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造“近光速幽灵雷达”,让美国“大洋黑洞”无法隐身

全文1237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国研究人员成功利用高能微波合成技术,在空中创造无线电发射源,探测水下潜艇取得重大突破。

02该技术利用都卜勒效应,在接近光速的情况下持续发射电磁波,具有穿透海水的能力,侦测隐藏在深海下的潜艇。

03研究团队表示,这些探测器未来可安装在无人机上,对水下目标进行梯度侦测。

04由于极低频信号波长超过100米,传统上产生低频信号需要庞大的天线,但研究团队已将发射阵列长度缩减为仅约100米。

05未来,如果这款雷达技术能够应用到军事上,美军的水下潜艇将无所遁形,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对比可能发生变化。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中国在探测水下潜艇踪迹方面取得了“神进展”,中国研究人员运用“都卜勒”(Doppler)效应,成功利用高能微波合成技术,在空中创造了无线电发射源,在潜艇探测上获得重大突破。

图片

港媒披露,中国在探测潜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称,研究人员说,这种虚拟信号源能在接近光速的情况下,持续发射电磁波。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这些电磁波由高速前进的源头发出,波长将显著增长。而这将导致信号频率降低,类似某些遥远星体的红移,也就是向电磁谱的红端移动。

而这些极低频电磁波具有穿透海水的能力,得以侦测隐藏在数以百米深海下的潜艇。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波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学术期刊《现代雷达》上发表的论文中称:这是一种颠覆性技术。核潜艇面对频率低至100赫兹的信号时,在海水中的雷达截面(RCS)可高达88平方米。该团队写道:这意味着只要用普通磁检器就能探测水下目标。

研究团队还表示:这些探测器未来能够安装在无人机上,然后无人机在空中能够对整个区域的水下目标进行梯度侦测。以往认为,这种操作只存在科幻小说中。极低频信号波长超过100米,因此天线发射单元间需要有相当大的距离。传统上,产生低频信号需要庞大的天线;例如,位于中国中部山区的极低频设施,就有长度超过100公里发射天线。

然而这一研究团队已将发射阵列长度缩减为仅约100米。据称这些天线还可以轻易安装在中国海军舰艇上。这些天线发射的高频、高功率电磁波可在天空中汇聚,形成虚拟无线电发射源。当一个源消失时,另一个源就随即产生,不断发射连续的低频信号。这一研究团队在论文中写道:“我们采用阵列结构,逐步在空间中以近似高速运动的都卜勒信号,使等效近光速运动成为可能。”

图片

现在美国的水下潜艇基本上都是“大洋黑洞”

所谓都卜勒效应是一种现象,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接收到的波频率与波源的频率并不相同。当波源和观测者互相靠近时,观测到的频率增加;当双方彼此远离时,观测到的频率就降低。这项技术还可能应用在水面舰和潜舰间的通讯上,根据研究团队的计算,其有效范围可达6000公里。如今地面技术验证已完成,下一步是进一步将发射阵列长度缩减到约30米,以进行更灵活的应用。

台湾《中国时报》在报道此事时将它称为“近光速幽灵雷达”能够“神捕捉”到水下潜艇的踪影。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巨大技术进展,可能是未来打赢战争甚至“大国战争”的另一个关键。

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水下,如果潜艇在水下行进时能够发出巨大的噪音,这很容易被探测到;但现在随着水下潜艇技术的发展,静音性能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例如美国的水下潜艇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早已实现“大洋黑洞”。这恰好是威胁所在。

在茫茫大海的掩护下,这些“大洋黑洞”们一旦抵达西太平洋,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中国沿海,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美国智库过去在台海兵推报告中曾指出:在解放军的“区域拒止”面前,水下潜艇能够破解这一战略,利用水下优势抵达台海周边,出其不意地对解放军的两栖舰队发起攻击。

图片

美国潜艇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而要破解潜艇的威胁,最关键的是要精准探测它的具体位置和踪迹。如果未来这款雷达技术能够应用到军事上,美军的水下潜艇将无所遁形,此时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对比可能又要发生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