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日)
是国际残疾人日
云南省残联日前组织开展
“以文筑梦·奋进新篇”主题采访
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
展示非遗之美、文化之美、奋斗之美
跟小编一起看
↓↓
云南民族文化多姿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全省各级残联在实施助残就业“十百千万工程”项目中,立足当地文化产业特色资源,通过培育就业示范基地,选树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领军人才、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扶持了一批残疾人通过传承发展非遗技艺成功就业创业。这群残疾人用匠心守护非遗技艺,通过市场化运营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带动一大批残疾人就业增收。
坐在自家的彝绣经营部里,身着一身红色传统彝族服饰的张华芝正和几名绣娘一起赶制一批订单。只见她拿着一根绣花针在绣布上飞针走线,不一会儿,一片栩栩如生的橙色花瓣就出现在天蓝色的绣布上。
“我现在的绣法是传统彝绣绣法,今年接了一位贵州设计师的服装订单,我帮她在服装上加上刺绣图案,那批衣服还登上了巴黎世界时装周的舞台。”张华芝拿起手机展示着那批订单的图案。提起绣花,她眼里透着自信的光芒。
因先天性软骨发育障碍,张华芝身高只有105厘米且行动不便,只读到初中就辍学在家。虽出身农门、家庭困难,但天生倔强的她一直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家庭的负担。
彝族的妇女人人会绣花,张华芝尤其爱画画、刺绣。16岁时,她就会做绣花鞋、绣花包卖给周围的人,并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和刺绣技巧。
2014年,张华芝在政府扶持下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在南华县红土坡镇开了一家彝绣店。但当时农村市场消费水平低、需求小,几天都等不来一单生意,只能关店出去打工。
不服输的张华芝来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城的绣坊,边打工边参加楚雄州残联、南华县残联举办的培训,对市场上的产品需求和理念有了新认识,技艺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
2016年,在县残联和县人社局扶持下,她在南华县城重新开起彝绣工坊,叫来身边的残疾绣娘一起经营。这一次,她瞄准市场创新花样和产品,除了彝绣服饰外,还开发出手包、装饰品等家居用品。她还通过短视频把自己的励志故事分享给大家,吸引了一大批省外订单。
如今,张华芝的店客源稳定,带动了16名残疾绣娘就业增收,还带动了300多名绣娘在家“来料加工”,实现“绣着花、管着娃、养着家”。她被评为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领军人才,带出了4名绣娘入选楚雄州“百名绣女培养计划”。
腿脚不便的绣娘罗菊香从张华芝开店就一直跟随她创业,如今已成长为县级非遗传承人、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领军人才。
自华香因为要照顾孩子上学一直没有就业,张华芝把她招聘来,白天在店里工作,有产品做不完就晚上拿回家做。自华香说:“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打一份工贴补家用,真的很感激张大姐。”
楚雄州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楚雄州依托蓬勃发展的彝绣产业,实施了“百名绣女培养计划”,每人资助1万元扶持资金,并通过常态化开展彝绣培训实施创业扶持,帮助319名残疾妇女成功创业就业,辐射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就业。
“叮叮叮……咚咚咚……”走在鹤庆县草海镇罗伟邑村周王屯村间的小路上,此起彼伏清脆的敲打声从一户户人家传出。
巷子深处的“铭轩堂手工作坊”里,王灿华正和几个工匠赶制一批铜制咖啡杯。造型、打样、上锤纹、打磨、淬火……一整套动作下来,密密麻麻、凹凸有致的锤纹錾刻在金光色的铜器上,手工质感凸显出来。
在王灿华的货架上,有各式各样的铜器、银器,款式大方、工艺上乘。水壶、咖啡杯、茶具等手工打造的器皿上,既有龙浮雕、莲花、饕餮纹、五牛图等传统纹样,还加入了龙猫等现代元素。
如果不是来回走动介绍时有点跛,很难看出王灿华右腿装了假肢。37岁的他拿起自己做的一个铜壶说:“做我们这行需要耐心,一把一片式的纯手工铜壶,需要30多次淬火、敲打12万锤左右,3天才能做好。”
然而就是这份“苦差事”,他却乐在其中,还被列入鹤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器锻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4岁时,王灿华因一场车祸失去了右腿。人生的重大变故让他非常痛苦,但生活还要继续。“腿不方便,我手灵活呀!”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有一定基础,他决定跟随银匠父亲学习手艺谋生。
刚开始学习时,王灿华常常因为太专注,在长时间作业中把手磨出血泡,行动不便更是容易摔跤。但他还是凭着毅力坚持了下来,“时间久了,手上磨出老茧也就不觉得疼。喜欢上这门技艺就不觉得枯燥。”他说。
