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老城街巷丨启文街:时光快门截存的城市图景

岁月不会因人或物而停滞,就像在启文街小巷口理发的老钟,每天吃完早饭,喝两口烧酒,就慢悠悠地摆好摊,为过往客人理发,他为别人修饰了美好,自己却在岁月中慢慢地衰老,就像启文街上的老建筑,终有一天会慢慢地沉没于时间的洪流之中,变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记忆。

图片

初冬时节,当黑夜迎来黎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就会照进昭通古城的这条街道,或许与学校相依,同孟孝琚碑相邻,或许寓意昭通文化的起源,或许这里是文化汇聚之地,“启文街”这个名字就应运而生了,启文街也在昭通城扎下了根。这条呈“7”字形的街道,自环东路从东向西到月牙路口的三角花园处,以一个90度的大转弯,自南向北而上,与文渊街交会。

(一)

清晨,站在位于月牙路与南顺城街、建设南街交会的三角花园处,向东抬头就能看到冉冉升起的朝阳,路上的行人慢慢地随着光影而行,然后从三角花园走向昭通城的各个角落。街道上的门店也在晨光中陆续开启,店主开始了他们一天的营生,手机店、服装店、旅馆、糕点店、小吃店、烧烤店在这条街道上皆能见到,厚重的历史与现实民生景象相融的印迹,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难以抹去的记忆。

在启文街,有两大文化印迹,一个是位于东西向街道上的昭通剪刀社,另一个是位于南北向街道上的陕西会馆。

图片

昭通剪刀,又称凹板剪刀。其特点是里口凹槽,剪尖茅草形,剪刃单线口。它以嵌钢均匀、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锁轴牢固、开合和顺、式样美观、经久耐用、价格便宜而闻名于滇川黔地区。

据当地居民介绍,昭通剪刀社位于曾经的南门客运站斜对面,20世纪50年代,昭通剪刀社在制作技术上汲取了全国同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仅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品类也得到了拓展,有小花剪、裁剪、家用剪、羊毛剪、修枝剪和铁皮剪等系列产品,可以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1970年至1990年,昭通剪刀多次参加云南省同类产品评比,全部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赞誉,年平均产量约15万把,热销全国。

昭通剪刀,一定程度上记载了昭通工业起步的历史。本想寻访一位剪刀社的老工人,但没有成功。

站在启文街44号门面前,新修缮的陕西会馆大门气势恢宏,走进大门,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馆内木雕石刻形象逼真、工艺精湛,至今会馆内还有保存完好的石狮、石象和“八仙过海”、“菩提达摩东渡”、《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等精美的石雕石刻。相隔10余米的戏台与看台仿佛在述说着当年的繁华与喧嚣。

会馆由南至北为戏楼、前殿、中殿、后殿的三进院布局,天井用青石板铺成,总体建筑呈中轴线对称,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据相关史料记载,陕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建筑面积为697.01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1526.32平方米。为当时陕西在昭商人捐资共建的会馆,是陕西商人聚会、议事、听乡音、解乡愁的场所。在清乾隆、嘉庆时期,昭通会馆云集,三楚会馆、两粤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贵州会馆、四川会馆、陕西会馆形成了昭通古城独有的会馆文化,其中陕西会馆因宏大的规模、精美的艺术风格成为昭通诸多会馆中的翘楚。陕西会馆于2013年7月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在此次古城改造中,相关部门邀请了省文物专家到实地勘验,确定陕西会馆在昭通众多会馆中是规模最大的,而且具有北方的建筑风格,具备了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修缮过程中,建筑方坚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以及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着力把陕西会馆打造成昭通古城的一张名片。

陕西会馆也因老城改造而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

在启文街南北向段的44号附1号,轻轻推开一道锈迹斑斑的铁门,便进入到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院,院中摆放着一些盆景,一个平台上堆了泥土,种着蒜和白菜。这里居住着3户人家,一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内,上百年的历史印迹写在了木柱和木板隔断上。今年65岁的耿道荣在院子里悠闲地喝着茶,玩着手机,怡然自得。

“我爷爷辈就住在这儿,因位于城中心,这样的住房在当时也算是‘金包银’的房子了。”回忆起当时街道的情景,自豪写在了耿道荣的脸上。

耿道荣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对建筑情有独钟,说起建筑工程,他满脸的自信。他的父亲耿家福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匠人,对修庙、塑像等工艺特别精通,据说还参加过龙氏家祠的修建。遗憾的是他父亲有一项手艺至今他都没有琢磨透,就是打井从上往下挖,在开挖的过程中将砖从上往下支砌而不会垮塌,井挖好,井壁也就支砌好了。

善于琢磨的耿道荣,经过半辈子的打拼,在云南、贵州等地修过仓库、寺庙、跑马场等。他继承父亲手艺的同时,也摸索出了一些新的建筑工艺,几十年间,他先后申请了天然墙面抹面灰、建筑用快速支撑架、建筑用快速固模用具3项国家专利。

