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年内业务量已超1500亿件 物畅其流折射经济活力

  日前,一箱由甘肃天水发往重庆的花牛苹果包裹被国家邮政局抓取锁定,成为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再创历史新高。

  年人均收快递超100件,平均每秒产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业务量超7.29亿件……今年以来,我国快递市场活跃,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加快促进产业升级、拉动生产消费,编织出一张物畅其流的网络,为畅通经济循环作出了重要贡献。

  市场规模持续扩增

  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单月快递业务量突破140亿件成为常态。尤其是进入10月份,节假日消费需求上涨叠加电商“双11”购物节,进一步带动线上消费,快递业务迎来旺季。其中,最高日处理量达7.29亿件,刷新单日业务量纪录。

  “快递市场规模持续扩增,得益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王岳含分析,在增量政策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智能家居、绿色家电等成为线上寄递新热点,带动快递业务量强劲增长。

  行业基础能力逐步增强。快递企业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浙江临平、东莞、江苏宝应、福州等地建成启用转运中心、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集中改造分拨中心,通过配置智能分拣设备、扩大作业场地容量,有效提升干线网络分拣效能。

  综合运力也在持续提升。航空方面,行业自有航空公司开通“深圳=吉隆坡”“鄂州=香港”等全货机航线,航空货运能力有所加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陆运方面,快递企业与交通企业加强合作,在多地推广“地铁+快递”“公交+快递”等新型寄递模式,推动同城寄递降本增效。无人运输方面,快递企业积极探索低空寄递新模式,挖掘低空经济新场景。眼下正是脐橙上市季,中通快递湖北秭归网点用无人机代替“背橙客”,不仅帮农户降低了采摘运输成本,也提高了揽收效率。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经测算,今年10月份我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64.4,同比提升21.1%。王岳含介绍,今年以来,快递企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旺季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为拓展发展新空间、释放消费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四季度行业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区域发展结构更均衡

  今年以来,邮政快递业区域发展结构更加均衡,中西部快递占比持续提升,业务量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72.6%、18.6%和8.8%,与上年同期相比,中部和西部的占比分别提升1.3个和0.9个百分点。

  今年全国第1500亿个包裹是花牛苹果商家张鹏飞发出的。张鹏飞说,过去受限于市场销路,当地苹果经常卖不上价。如今,线上平台主推“拼购+产地直发”的农产品上行模式,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今年高峰期日均发货量超6000单。“从天水发出的苹果,两三天就能送到重庆消费者手中。”极兔速递副总裁桂宁说。

  随着寄递业务不断下沉,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渠道更加畅通。新疆昌吉的打瓜籽、西藏林芝的牦牛肉……更多独具特色的中西部农特产品,通过高效运行的快递网络抵达千家万户。

  在四川省甘孜县甘孜镇瓦巴村,很多村民今年选择在网上购买电器。“不只生活用品,大件家电如今也能送进村。”村民卓玛说,今年“双11”期间,她在京东平台以旧换新买了一台电视,不仅便宜了700多元,还能享受一次性送货上门、安装、调试、回收的服务。

  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市场监管司司长林虎介绍,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33.78万个“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更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收寄快递。

  促进快递电商紧密协作

  今年年初,国家邮政局提出要持续优化发往部分区域的电商快件寄递服务,引导主要快递企业优化运营模式,推动电商平台完善销售方式,实现快递企业“有件必发”。当前,在中西部地区,快递企业不断增强寄递服务供给,加大对西藏等边远地区运力投入。

  电商平台也纷纷响应,进一步摊薄商品下乡进村物流成本,推动更多优质好物直连偏远地区。张鹏飞介绍,受限于运费,他的拼多多店铺此前很少会发货到新疆,“现在再没这个顾虑,发往偏远地区的订单物流中转费都由平台承担”。据了解,今年9月份,拼多多在首创中转包邮模式的基础上,宣布所有商家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由平台承担,进一步加速“电商西进”步伐,激发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

  “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已形成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王岳含认为,为更好推动线上经济蓬勃发展,快递企业要持续加强与电商平台的紧密协作。一方面,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聚焦新电商、新群体、新领域,丰富综合服务方案,促进快递服务分层分类,加强冷链设施设备投入,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加大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无人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快递业深度融合,助力商家提升运营决策效率与精准性,为改善用户体验、激发消费潜力提供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