自己能独立完成作品后,王灿华又来到云南艺术学院学习。他基于自己的理解,在传统造型中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许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在网上销售。因为产品设计独特、制作精良,他一个月的销售额最多可达30万元。
在创业过程中,王灿华得到了鹤庆县残联的帮扶,被评为鹤庆县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户,获得了资金扶持,他积极带动其他残疾人通过手艺就业增收。从业10多年来,王灿华带出了80余名徒弟,其中10多人是残疾人。他们很多出师后已经成功创业。
王灿华说,希望更多人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和感受到鹤庆银器锻制技艺非遗文化的魅力,为古老技艺的传承多作贡献,也帮助更多残疾人靠手艺自力更生。
霁雨初晴,在丽江市华坪县中心镇的一家厂房里,李兴君正和员工在案前编织竹器。只见他把竹篾分割成纤细的竹丝,手指挑、压上千次,经纬交织间,一个带着细密花纹的杯套逐渐成型。“这款产品在网上卖得很好,做这样一个杯子需要3天。”他说。
李兴君是竹编技艺丽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他的展陈室里,既有传统的竹筐、竹篮,也有新式的竹包瓷的茶具、竹编饰品、竹编手包等,产品有100多种。这些产品大多由他本人设计,再由工厂60多个员工手工编织而成。
李兴君家世代传承竹编技艺,传到他这一代已是11代。他自幼喜欢竹编,但真正把它当作事业却要到年过半百后。
2000年以前,李兴君一直从事建筑业,生意干得还算红火。但一次失败的青光眼手术,让他成为视力二级残疾,只能看清几米内的东西,还因为治疗欠下大笔债务。他绝望过、颓废过,最终决定靠华坪传统技艺竹编谋生。
2016年10月,李兴君参加了丽江市残联在华坪组织举办的竹编培训班。本来就有些竹编技能的他上手很快,培训结束后,在华坪县残联的帮扶下,他与同期培训的几个残疾人一起创立了华坪县腾栏残疾人竹编有限公司。那一年,他已是51岁。
创业初期条件艰苦,李兴君带着几个残疾人员工搭帐篷、拉电线,建起简易工作坊。从选材到打磨编织材料,他亲自把关;从设计到编织技法,他反复揣摩实践,确保每一件竹编作品都尽善尽美。夏天的华坪天气酷热,大家经常汗流浃背也要坚持。可因为作品种类少、销路少,业绩一度很惨淡。
李兴君没有气馁,他外出学习,着手创新竹编样式,同时带着员工开始学习网络直播,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很快,他们生产的自然环保、颇具匠心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最火的时候,每场直播销售额都在万元左右。”触网销售后,公司的销售额从2018年的3万多元逐步增长到2023年的300多万元。
李兴君深知残疾人不易,于是尽可能带动周边残疾人通过竹编增收。目前,他固定合作的员工有60多名,其中48名都是残疾人,大部分采取统一培训、居家编织的方式与他合作,根据个人能力,每月收入在1000元到4000元不等。
一双巧手、一颗匠心,7年时间,李兴君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帮周边的残疾人圆了就业梦。他说:“只要有人需要,我都耐心教,只有这样手艺才不会失传。”
在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谈起手工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有名的户撒刀便出自此处。而最近这些年,开在小巷子里的“户撒寿昌银器店”成为很多游客特意拜访的目的地。店主蒋寿昌,是一位身残志坚、以精湛银器手艺闻名的银匠师傅。
蒋寿昌的门店并不大,两张石板桌、几个木墩就是他的工作台。小小的空间里,他用结了厚茧的手将银器不断熔炼、敲打、塑形,已经20多年。“我从小就喜欢看父亲打制银器,那时候就觉得这是一门很神奇的手艺。”
从7岁起,蒋寿昌就跟随父亲学习银器制作,从化银下料、加工焊接再到最后酸洗,锻造中的高温常常烫伤手掌,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学习,在刻苦练习下逐渐掌握了银器制作的精髓。然而,24岁时一场车祸让他的左腿严重受伤,留下终身残疾。
“刚开始真的很难,因为身体原因,很多事情都比别人做得慢,也做得辛苦。”回忆起过去,蒋寿昌的眼眶微微泛红,随即又露出了坚定的眼神,“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
在蒋寿昌的门店里,小到一件古朴的平安扣,大到一米多长的户撒刀刀鞘,每一件银器都在他的精雕细琢中被赋予生命。他说:“银器可以用很久,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蒋寿昌的作品不仅在当地有着良好口碑,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收藏爱好者。他认为,银器的制作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银器在我们的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代表着吉祥、美好和财富。我希望通过我的手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文化。”