图片

在耿道荣儿时的记忆中,南北向的启文街是一条泥巴路,经过三角花园旁边的月牙塘,沿塘边的公路就可以通往凤凰山方向。后来,经过几次改造,街面从柏油路再改造成了现在的石板路。那时,整条街道两旁基本上是土坯、土木结构的房屋,就连附近的建设南街、文渊街都没有砖混结构的建筑。启文街最为繁华的地段是位于南顺城路与建设南街交会处的大巷口,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昭通城的供销社门店就在这里,在那个米、油、盐、布匹等物资都限量供应的年代,供销社门店可谓是人人想去而又很难进得去的地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供销社门店也逐渐没落,被“撮撮帽烧烤”等餐饮门店所替代。

历史的容颜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变化,可喜的是,在记者采访中还能窥见一些没有毁灭的时代物证。在启文街,只要沿着一些一两米宽的小巷进去,就会发现许多遗存下来的建筑。譬如,启文街56号门店旁的小巷,穿过约5米的小巷就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小院,地面用青石铺就,下水孔也是用4片石材雕琢镶嵌而成,实木的房屋建于地面五级梯步之上。门窗上的雕龙画凤已经被毁坏,木柱下的石墩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黄得发黑的木屋静静地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居住在启文街60号的马永康,1978年下乡当知青,1979年被分配到鲁甸县农业局工作,现在已经退休两年,见到记者来采访,便热情地带记者参观了他们家的小四合院,院内一棵胸径20多厘米的紫薇树在光线不太强烈的角落里倔强地生长着,门檐上古色古香的青瓦,一段留存下来的残垣断壁,都是历史最好的见证。马永康对这些古建筑及物品特别珍视,想让它们尽可能地留存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说起启文街的变化,马永康指着启文街上陕西会馆的大门介绍,那儿是曾经的防疫站,顺围墙处是一条宽约1.5米的大沟,沟中的水向南流至杨家牌坊口,与另一条沟相汇后继续向南流去。在旧城改造中,拆除了防疫站,打造成了陕西会馆现在的大门,而位于永安街的原大门则保留了下来。

(三)

启文街,因文化而生、因人气而聚。在这条街道上,因原客运站建设在东西向段街道的中间位置,聚集了很高的人气,使这条街道成为昭通城极为喧嚣热闹的古街之一,有着延续了几十年至今仍然存在的南翔旅社、昭阳宾馆。客运站人气的聚焦也催生了周边众多的小旅馆,原南门客运站斜对面的一条小巷内就有3家旅馆至今仍在经营。与启文街相邻的寿福巷、沿河岔街小旅馆林立,成为一代人的谋生之道。原南门客运站至今还是大关、彝良商务车的发车地,留存下来的旅馆基本靠着一些熟客维持着营生。

据马永康回忆,在启文街南北向段临近文渊街口10余米处,现在的圣济中医馆所在地,是曾经的红旗旅社,因位于启文街,在20世纪90年代改名为启文旅社。后来,随着城市的扩建,人气逐渐分流,启文旅社无法继续经营从而变成了现在的圣济中医馆。

人气的兴盛,必然会催生餐饮业的繁荣。位于启文街与环东路交会处的迎乐饭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口感好以及收费合理,成为只要说起迎丰桥就一定会联想到的餐馆之一。如今,该地段已经改造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迎乐饭店也只能永远地留在了市民的记忆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人遗忘。

在启文街上,至今仍有多家经营了数十年仍没有改换门店名称的小吃、烧烤和糕点店。

位于启文街东西向段,靠近三角花园口的回辉园蛋糕店,在1976年就是一家回族糕点门市,主要从昭通糕点厂进货销售。1993年,因为昭通城回族人口多,看好市场前景的马丽华在父亲的建议下接手门店,取名“回辉园蛋糕”,他通过学习,慢慢摸索,开始了蛋糕制作,并不断拓展产品类别,现在店内有蛋糕、面包、酥饼、月饼等诸多糕点。蛋糕店不仅成为一家人走向富裕的依靠,还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问题。

与回辉园蛋糕店相邻的“梅孃三鲜火腿米线店”,是启文街上为数不多的小吃类老店,尽管该店从小巷搬到了街面上,但老板仍然采用原店名,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店名体现了老板的初心。

图片

“添一家小吃店”位于启文街的南入口处,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营着米线、面条等小吃,是段氏五兄妹共同经营的小吃店,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除了经营品类略有增加之外,店名、地点都从未改变。而与“添一家小吃店”隔街相望的“撮撮帽烧烤店”,因老板喜欢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撮撮帽而得名,至今该店已经经营了三四十年。每当夜幕降临,烧烤店飘散的烧烤味就会惹人垂涎欲滴,三五好友相聚于烧烤店前,羊肉串伴烧酒,畅谈人生经历、街头奇闻,成为这条街的一道风景线。(毛利涛 杨 明 唐龙泉飞 文/图)

来源:昭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