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长沙报道
“周娭毑、郭嗲嗲,最近身体怎么样?”听到这个声音,周良知道,是村上的第一书记李翰源上门来了。
51岁的周良是一位盲人,尽管眼睛看不见,但对周围的声音很敏感。
2023年5月,李翰源刚到宁乡市花明楼镇朱石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就到家里走访。来的多了,周良记住了他的声音。“我老伴77岁了,脑子有时候不太清醒,认不出人,但他能认得李书记咧!”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无论是周良家里,还是村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门口的路通了,山塘的水清了,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虽然从没见过李翰源的样子,但周良能听得出,村里人对这位驻村书记评价,说他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心为百姓办实事。
深入走访察民心,民生有了新气象
对于患有肢体残疾的周良和郭文桂来说,家门口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一直是他们出门的一道障碍。
因为行动不便,老两口平时的生活来源全靠一个菜园子。每每去耕作,郭文桂都是深一脚浅一脚。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泥泞不堪。短短150米,就要花费不少力气。
走访时,这一幕也深深印在了李翰源的心里:“要改善老两口的生活,就要先帮他们把路修好。”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李翰源四处奔走,争取资金和物资。在后盾单位长沙市审计局的支持下,很快,工人们来了,挖掘机轰鸣,一车车的水泥沙子运到了家门口。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7月,这条曾经的土路,终于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路修好了,现在出门方便多了,心情都更好了。”周良的言语里充满感激。她知道,这条路不仅仅是水泥和沙子筑成的,更是李翰源和一颗颗温暖的心铺就的。
郭文桂门前入户公路硬化完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村民们的大事小事,李翰源都当做自己的事,时时挂在心上。
朱石桥村由五个小村合并而来,共有28个居民小组、1488户5563名群众,地域广阔,情况复杂。上任后,李翰源发挥自身专长,利用SQL server软件整理各类人员情况,形成了包含脱贫户、监测户、残疾户等各类人员的小型数据库,用一双“铁脚板”完成全村60户脱贫户和6户监测户的入户走访,也了解到村民们的“急难愁盼”。
部分村民的农产品滞销,李翰源对接后盾单位、国企食堂,发动党员干部职工开展消费帮扶,为农户打开销路,带来了收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暑假期间无人照料、无人辅导,李翰源聚合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在家门口给孩子们举办义务辅导班;村民李嗲因腿脚残疾,出行不便,心情长期陷入苦闷,李翰源联系长沙市卫健委、医疗投等单位,为他送来一台电动轮椅,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信心……
“李书记,来家里喝碗茶!”“李书记,我晒的红薯干,给你送点!”“李书记……”一件件实事,让李翰源融入了村民,赢得了信任。如今,村里人早把他当成自家人。
争资争项筑基石,乡村有了新面貌
初冬时节,阳光明媚,朱石桥村竹湖村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晒着太阳拉着家常,惬意满满。说起广场的“前身”,村民们打开话匣子:“这里原来是一处危房,紧邻着主干道,每次从这里过都要加快脚步。”
在此前走访过程中,李翰源了解到,朱石桥村的老年人多,却一直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李翰源和支村两委共同研判后,决定把危房改造成文化广场。但是,资金从哪里来?
竹湖村民文化广场建成。
为了不让村民们的期盼落空,李翰源积极对接后盾单位,筹集了10万元项目基金,用于广场建设。今年8月,竹湖村民文化广场刚一建成投用,就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村里有了更多欢声笑语。
翻开李翰源的驻村日志,一条条笔记记录着村民们最真实、最迫切的“心声”:“山塘淤积严重,水流不畅,周边农田水源没保障”“村里道路年久失修,出行不便”……
面对群众反映的诉求,李翰源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走访摸底,形成图文并茂的台账。经支村两委分析研判并广泛征求意见后,对群众有强烈需求的项目,要在不增加村级负债的前提下尽力开展。筹资筹劳后仍存在的资金缺口的,再向上级部门争取。
一年多来,李翰源积极为村里争资争项,学习和了解项目申报政策,共计争取各类项目及资金180余万元,为朱石桥村筑牢了发展基石。
在乡村振兴资金和政策帮扶下,在后盾单位和其他单位的支持下,驻村期间,李翰源筹集到100吨袋装水泥用于村组道路、水塘等基础设施维修,新建农村公路8条,完成9口山塘清淤护砌,新建渠道2.1公里,累计受益村民小组近20个,受益群众上千人。如今的朱石桥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朱石桥村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盘活资源育新机,产业有了新动能
朱石桥村是毛泽东、刘少奇两位主席故乡红色旅游的必经之路。早在古代便是宁乡通往湘潭、湘乡、韶山的重要通道,见证了无数商贾游客的南来北往。
今日的朱石桥村,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铿锵。近年来,朱石桥村坚持以农业+集镇商业有机结合为发展模式,优先做大做强传统农业,协同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朱石桥村代表宁乡市成功申报长沙市“四高”项目,成为花明楼镇双季稻万亩示范片中的核心区。
朱石桥村长沙市农业“四高”项目。
为了有序推进闲置资源利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在李翰源的推动下,朱石桥村利用已闲置近8年的四医院老院旧址,扩建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稻谷烘干房,单日可烘干稻谷超150吨,还有2000吨稻谷仓储,接下来,还将建设集中育秧和大米加工中心,预计能为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李翰源介绍道。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加持。
“在稻田上种植紫云英,不仅可以肥田,还能降低稻谷中的镉含量。感谢李书记牵线搭桥,为我们联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现场讲解了种植紫云英的技术要点,在种子采购、根瘤菌使用、无人机播种、机械开沟等各环节进行帮扶,大大提高了绿肥播种效率和种植效果。”看着千余亩紫云英种植基地,朱石桥村“四高”片区种粮大户周好武仿佛已将看到来年春天的紫色花海。
让科技赋能农业,真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驻村期间,李翰源主动对接长沙市科技局,邀请科技特派员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种粮大户科学抓好田间管理、优质稻绿色生产,病虫害高效防控等工作,为农户节支增收70元/亩。
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无人机飞播紫云英。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驻村期间,李翰源和支村两委全力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朱石桥村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00万元,实现翻倍增长。
“驻村不是走过场,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才能明白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作为一名党员,又该做些什么。”说起这一年多的驻村经历,李翰源感慨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着多少真情。望着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李翰源仿佛看到了一粒粒种子破土而出。他知道,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与使命,而这也将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