平日里,蒋寿昌克服身体的不便,带着作品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通过现场演示和讲解,让观众们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他前往上海、昆明等地的艺术院校学习深造、交流银器制作工艺。他还在银匠铺里开设银饰制作课程,免费向有兴趣的年轻人传授技艺。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传承银饰制作技艺。其中,还有多位残障人士经常到他的加工坊学习、务工,在掌握技艺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2016年,蒋寿昌被列入县级非遗传承人;2019年,县残联授予他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2024年,他的门店被陇川评为第一批县级非遗工坊。如今,他和学员的作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边陲的阳光洒在蒋寿昌的双手上,也洒在他手边的一件件银器上,光芒合拍着锤子的每一次敲击,跳动出岁月的声音。
哈尼族服饰是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与故事。在墨江县联珠镇癸能村,有一家专做哈尼服饰的服装厂,创办人是一名叫杨科思的退役军人。
1962年出生的杨科思,自幼便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1981年,他如愿参军入伍。1986年,他在战斗中身受重伤,造成身体残疾。退伍后,杨科思进入酒厂工作,后因酒厂的倒闭面临下岗。但困境不仅未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骨子里的那份坚韧与不屈。
2018年,已经58岁的他毅然踏上创业征途。他带领团队,拿出全部积蓄创建了墨江润泽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民族服装服饰。他说:“因为纺织类就业门槛低,可以吸纳教育文化程度不高或身体残疾的工作人员,给更多困难群体创造就业机会。”
自2020年公司创建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来,杨科思组织开展服装制作、民族刺绣等各类培训5期189人次,其中有一大批残疾人参训。杨科思说:“培训残疾人学刺绣,目的是让他们在家也能通过刺绣挣钱,把哈尼服饰文化传承下去,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目前,公司共有员工48人,其中聘用残疾人13人、退役军人及家属10人。2023年,公司还发动当地巧手“绣娘”,结盟成立了以发展哈尼手工刺绣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哈尼雅咪刺绣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2023年公司实现年产值1180万元。
如今,墨江润泽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民族服饰设计、生产和承接各类订单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被授予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点、东西部帮扶协作乡村振兴残疾人帮扶示范基地称号,列入墨江县级非遗工坊,还被授予市级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
杨科思带领包括残疾人、脱贫人口、退役军人在内的职工,不仅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哈尼服饰,更编织出了一个个关于希望和梦想的故事。
“傣族土陶与傣族的生活息息相关,技艺传女不传男。我因车祸受伤无法做其他工作后,便专心做起了土陶。”在有“花腰傣之乡”美誉的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非遗传承人刀正富带动身边的群众从事土陶制作,产品远销全国多地,实现助农增收。
49岁的刀正富家住戛洒江畔、哀牢山下的戛洒镇土锅寨,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制陶寨。傣族土陶制作历史悠久,主要制作用于装水装米的陶罐、煮茶的陶壶等生活用品。2006年,傣族土陶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刀正富之前在当地一家企业上班,2000年因车祸致残后,决定跟母亲学习制陶。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他成为了该项技艺的玉溪市级传承人。
制陶先要选择当地较好的黏土,在家堆放一年以上,之后根据需要,进行舂土、筛选、和泥、拉坯、晒坯、堆烧。传统烧陶使用稻草等做燃料,需烧10小时,电烧仅需3小时。
“残联等部门支持我创业,推荐 我参加相关培训,到各地展销等。”刀正富说,通过不断学习和专家帮助,他除了制作生活用品外,也结合旅游市场需求推出土陶工艺品,并融入傣族文化,将“泥饭碗”变成“金饭碗”。
在土锅寨,刀正富制作的土陶产品供不应求。2021年,刀正富到镇上花腰田间民俗文化村开设自己的工作室,代销村民的土陶产品,同时提供研学,每年定期到周边学校讲授傣族土陶历史、文化及制作工艺等。“作为一名传承人,我会保护、传承好傣族土陶制作技艺,同时也会持续创新,丰富产品,满足旅游市场需要。”他说。
近年来,戛洒镇深入挖掘花腰傣刺绣、傣族土陶、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共吸纳残疾人就地就业176人次。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