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里的树皮衣》 马瑞翎/著
《冉里的树皮衣》以云南哈尼族梯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时代背景,围绕少数民族、儿童成长、生态保护等方面,通过少年冉里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展现了“树皮衣”等历经时间打磨而愈发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作家,马瑞翎以云南边境地区儿童的生活和成长为视点,睿智俏皮的对话,生动传神的儿童形象,绘就了少数民族少年趣意盎然的生活画卷,笔触细腻、格调明丽地再现少数民族的生活现实、精神风貌、民俗风情,触摸民族文化的核心特质,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双重保护的理念,以及传承自然生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人类也并不比一片叶子和一条虫子高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紧迫的现实议题。放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进行探索,就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将儿童置于自然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才能建立起对自然的尊重与责任。马瑞翎通过冉里的生活成长空间,开辟“土地与生命”的视角,将目光聚焦到哈尼族人重复了一千年劳动的土壤田间,以及与土壤有关的生命——水稻、虫、鸭、神灵,从一年之始的早春献祭祈福、播种、捉虫、秋收到一年之尾的休养生息,围绕哈尼族梯田上的水稻种植,富有想象力的诗意与童趣兼具,展现秀丽多姿的自然风貌,将自然的有机运转具象化:爬到寨子上方像站在大山巨人的肋骨,寨子边是大山巨人的肚脐眼儿;云从森林里生出来升上天空,小溪汇聚到一起流到沟渠像汗水从毛孔里渗出来往下流那样……森林、梯田、水渠、寨子彼此照应,生命就循环流转起来。
比起现代文明,作者更宣扬古老的自然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在这古老里,既有未被污染的纯净,也萌发出原始生命力,像哈尼族人的生活劳作,不急不燥,内心安稳,自由且充满希望。她认为众生平等,我们眼中的世界和万物生灵眼中的一样,有同样的情感和思想。
作者同时书写了少数民族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这种源自生活、生命和精神诉求的,同时也是发自内心的信仰,比如神仙、咪咕大人、稻谷娘娘、“福气”等这些神明象征和各种敬神祈祷仪式,陪伴着哈尼族人吃饭、劳作、祭祀等,从中得到精神的富足。不仅给作品增添了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色彩和力量,也天然地激发出孩子们的敬畏之心。
“除了前进之外,还应该时不时停下脚步,看看祖先发明的这些好东西!”
作品以传承为主旨,既有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时代和现代文明冲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生态的延续保护,也有对生命精神的悲悯继承。在近几年热门的文化传承主题写作中,如何让儿童真正理解、敬重、融入、传承传统文化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摒弃知识典故的照本宣科,贴紧儿童心理,让文化与生活进行动态融合。哈尼族梯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件大事,得到了哀牢山哈尼族人的最高重视,牢牢印在每个人的心里。他们日常的交谈寒暄、风俗农事、盖房建设,甚至信仰,都无不与申遗紧密联系,并为之让步。给新盖的洋房加上蘑菇;将古老的民族的物件仔细保存,等着给“联合国”看;连田里的泥鳅,都是“联合国泥鳅”;为了带专家去看龙林怪树,咪咕大人打破祖训,祭出自己家的猪……趣味横生的日常,质朴的民族愿望,真挚无私的情感,以小见大的将申遗、传承、文化这些抽象词汇通过朴素的日常灵动起来。
哈尼族古老的“树皮衣”的制作,作者也没有给出科普教学式的传授,而是主要抓住儿童想要拥有新奇物件的急切心情,以及与父母的对话来灵活展现。冉里爸爸制作的树皮衣,是父亲对古老哈尼族文化的再现和传承。对树皮衣的好奇引领冉里主动去了解树皮衣历久弥新的历史和价值,萌发了告诉朋友的自觉。爸爸去世以后,冉里将“树皮衣”当做父亲的手,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陪伴和保护。在此,用生命的继承完成民族文明传承,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量得到更直观的呈现。
“树皮衣不是一件衣裳,而是爸爸的手。”
儿童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是书写成长。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友谊两个方面的塑造,情感支持和温暖陪伴是儿童最重要的精神需求。作者细腻地摹写儿童真挚又纯粹的情感世界,在生命的欢欣自由中,品味生死和苦难。冉里和小伙伴的友谊,有无拘无束地分享,也有各执一词的交锋;在冉里失去爸爸后,朋友们毫不吝啬地送出自己最珍惜的礼物安慰他,真实又贴切地写出了孩子的稚气和善良;在亲子关系方面,作者塑造了一位不同于当下常见的,城市中因工作忙碌而忽略或敷衍孩子的父亲。“能把儿子逗乐,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冉里的爸爸“每天扛着锄头在田间地头”,干着巡查水渠这件平平常常却“顶顶愉快的事情”,他总能体贴满足冉里的需求,尽己所能地实现孩子的愿望,在孩子失落时给予幽默风趣的安慰。父亲去世之后,为人处事方式还时时刻刻鞭策指引着冉里生活,他未完成的事业,也成为冉里未来追求的方向。作者真实映射出孩子成长所面临的漫长曲折的经历和复杂艰难的现实。朋友之间的共情力,亲子之间的同理心,是温暖的精神滋养和积极成长的力量的源泉。
“以后很多东西都得变”
《冉里的树皮衣》采用的双重叙事视角给作品增添了多重阐释空间。一方面,作品从儿童本位出发,充分贴合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沉潜于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展示冉里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穿插作者的幕后旁白:“事实上”、“当然……是不会……,只需要……”、“但情况并是不这样……”,来提醒和预示事情的多方位走向,在文本内部产生对照回响,审美空间上产生更多未知和可能的韵味。故事的末尾,十三年的申遗之路在专家和哈尼族人的不懈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少年们“提前当一个哈几阿达”的梦想也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滋养生长,等待盛放。(作者:谭杰,鲁迅文学院教学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