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陆良县活水乡克服气候季节性强、干旱严重、水利工程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转变单一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建强一个平台,培育两个主体,做优三种服务,共促三方受益”的“1233”模式,大力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有效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效,先后获评“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市级文明乡(镇、街道)”“市级烤烟生产先进单位”等,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建强一个平台
搭建助农“主阵地”
活水乡按照“党组织领办平台公司”的工作思路,采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由乡党委领办1个乡级公司,下设7个村级公司,由各村(社区)党总支领办,形成“分级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联营机制,提供“供水工程、道路管护、劳务服务、烤烟产业发展”等服务,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与平台公司的经济活力、产业竞争力相融合,有效把群众组织起来、将资源利用起来,取得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产业有发展、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成效。自党组织领办平台公司以来,乡级平台公司经营性收入达242.88万元,7个村级平台公司经营性收入达239.19万元。
活水乡雨麦红村的村民在采收万寿菊。刘观宇 摄
培育两个主体
打好带农“组合拳”
活水乡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一方面以烤烟种植为突破口,成立活瑞烤烟合作社,建立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村集体公司为纽带、合作社为载体、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烟农提供种植技术、烘烤分级运输、农资供应、咨询等服务,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激发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合作社实现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2万亩,服务农户3018户,在7个村整合细碎田块开展服务型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利用田间课堂、校村合作等形式,加大对种植大户、职业烟农等群体的烤烟种植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各类培训不少于30期,覆盖人数不少于8000人次,烟农的生产技能、经营管理、风险防范、农事服务等各项能力在培训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活水乡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培训。刘观宇 摄
做优三种服务
实现联农“零差距”
要想建立“带得久、带得稳、带得实”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优质服务是关键。活水乡立足生产难题,做优“一站式”服务,聚焦“群众农业生产资源难共享”问题,将辖区内农机合作社、农资经销户、种植大户共计301 户纳入服务联盟体系,实现“农资、农技、市场”多资源共享,推动“农资+服务”“科技+服务”“农机+服务”深度融合。此外,该乡聚焦烤烟产业困境,做优“保姆式”服务。按照“统一育苗、统一机耕、统一施药、统一烘烤、统一分级”的原则,组织 305人成立5支专业队,统一组织生产、预约收购,实现全过程“专人专管专责”上门服务;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统一连片精细化平整耕地3.6万亩,配套完善灌溉塘坝、滴灌输水管网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生产用水每亩节约成本 100 元左右,推动烤烟生产“降本增效”。同时,活水乡紧盯耕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吸纳乡村两级农技人员、乡土行家里手组建农技服务队,着力做优“点单式”服务,既能为群众提供机耕、水肥一体、飞防植保等“菜单式”农事服务,又能根据农户需求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把脉问诊”,为农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点单式”服务,补齐行业短板。今年以来,农技服务队开展“点单式”服务82 次,解决问题106个。
活水乡沙锅村群众采收茭瓜。刘观宇 摄
共促三方受益
谱写惠农“新篇章”
通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活水乡成功实现了村集体、农民、合作社抱团合作、共赢发展的目标。农民通过就近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种植烤烟获得经营性收入,土地、资金等入股分红获得财产性收入,农业生产补贴获得转移性收入,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2024年以来,全乡烤烟产值达2.5亿元,为群众带来收益1.99亿元,为全县财政税收贡献5000余万元,合作社经营效益实现新提升。由党组织牵头的集体公司配合合作社做好烤烟种植全过程管理服务,实现利益捆绑,拓展了农药、化肥、地膜等产品销售业务范围,提升了工作质效,促进了收入增加。2024年以来,合作社经营收益达70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3.76%,村集体经济收入取得新突破。
秉持“自愿、集中、规范”的理念,由村党组织牵头整合闲置、零散土地,交由村级公司统一管理、集中规划,引导烤烟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发展,实现烤烟收入最大化。截至2024年10月底,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9.19万元,增幅达132.9%。
曲靖融媒记者张朗坤 赵雯敏 通讯员刘观宇 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