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
作者: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 / 任羽中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以书房勾勒思想的力量,以故事讲述名师的学术人生。
书是人生的真正伴侣。好书就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同样,我们需要带着全部的人生经验去读书: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领悟。
——董强
我生命中最深切的感知,都是在文学阅读中发生的。
——戴锦华
本次节选的内容是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林毅夫教授的书房故事。说到书房,我自己还是觉得很亲切的,我小时候其实没有单独的书房,我记忆最深的书房就是我父亲的房间,他的书桌旁边就放了一个我的书桌,那是我父亲专门给我买的,三个抽屉一个斗柜,他在旁边看书,我在旁边画画。我父亲还买了两个台灯,黄色的灯罩,他说:“台灯一定要柔和,要亮堂,这样孩子看书才看得清楚,才喜欢看。”
《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
珍藏最根本的智慧
在身边、在脑海里,他始终与经典之书相伴,亦常读常新。他不排斥阅读载体随时代更迭变化,而是坚持着“打破砂锅问到底”,汲取书中最根本的智慧。
“有几本书是无论我去哪里,无论搬几次家,都会珍藏下来的。那样的书不多,但可能就是最根本的。”
年幼时期的林毅夫对书籍涉猎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每一种对世界的理解都被他输入脑海。后来读了大学,进了研究所,他读的书逐渐趋向专业化。虽已阅读无数,但在林毅夫看来,“书重要的不是买了多少,而是留下了多少”。
有些书丢了,有些书因为搬家被留在了原地,但总有几本书会一直留下来,留在身边、留在脑海里,那些书被看了两遍三遍,有了新的心得体会都会写在上面。
在他眼中,那是一些经典的书,比如朱熹的《四书集注》、老子的《道德经》、六祖惠能的《坛经》以及《金刚经》等,它们是几千年来留下的智慧,传道授业解惑之“道”,无论哪行哪业都在读的经典。“如果将来什么书都可以舍弃,那几本发黄的书我也会留下来,珍藏下来。”
在谈到对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选择时,林毅夫认为,处在不同的时代,总是要选择相应的最有帮助的载体。过去没有电子书,只有纸质书,一些古籍经典甚至连索引都没有,查资料要靠博闻强识。现在不一样了,大部分知识信息都可以电子化,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唯有了解各种知识背后的道理,才能灵活运用,他反复提到,“任何知识都是刻舟求剑,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一定对。”
03
读书明理,明明理
阅读在于明理,更在于明明理。通过阅读万千世界,林毅夫提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学理论,那是一个关于民族复兴的梦想,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学者共同的信仰和冀望。
在谈及读书的目的时,林毅夫提到“读书所以明理”,而明理的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我们的本又是什么?“来北大读书,都是全国最顶尖的人才,因此必须清楚自己作为这一群人中的一分子,我们的本是什么?”在林毅夫眼中,应该是服务于国家、社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所明的理,应该能帮助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好地发展,而每每想到这里,就会去反思读书够不够?现在大学教育里所读的书中的理论,绝大多数是总结发达国家过去的经验或为解决过去的问题。世界是不断前进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有条件的差异,从书里找答案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能不能仅由读书提升自己理解所处时代的现象和问题,掌握服务于国家社会进步的理论?”这样的疑问,也为林毅夫创立新结构经济学埋下了种子。
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固然重要,而明白如何读书也极为关键。多年的生活体验让林毅夫相信,任何理论都是盲人摸象,也是刻舟求剑,而任何书籍都是二者结合之果,因此,读书最好的方式就如同去美术馆欣赏名画。
作为欣赏者,读书和欣赏艺术都具有情感性,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但站在画家的立场上,看画的心态就有所不同。在卢浮宫的名画前,有很多远道而来的画家名师前去临摹这些远古遗物。在他们看来,临摹的目的不是为了画得像,而是去了解名画背后的道理。画画的原则很简单,运用线条、构图、色彩,但其背后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和画家所表达的感情,才是最令欣赏者感到震撼的。
这和读书的道理是相通的,一方面要去欣赏作家笔下的世界,理解书中启迪人生的智慧;另一方面,要去揣摩和了解作者为什么能体会出这些道理。“读书所以明理,但理是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如何‘明明理’更为重要”,否则,就如程颢所言,“虽多,亦奚以为”。
怀揣着对世界局势的洞见、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对国家社会的担当,林毅夫将“回答时代之问,克服时代的难题”视为学者的责任。这位理论创新的先行者、披荆斩棘的改革者也正扎根中国大地,潜心“阅读”这片土地上的国脉民运,为新时代的到来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