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调动青年社科人才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和激情,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壮大湖南优秀社科人才队伍,湖南省社科联与湖南红网一起推出《湖南智·青春志》新闻报道。
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徐靖。
【人才档案】
徐靖,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与中南大学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教育政策与法制研究)和CTTI智库首席专家,湖南省政府立法专家,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湘江青年社科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四十余项;出版个人法学学术专著两部,主编、参编著作或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优秀案例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级重要奖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因为对教育领域的法律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徐靖便一头扎进了教育法学的研究中,这一坚持就是近二十年。如今,她已成为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不仅在行政法学、宪法学领域深耕细作,更在教育法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我国教育法治化进程贡献了重要力量。
初心不改,研究教育法学近二十年
徐靖的研究选题和方向主要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育法学。
谈及选择这一研究方向的原因,她回忆道:“当初读本科时,我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都选择了这一学科。至于教育法学,则是在读研期间跟随导师做了一些课题工作,撰写了一些学术论文,逐渐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坚持至今。”近二十年来,在这个领域,她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
徐靖以兴趣为导向,却不止于兴趣。具体的研究课题命题选择,徐靖始终紧跟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修订步伐,同时敏锐捕捉社会热点问题。
她认为高校作为典型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如何进行“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法治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而学界从法治的角度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她意识到“依法治校”停留在微观的学生权利保护是不够的,定要重视宏观的制度建设。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公权力组织,她结合自己在社会公权力方面所作的理论探索和研究更深入系统地展开精细化的教育法治研究。
她认为教育法的研究一定要能落地解决实践问题,因此她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每一个研究命题的确定她都审慎对待,反复斟酌。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使她的研究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也确保了她的研究成果能够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推动我国教育法治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果毅力行 积极参与《学位法》制定
学位制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事关我国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徐靖深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学位法》的制定工作为《学位法》出台和国家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法律制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靖撰写了与学位立法相关的研究论文8篇,其中“论高等学校学位授予的否定性标准”一文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相关观点已被国家立法所吸收。
她还多次参加教育部和各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举办的《学位法》立法专家研讨会,并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组织主办了《学位法(草案)》专家论证会。
在《学位法》颁布的前夕,她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邀请参加学位法草案通过前评估会,受国务院学位办委托参与《学位法》名词法律释义修改工作,并为《学位法》颁布后的贯彻落实提出建议。
《学位法》颁布的当日,央视记者对徐靖进行了独家专访,就《学位法》的进步性、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授予标准、高校自主设定学位授予标准权限、学位授予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专访以“新《学位法》来了,授予学位不再唯论文”为题在央视网各大平台推送,社会关注度很高。
“能亲自参与并见证自己的研究和建议变为国家法律条文,进而影响国家学位法治进程,这是莫大的荣幸与幸福。” 徐靖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吃再多的苦、花再多的时间都是值得的。“为国家法治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应有贡献,这其实是我们作为法学研究者和教学者最应当做的事。”
除了《学位法》,徐靖还关注校园安全问题、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等。她撰写的《高校校规:司法适用的正当性与适用原则》一文,主要关注校规的司法适用问题。
对打造精细化、体系化、差异化的高校校规司法适用规则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是校纪校规研究中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她说,“也是当下高校管理实践应关注的重点之一。”该文在2021年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这是该奖项自1990年设立以来湖南省首次获得一等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等奖。
徐靖的另一篇代表性论文《高等学校“非升即走”聘用合同法律性质及其制度法治逻辑》,主要关注社会和媒体都曾曝光、争议较大的高校“非升即走”问题,她从保障教师权益角度提出了若干观点和看法;该文获得第五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推动法治建设
作为法学学者,徐靖还关注学风建设和科研诚信问题。她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风建设,作为专家起草人将“学术不端一票否决”、学术不端个人与集体惩戒机制写入中南大学科研评价相关规定。
此外,她还参与了多项学风建设项目,包括中国科协学风建设资助计划传播类作品A类项目《中南精神与中南力量: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传承与发展微纪录》,该项目拍摄的原创学风宣传片被中国科协评为“风启学林”年度优秀传播作品;相关学风建设经验与案例被推广至全国,并入选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编写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读本》(全国仅8项案例),2024年被评为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优秀案例一等奖。
徐靖的研究成果不仅限于学术领域,更在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长期从事教育法治研究和教育立法实践工作,全面参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教育部、香港中联办、国务院学位办等委托的多项教育立法重大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工作。
作为湖南省人民政府立法专家,她还参与了湖南省大量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或修改工作。她的近四十项立法建议或研究成果获国家书面采纳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目前正在参与我国《教育法典》编纂起草与研究工作。
徐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学科发展与进步,更为国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法治人才。她认为,作为法学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转化为国家立法、能推动学科发展与进步、能为国家培育一批优秀的法治人才,这既是基本使命,也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