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导致的高度失能的发作性疾病,已影响全球超过十亿人的日常生活。该病的特征表现为中至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因此,精确并及时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治疗。如果患者头痛发作的频率较高,需结合预防治疗。
其中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快速且持续地解除患者的头痛及相关伴随症状,恢复生活、职业、学习及社会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经济及医疗资源消耗。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选药原则
偏头痛急性期用药分为非特异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特异性药物(如曲普坦类、吉泮类、地坦类、麦角胺类药物)、止吐药等。
在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中,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属于首选药物。急性期药物治疗构成了偏头痛全面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疗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后续恢复情况。为了有效实现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的目标,临床医生需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过往病史、用药记录以及当前的临床症状,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旨在迅速且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症状,同时兼顾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对头痛发作频率的管理,避免药物的反复、过度使用,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用药时机
对于发作性偏头痛的患者,无论选择哪种急性期的治疗方案,都应在头痛出现后尽早开始使用,以提高急性期药物的疗效,并迅速缓解失能。
用药频率
偏头痛急性期用药需避免药物的过度使用,如病人在应用预防性治疗的情况下仍存在药物的过度使用,应及时调整急性期和预防性治疗方案。
急性期药物及其用药频率通常为:NSAIDs、对乙酰氨基酚、拉米地坦平均每周不超过2~3天,每月不超过10天;曲普坦类药物平均每周不超过2天,每月不超过8天;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平均每周不超过2天,每月不超过8天。
非特异性药物
成人患者偏头痛急性期口服非特异性药物治疗主要包括NSAIDs、对乙酰氨基酚、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见表1)
表1:成人偏头痛急性期口服非特异性药物治疗推荐
NSAIDs
偏头痛急性期治疗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是NSAIDs口服剂型,主要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萘普生及塞来昔布等。该药对于轻、中度疼痛的患者比较有效,大约76%的患者可通过用药恢复正常。
对于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应减少用药量或延长给药的间隔;对于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应避免使用该药。NSAIDs的缓释剂型均不适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较为安全且耐受性较好的药物,适用于轻、中度头痛病人。研究证实对乙酰氨基酚(1000mg)在治疗头痛急性发作方面比较有效,并且很少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用该药。
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
尽管有确凿证据表明,含有咖啡因的复方药物能有效减轻偏头痛的急性发作,但由于存在依赖性和过度使用的风险,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发展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MOH)的风险较高,且在停药后可能引发戒断综合征,因此,该药并不适宜作为轻度头痛的首选治疗药物。在患者使用这类药物前,医生应当谨慎考虑用药的频率和疗程。
特异性药物
成人患者偏头痛急性期的特异性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曲普坦类药物、吉泮类药物、地坦类药物、麦角胺类药物。(见表2)
表2:成人偏头痛急性期特异性药物治疗推荐
曲普坦类药物
曲普坦类药物为5-羟色胺(5-hydroxyptamine,5-HT)1B/1D受体激动剂。曲普坦类药物起效迅速,且在头痛发作期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吉泮类药物
吉泮类药物为小分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受体拮抗剂,其脂溶性较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地坦类药物
地坦类药物为5-HT1F的受体激动剂,主要为拉米地坦,与曲普坦类药物的靶受体不同,5-HT1F受体不在人体的冠状动脉表达,因此不存在曲普坦类药物收缩冠状动脉的不良反应。
麦角胺类药物
麦角胺类药物也有非选择性5-HT受体激动作用,是最早用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的特异性药物;但由于严重的恶心、频繁或长期使用可导致腹膜后和胸膜纤维化等不良反应,且有较强的药物过度使用风险,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
止吐剂
甲氧氯普胺、氯丙嗪、异丙嗪等止吐药与多潘立酮等促胃动力药不仅能缓解偏头痛的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偏头痛的治疗。
止吐药
甲氧氯普胺(10mg肌内注射或口服)可用于治疗伴有严重恶心呕吐的头痛病人,与偏头痛急性期镇痛药物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伴随症状,需注意其可能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以及困倦、头晕等不良反应。
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镇痛/镇吐的效果与甲氧氯普胺相当,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困倦、锥体外系症状、感觉异常、口干、恶心、胸部不适和腹痛。
促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20mg口服)与NSAIDs联合使用也可缓解恶心症状,但可能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小幅增加和心源性猝死风险。
禁用药物
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偏头痛患者应该禁止应用阿片类、巴比妥类、安乃近、非那西丁等成分的复方止痛药[2]。
小结
急性期的药物治疗是偏头痛全程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与病人预后相关。为了更好地实现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目标,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从而为患者制订更为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同时,还应该兼顾急性期症状的快速有效控制与长期用药过程中对头痛发作频率的管理,避免患者反复、频繁地服药,争取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
偏头痛急性期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的头痛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诱发因素等。目前存在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适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非药物治疗既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也能在患者对常规药物不耐受或有药物使用禁忌时单独使用。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神经调控手段,如远隔神经刺激、经颅磁刺激、迷走神经刺激、三叉神经刺激以及枕-三叉神经联合刺激,此外还包括针刺疗法、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于生元. 中国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第一版)[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30(10):721-734.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4.10.001.
[2] 郝峻巍,罗本燕.神经病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编辑 | 麦麦
排版 | 麦麦
审核 | 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