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很多患者都达到了申请“精神残疾”的标准
今天(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节日主题为:增强残疾人领导力,共创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
说到“残疾”,大部分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肢体残疾”。但容易被忽视的“精神残疾”在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1年以上未痊愈,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无法对家庭、社会尽到应尽的责任。
此图为AI生成
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中,精神残疾分为4个级别。
简单来说,精神残疾一级是最严重的。患者完全无法自理,不与人交往,也没法从事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生活长期、全部需要别人照顾和监护。
精神残疾二级,患者的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在监护下从事简单的劳动。
精神残疾三级,患者的部分生活需要别人照料,也能独立从事简单的劳动、学习新事物,只不过学习能力比一般人更差,也很少主动参与社交活动。
精神残疾四级的严重程度最轻。患者生活能自理,能与人交往,也能工作和学习,但这些行为的能力都比一般人差一些。
我是从成瘾医学跨到抑郁症、并免费救助“中国反抑郁歧视第一人”袁毅鹏时,才了解到“精神残疾”这个词。
按照袁毅鹏当时的情况,他完全可以申请“精神残疾”。事实上,按照国内外主流精神科的临床诊疗效果,很多久治不愈的患者都可以申请“精神残疾”。
国内外主流精神科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优势是控制症状的速度较快、对病患来说费用更低,更方便获得。
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解决患病的根源。
所以,在这种治疗模式下,根据国内外主流精神科临床统计,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的复发率都很高。
在抑郁症患者中,就有40~50%属于“难治性抑郁症”,病情反复。而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都属于“重性精神疾病”,很多大夫认为难以治愈,需终身服药。
所以,虽然精神障碍的患者数量巨大,但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实现临床治愈的。
而且,这里说的“临床治愈”是指80%的症状得到控制,状态稳定3到6个月以上,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而不是不用吃药、完全康复得跟健康人群一样。
那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那些患者呢?他们的生活都无法完全自理,难以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要是这种情况超过了1年,他们都算得上“精神残疾”。
所以,很多患者、父母问主流精神科大夫“什么时候能不吃药?”“这个病什么时候能彻底好?”“什么时候才能不复发?”的时候,大夫心里是苦涩而无奈的。
因为在国内外主流精神科来看,这是很难实现的,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来说,甚至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这部分大夫会对实现了“临床治愈”的患者说,“你们吃了药效果那么好,已经非常幸运了!”
而面对那些长期疗效不佳的患者及父母,他们只能无奈地建议,“这个病就是这样的,很难根治。实在不行,你们可以去申请精神残疾,缓解一下压力。”
有的患者、家属对此很生气,觉得大夫不负责任,还把患者归类为“残疾人”。
其实,这些大夫是对精神障碍感到无能为力时的一个建议,出发点是好的,患者病情严重时,也往往真的达到了“精神残疾”的标准。
02、青少年、学生患者不宜申请“精神残疾”
那么,如果患者确实病情严重,丧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家属应不应该为其申请“精神残疾”?
这是利弊共存的。
“利”处是如果患者的生活、经济负担非常重,尤其是老年患者,没有家人照顾他们,他们又没法工作,那么申请精神残疾后,他们能得到政府的补贴、扶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这个群体申请“精神残疾”是一种人权的体现,能够更好地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
而“弊”的一面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年轻患者。
很多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的青少年患病后,休学在家,几乎不出门、不社交,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社会功能几乎丧失了。
有些孩子在家一待就是好几年,甚至已经成年了,还在家啃老,没法养活自己。这部分患者完全达到了申请“精神残疾”的标准。
此图为AI生成
可是,如果青少年、年轻患者早早被贴上了“精神残疾”的标签,这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负性暗示,导致他们进一步陷入灾难性思维:
“我是个残疾人了”“我这辈子都无法康复了”。
而且很多患者根本无法接受自己成为“残疾人”,认为受到了歧视。
所以,患者父母、家属千万不要不跟患者商量、不经过患者同意,就擅自申请“精神残疾”,这很有可能让患者更加愤怒、压抑、自卑,家庭关系和病情都会恶化。
而且,对于青少年、学生群体患者来说,未来还很长,人生还存在很多的未知数与变数,他们不见得一定无法康复!
