由此,书画欣赏从平面走向立体,受到非专业观众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
“没想到在上博东馆简洁的外表下,藏了个这么有韵味的空中江南园林,诗情画意古典浪漫。”打卡完五楼屋顶花园,一位观众在社交网络上如是分享“一手”体验。这是一处幽居闹市的江南新古典园林“云林”,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西边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东边是兼具演出、会客功能的开放庭院,院落尽头矗立着一处仿古戏台。跨出一道门,一条螺旋形的环形坡道连接起了三、四、五层的室外空间,实现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上博东馆在建筑设计上强调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封闭空间,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玻璃、平台或户外区域,引入自然光线,让建筑呼吸,让观众“透气”,从而获得视觉和审美转换,缓解“博物馆疲劳”。功能设置上,每个楼层走廊一侧和厕所门口,都设置了椅子,供观众短暂休息。中庭连接一二三层的楼梯区集中设置了阶梯座位。阶梯座位的另一侧平台,销售矿泉水、茶、果汁、咖啡、三明治、蛋糕等各类饮品和食品,观众点单消费后,可以边品尝美食边放松休闲。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品牌标识度越是彰显,文化特有的强大牵引性就愈发突出,从而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消费的提质升级。上博东馆不仅有全国首个集文化展示、非遗传承、休闲消费、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创旗舰空间,提供纷呈的文旅新体验、新场景;还创新采用“上博+”的模式,精选优质品牌进行跨界联名合作,实现相互赋能。上博东馆的地下一层可直接抵达商业体,连停车场都是联通的,为区域内文商体旅展融合生态圈引流。
“从人民广场馆到东馆,上博走过近30年,在此期间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褚晓波表示,未来,上博将继续步履不停,构筑以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为核心的“3+X”新发展格局。人民广场馆以建设中国第一个“世界文明馆”为目标,将在未来启动改造,打造“中国看世界”的窗口。位于上海北外滩的北馆正在筹建中,将以“考古博物馆”为主要定位。三馆全部开放后,总建筑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年观众接待量预计达千万级。“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博物馆事业发展目标,以开放、包容、共赢的合作理念积极与全世界同行携手共进,加强人文交流互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同打造更开放、更多元、更包容的国际博物馆合作网络,为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贡献中国博物馆的力量。”
作者:李婷
文:李婷图:叶辰亮、邢千里、馆方编辑:宣晶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