所以,我不建议青少年、学生患者申请“精神残疾”,以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病耻感和心理压力,这反而不利于康复。
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更重要的、更迫切的事是:
患者父母要深入理解孩子患病的真正根源,解决症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帮助患者真正加快走向康复。
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主要就是因为还没实现这一点。
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认为: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学范畴,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
而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属于“精神医学范畴”,主要的病因是基因遗传、大脑神经递质浓度异常。
但其实,精准精神心理学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在本质上都一样,都是后天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主要根源都是病理性记忆。
病理性记忆越严重、越多,个体的症状就越严重,就会从一般心理问题依次发展到重性精神障碍。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点击可查看大图
而病理性记忆至少包括3种:叠加性心理创伤、叠加性心理渴求、不良的归因模式,来源于原生家庭、校园、社会、互联网,甚至是影视剧、游戏、书籍等方面。
如果患者能及早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得到高效化、精准化的修复,患者完全可以实现停药,快速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
这是患者、家属们期待实现的真正康复。
如果这些患者还能提高认知层次,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他们甚至会比同龄人更成熟、睿智,实现弯道超车、人生逆袭!
03、父母学会“自我家庭治疗”,加快孩子康复,避免精神残疾
如果患者不能接受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只是修复病理性记忆的一种高效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如果患者的父母、家人能学会“自我家庭治疗”,同样也能帮助患者加快康复,避免最后不得已走向“精神残疾”的结局。
所以,父母不要看到孩子久治不愈、听到精神科大夫说“治不好”就彻底放弃;
父母也不要将孩子康复的希望都寄托于外界,因为国内外主流精神科、主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还停留在外显记忆层面,无法找到孩子患病的真正根源。
上文说了,孩子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这是后天的病理性记忆导致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原生家庭的负面因素。
但必须声明的是,我们并不是将所有的过错都归于原生家庭!
如今,在心理从业人员的过度渲染下,“原生家庭”已经变成一个贬义词。但其实,原生家庭是一个客观的中性词。它指的是人们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原生家庭对人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就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一样。
对于心身健康的人来说,原生家庭带来的正面影响就远远大于负面影响。
而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确实受到了很多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但如果仔细留意,其实好的影响也不少。
比如很多患者善良、正直、有精神追求,不会沉迷吃喝玩乐,这些优点不能说都是原生家庭的功劳,但肯定受到了原生家庭的正面影响。
因为很多患者父母虽然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但他们个人素质和能力很优秀,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习得了不少优良品质。
而且,虽然患者的父母往往对孩子造成了很多心理伤害,但绝大部分情况下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法。
所以,孩子患病了,即使父母负有很大责任,但我们也不能过多地指责原生家庭,更不能认同“父母皆祸害”的极端观点。
对于患者来说,一味抱怨、指责、痛恨父母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尽可能保持理性的认知,降低对父母的期望值,学会用“幸存者思维”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可是,作为父母来说,虽然咱们“坑”了孩子是“无心之失”,那也不代表可以毫无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
相反,因为孩子的患病根源中有很多是父母无意中造成的,那么父母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相处方式,就能有效地、部分地修复病理性记忆。
这就是“自我家庭治疗”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最近,我们持续更新“自我家庭治疗”的专栏,详细介绍这种父母也能做到的、能帮助孩子加快康复的方法。
比如,父母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反省自己过去是否犯了以下的错误:
对待孩子简单、粗暴、直接,经常贬低和批评,甚至打骂,对孩子造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父母及家里老人过度溺爱孩子,经常对孩子过度夸奖,导致孩子对外界的表扬形成了叠加性心理渴求,还变得狂妄自大;
父母总在家吐槽身边的人和事,抱怨社会和国家,怼天怼地怼空气,导致孩子对父母很反感,甚至也跟父母一样遇事爱抱怨,不会反省自己……
对于以上常见的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要及早改变,尽可能修复对孩子造成的病理性记忆,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理性、宽容、多元化,大众对残障人士的歧视少了很多,但相信没有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残疾人士”,被贴上“精神残疾”的标签。
希望父母们赶紧行动起来,通过“自我家庭治疗”,还可以结合精神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专业的认知行为疗法等,找到适合孩子的康复路线图,让孩子加快康复!
如果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提升足够深入,整个家庭都会得到提升,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感到更幸福;
到那时,孩子的患病经历不仅能转化成他们自己的人生财富,还会成为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